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命根子」手機業務成色幾何?毛利率變低,但高端化卻成了

2024-08-22     雷科技

日前,小米公布2024年第二季度財報,通過財報數據,我們能清晰看到,儘管汽車業務的表現已足夠亮眼,但小米營收最堅實的後盾仍是傳統的三大核心業務:智慧型手機、IoT、網際網路。當鎂光燈聚焦在小米SU7驅動的小米汽車業務時,聚焦AI硬科技的雷科技這一篇內容,將視線拉回到小米的大本營業務中,看看小米的大後方是否穩固?

手機:本土高端化見效,海外靠性價比衝量

「小米歷史上最出色的季報。」

這是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對小米二季度財報的評價,字裡行間透露著喜悅。根據財報數據,2024 Q2小米營收889億元,同比增長32%,創單季歷史新高;經調整凈利潤62億元,同比增長20.1%;帳上現金儲備高達141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5%。

在阿里、京東、騰訊等一眾網際網路企業營收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小米依舊保持著如此迅猛的增長勢頭,實在難能可貴。

具體業務結構方面,小米手機業務營收達到了465億元,同比增長27.1%,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高達52.31%。不難看出,手機當前仍是小米絕對的支柱業務,貢獻了超過五成的營收。

在財報和手機業務相關的部分,小米官方強調幾項市場數據。

首先是Q2全球市場出貨量,小米援引Canalys報告稱,小米手機出貨量4230萬台,同比增長27.2%,全球市場的占有的份額為14.6%,排名第三,前兩名分別為三星和蘋果。而第四、第五則分別是vivo和傳音。毫無疑問小米是出貨數據表現最好的中國廠商。

圖源:小米

小米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海外市場的持續開拓。相對而言,國內市場的表現不算太出彩。在國內市場,小米市占率為14.2%。今年Q2,國內手機市場上TOP5分別為vivo、OPPO、榮耀、華為和小米,其中vivo市占率高達19%,其餘廠商市占率比較接近。

整體而言,小米在國內手機市場上較往年是有所提升的,只不過表現沒有其他國產手機廠商亮眼,雷科技認為原因有二:1、國內市場競爭比海外市場更激烈,OPPO、vivo、華為、榮耀都相當能打;2、小米手機落地高端化戰略,以量換價,追求利潤,在利潤低的千元機等市場降低存在,市場份額自然會降低——市場份額統計基於銷量/出貨量,而非銷售額。

在財報解析的PPT中,小米重點提及3個價位段的高端市場份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3000-4000價位段最為明顯,同比提高5.3%。另外,小米手機線下渠道的市占率為10.4%,近五年這個數據在持續上升。

圖源:小米

而在海外部分,小米手機走的是前些年在中國市場走過的「以價換量」路線,靠性價比拼殺市場打開知名度。小米手機在拉美、非洲、印度、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國際市場均取得了份額增長。其中,拉美地區首次躋身前二。小米在海外銷售的機型仍然偏入門。儘管小米手機高端戰略取得不錯的進展,但由於海外銷量增速更快,所以本季度小米手機整體的ASP(平均售價)並沒有大的變化。

其他業務方面,IoT和網際網路業務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IoT這個「米家雜貨鋪」貢獻了268億的營收,同比增長20.3%;網際網路服務和廣告收入合計貢獻143億營收,同比增長超11%。

汽車業務營收為64億,經調整凈虧損18億元。目前小米不缺銷量,這兩年關鍵是產能爬坡,Q2交付單季度累計交付新車27307輛,並已連續兩個月單月交付過萬。全年10萬輛交付目標預計提前至11月完成。

不難看出,目前小米汽車還處於前期投入的階段,開局算是相當不錯,接下來要考慮的是盈利問題。畢竟汽車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對比手機行業有過之而無不及,未來充滿想像空間,也充滿巨大挑戰。小米汽車要實現從10萬輛到100萬輛的跨越,面臨兩大挑戰:

1、現在小米打的是小鵬這樣的「小嘍囉」,之後將死磕比亞迪、特斯拉這樣的大BOSS,打怪升級,難度係數倍增;

2、汽車競爭血海,小米SU7走性價比微虧模式,未來如何盈利?不可能像網際網路硬體一樣靠廣告盈利。

總體而言,手機仍是小米當前的主力業務。IoT和網際網路業務保持著穩定且相對健康的成長,在雷科技看來,這兩個業務均高度依賴手機,屬於泛手機業務,或者說手機業務的延伸,因此可以放在一起看,它們一起給小米生態儲備用戶和貢獻收入。汽車業務則是小米未來十年的最大增量,它的成敗決定小米能否跨越式發展。

高端化奏效,為何手機毛利率反而變低了?

