年GDP不到300億,卻培育出超700億的大米品牌,這個小城憑什麼?

2022-09-29   35斗

原標題:年GDP不到300億,卻培育出超700億的大米品牌,這個小城憑什麼?

本文來自35斗微信公眾號(ID:vcearth),作者蔣宇飛。

9月5日,2022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單發布,具有中國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共有33家單位上榜,其中地理標誌品牌18家,來自哈爾濱市的五常大米品牌強度值達926,品牌價值達710.28億元,位列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百強榜第5名,連續7年蟬聯地標產品大米類全國第一。

五常市,隸屬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位於黑龍江省南部。東靠張廣才嶺,西北接松嫩平原,總面積75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4萬,2021年GDP規模292億元,是一個典型的「小城」。

圖片來源:百度地圖

俗語有云,「一餐五常米,渾忘酒肉香」,五常大米為何能成為品牌價值超700億的「中國大米第一品牌」?本篇文章將帶你探尋五常大米名滿天下的奧秘。

一、一粒種子,稻花香2號

故事要從一位農民說起,他便是被五常人譽為「稻花香之父」的田永太。1989年,水稻專家田永太在稻田中發現一撮長粒、帶芒、壓圈的稻穗。當時,東北並沒有長粒米,該品種經過進一步繁育後,便於1993年得到美國綠色食品營養協會的認可,被叫做「93-8」,官方命名「五優稻1號」。1999年,經過海南南繁基地培育,分劈好、產量高、抗病好的新品種「稻花香2號」問世,從此成為五常水稻的主打品種。

圖片來源:CCTV

然而,一粒種子種植七八年後就會自然退化,造成品種流失。為解決這一問題,讓五常大米的種源優勢傳承下去,近年來五常市推進種業創新建設,加快了稻花香2號提純復壯和新品種研發審定推廣,建立了種子溯源體系,確保稻花香2號原種更純、良種更優、全程可溯。

二、北緯45°東北黑土地,孕育獨特品味

除了品種優勢,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是使五常大米風靡全國的又一大原因。

地質方面,五常市耕地面積428.8萬畝,其中水田209.8萬畝,占黑龍江省水田面積的八分之一。五常的地貌呈「六山一水半草二分半田」,是一個三面環山的開口盆地。其中二分半田便是世界公認的肥沃黑土地之一,黑土層的平均厚度高達2米,土中含有機物高達10%以上,有機質含量約為黃土層的10倍,堪稱「膏腴」之地。

圖片來源:黑龍江新聞網

氣候方面,五常位於北緯45°積溫帶,聞名遐邇的法國波士頓紅酒,還有肥美的內蒙古牛羊肉都源於此積溫帶。其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帶,年均降水量500~800毫米,年日照時間最長達2629小時,年無霜期在140天左右,晝夜溫差大,對大米乾物質的累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造就了五常大米支鏈澱粉含量較高、直鏈澱粉含量適中的特點,大米蒸煮後粘性適中、不回生,口感香甜獨特。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除了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完善的有機種植體系和品牌塑造力,也是五常大米成為「中國大米第一品牌」的重要原因。

三、有機種植體系:三用三不用,鴨稻共生,提升品質

五常大米作為米中的翹楚,具有獨特的「三用三不用」有機種植體系。「三不用」即不用化肥、不用農藥、不用除草劑。「三用」一是施肥用有機肥、生物肥、農家肥;二是施藥用生物類藥劑,實施統防統治,物理方式防治;三是除草上用基質板育苗、紙膜覆蓋、鴨稻共生、人工除草。

所謂鴨稻共生,是指當地農人獨有的「以田養鴨,以鴨促稻,以稻養菌」的種植模式。在秧苗載插活棵後7-10天,將7-10日齡脫溫雛鴨全天放入稻田,利用雛鴨旺盛的雜食性,吃掉稻田的雜草和害蟲;同時利用鴨子在稻田中不間斷的活動刺激水稻的生長,產生中耕渾水效果;最後鴨的糞便可以作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間裡生產有機、安全的大米和鴨肉。

鴨稻共生技術和「三用三不用」的有機種植體系保障了五常大米的品質,也是五常大米品牌價值不斷提升的前提。

是、品牌塑造:五好五增,溯源防偽

如何在眾多的東北大米品牌中脫穎而出,五常大米自有其品牌推廣的特色渠道。在最新發布的2022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榜單中,五常大米品牌強度值達926,品牌價值達710.28億元,位列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百強榜第5名,連續7年蟬聯地標產品大米類全國第一。