暢想明天固然美麗,但在汽車業務帶來穩定盈利前,如何穩固以手機為首的硬體基本盤才是小米目前的當務之急。

回看Q2小米手機業務的情況,雖然營收和整體銷量大幅增長,海外市場表現亮眼,但國內市場表現相對一般,高端市場份額提高的同時,手機毛利率卻迎來下滑:小米Q1手機毛利率為14.8%,去年同期為13.3%,而Q2毛利率僅為12.1%。

圖源:小米

小米手機高端化戰略的目的,不就是為了高價高利潤,進而提高利潤率嗎?為什么小米手機毛利率反而低了呢?雷科技認為,這與小米當季主推的手機產品有著密切關係,今年1-3月,處於高端手機價位段的小米機型主要就是小米13 Ultra、小米14系列等,它們的表現超出市場預期。4-6月,小米發布了Redmi Turbo 3,這款中端機攤分了不少高端機帶來的毛利優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為配合618大促主動捨棄了部分利潤,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618期間小米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創歷史新高,包攬全平台國產手機銷量/銷額雙第一,能取得如此成績,犧牲些許毛利也屬情理之中,畢竟,在用戶換機意願減弱的今天,降低毛利爭取用戶,謀一個「落袋為安」,才是更務實的做法。

作為高度成熟的存量市場,小米很難從手機上獲得爆髮式的增量,因此手機業務的核心打法是持續執行高端化策略,以更高的營收、更高的利潤來抵制銷量的停滯。

參考小米在7月發布了Xiaomi MIX Fold 4和Xiaomi MIX Flip,雖然目前外界不知道兩款產品的具體銷量,但摺疊屏手機既是提升高端市場占有率的利器,也是手機市場最大的一個增長點。從小米第一款小摺疊屏Xiaomi MIX Flip藉助隨身拍套裝出圈來看,這兩款手機在摺疊屏市場具有極強競爭力,它們至少可以幫小米在摺疊屏這一高速增長的新品類中,占據有利身位。

圖源:雷科技攝製

去年,小米14系列拿下了高通驍龍旗艦晶片的首發,首發優勢+硬體堆料令小米14系列取得10天銷量破百萬的成績。小米15系列應該將延續這套打法,取得驍龍8 Gen4的首發權,再度打出一款2024年Q4登場的爆款機型,讓小米在2025年有扮演「壓艙石」的主力出貨旗艦。

強勢高端機型的發布,將有望推動小米手機毛利率的提升,當然,小米15系列到底有沒有這個實力?雷科技也將對這一新品的發布保持密切關注,並第一時間給讀者送上專業、深度、立體評測,歡迎關注我們。

手機是小米的「命根子」,哪些方向值得期待?

產品層面上,雖然很多人說智慧型手機同質化,但其實近兩年里,我們還是能看到手機產品上的很多變化或者說創新,手機廠商們仍在絞盡腦汁地卷技術、卷功能,創新和產品亮點不斷湧現——特別是國產手機。

雷科技認為,手機廠商圍繞材質、螢幕、快充、性能、影像等等一切可卷的功能/技術維度,將繼續卷下去,不過這些都只能互相爭奪蛋糕。手機廠商要獲取增量,必須成功開拓新品類,在雷科技看來,手機行業的下半場將重點圍繞摺疊屏手機、AI手機、影像手機展開。

圖源:雷科技攝製

如今,幾乎每家頭部品牌都在做摺疊屏,包括三星、華為、OPPO、vivo、榮耀、摩托羅拉、傳音、谷歌等。其中小摺疊產品潮流在2024年延續,成本和價格更低,更容易讓用戶買單,同時更小巧的機身和更高的顏值更能打動人。而大摺疊屏手機會繼續往旗艦級體驗靠攏,在影像和系統方面進一步補足。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未來摺疊屏手機的價格一定會降低,屆時將會是同價位的摺疊屏手機與直板手機進行錯位競爭。小米Xiaomi MIX系列產品的晶片性能、後置影像系統、充電速率等配置已經有向直板手機看齊的趨勢,但是相比於同價位的直板手機,它還是存在差距,但至少讓人看到了日後成為主流的可能。

AI手機的競爭,絕對不是應用的競爭,而是AI作業系統甚至晶片的底層較量。如今,雷科技觀察到,國產品牌紛紛在自研系統上發力,努力打造OS領域的「黑悟空」,比如鴻蒙NEXT,再比如小米澎湃,歸根結底,一是想掌握更充足的自主權;二是要面向AI以及IoT新時代打造更適合的OS,原來的安卓系統已捉襟見肘。我們看到,自小米正式發布澎湃OS以來,就將自家生態內的所有產品整合到一起,即雷軍所說的「人車家全生態」。

圖源:小米

手機相機化也是大勢所趨,畢竟很多人購買手機都是想買一個擁有微信等網際網路功能的相機,影像是超高頻需求,也是廠商們可以將產品拉開差距的關鍵點。因此我們看到手機廠商都在強化影像力,紛紛推出影像旗艦,甚至千元機都號稱擁有旗艦級影像能力。小米也是影像手機的重量級玩家,小米14 Ultra x 徠卡大獲成功,我們一起期待小米15系列在影像上的表現。

總的來說,小米Q2財報至少在手機維度表現是相當不錯的。雖然小米汽車勢頭甚猛,但我們不要忘了,小米依然是全球手機市場的關鍵玩家。這是小米公司成立的起點,是小米一切業務的原點。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手機才是小米的「命根子」,雷科技將對小米手機業務保持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5e1c23c2277e1ac4361de447e195c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