圖片來源:五常大米協會

「五好」即品種好、環境好、水質好、土壤好、氣候好,成就了五常大米品牌的天然優勢。同時,五常市確立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稅、消費增信、品牌增值的「五增」目標。目前,五常市已構建「公共服務中心+戰略合作夥伴」現代經營模式,推動小農戶、小合作社、小企業與大市場的無縫銜接,進而推動「五增」目標實現持續增長。

農產品公共品牌大致會經歷發現期、培育期、成長期、成熟期、衰落期五個時期。

經過多年營銷推廣,五常大米市場交易十分活躍,處於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的階段。但是,企業對五常大米公共品牌的使用普遍存在「有標不用」「選擇性使用」等現象,不利於表達「中國大米第一品牌」的標準特點,深陷「五常大米」品牌困局。

為提高品牌公信度,2015年,五常市委、市政府投入3200餘萬元建成五常市農業物聯網服務中心,建設了五常大米網和五常大米溯源防偽查詢平台,對五常大米實行「三確一檢一碼」溯源防偽。

「三確」是確種子、確地塊、確投入品。「確種子」即實行統一包裝物、統一購種憑證,做到種子與土地相匹配;「確地塊」將五常209.8萬畝水田信息全部錄入系統定位到農戶、地塊和邊界,從而實現對水稻產量的分戶核算和總量控制;「確投入品」即根據購藥購肥憑證及土壤氮磷肥的含量,確定地塊農藥、化肥等施用量,從根本上保證五常大米的品質。

「一檢一碼」即提供質量檢測和溯源防偽碼,產品經過溯源認證和檢測合格後二維碼才能激活。消費者最終可以通過防偽碼了解所購產品的種植地區、種植過程以及加工、生產、銷售全流程信息。

未來,五常將深化與阿里巴巴、京東等企業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完善五常大米官方旗艦店和直營體驗店,推進五常大米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同時,五常將拓展境外銷售渠道,擴大國內高端市場,爭取培育出1-2個國際著名高端大米品牌。

五、企業案例:十月稻田,主打線上渠道

據統計,五常大米龍頭企業共31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6家。其中,十月稻田這家公司已完成兩輪共計17.5億元的融資,創造了國內近五年基礎食材領域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

據了解,十月稻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是一個集育種、種植、加工、倉儲、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化農業企業集團。該公司擁有三大生產工廠,其一便是2013年在五常市成立的五常彩橋米業有限公司。目前,十月稻田旗下擁有「十月稻田」、「柴火大院」、「福享人家」等品牌,產品以大米、雜糧兩大類為主。

當前,我國稻米的傳統品牌主要以金龍魚和福臨門為代表,十月稻田之所以能被資本所青睞,與他們在線上渠道的突破分不開。十月稻田創始人王兵有多年大米線下批發經驗,他曾注意到東北大米在全國範圍內的滲透率很高,但不如牛奶這種傳統品類的品牌勢力大。

「十月稻田是渠道先行,而非流量、投放先行」,王兵如此總結十月稻田的打法。過去十年該公司已基本實現了全渠道的覆蓋,從天貓、京東等頭部電商平台,到盒馬、前置倉等新零售商超,再到B端的美菜、快驢,消費者在每個渠道都可以買到十月稻田的產品。然而,線上渠道的短板很容易暴露,並且容易受到金龍魚和福臨門這些線下糧油巨頭的壓制。如何通過資本快速進行線下渠道的建設,是十月稻田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六、「五品」持續發力,走向世界

未來,在北緯45°這塊黑土地上,五常大米將重點從「品種、品質、品相、品味、品牌」這五方面持續發力。

一是優化品種,加強與科研院校合作,探索市場化、產業化育種新模式,推進五優稻四號提純復壯;二是提高品質,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標準體系;三是提升品相,升級五常大米溯源防偽系統,提升內外辨識度;四是升級品味,實行「三用三不用」、「鴨稻共生」有機種植體系;五是加強品牌效益,打擊假冒偽劣行為,創新線上營銷策略,拓展境外銷售渠道。

一粒米,譜寫一座小城百年稻穀傳奇。未來,我們也期待五常這座「小城」能走出更多高端大米品牌,引領黑龍江乃至全國稻米產業走出國門,名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