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共和紀事:「羅馬史第一人」的封筆之作,直面古羅馬「衰落的共和」

2023-09-25     商務印書館

原標題:羅馬共和紀事:「羅馬史第一人」的封筆之作,直面古羅馬「衰落的共和」

《羅馬共和紀事》

[古羅馬]撒路斯提烏斯 著;張培均 譯

ISBN 978-7-100-22107-8

定價:58.00元

商務印書館2023年7月版

篇章試讀

撒路斯提烏斯並非第一個以拉丁文寫作羅馬史的人,卻是有完整作品傳世的最早的羅馬史家。早在撒路斯提烏斯之前,皮克托爾(Quintus Fabius Pictor, 生於約前 254 年)和恩尼烏斯(Ennius, 前 239—前 169 年)都寫過《編年紀事》 (Annales),著名的老卡圖(Marcus Porcius Cato,前 234—前 149 年,外號監察官卡圖[ Cato the Censor])寫過《史源》 (Origines),可惜都已失傳。凱撒是撒路斯提烏斯的上級和庇護人,寫過好幾部「戰記」,但我們並不簡單稱其為史家。至於珀律比俄斯 ( Polybios,約 前 200—前 118年)和珀賽多尼奧斯( Poseidonios,約前 135—前 51 年),雖然也寫羅馬史,但他們是以希臘語寫作的希臘人。撒路斯提烏斯憑藉《卡提利納陰謀》(Bellum Catilinae,舊譯「喀提林陰謀」)和《尤古爾塔戰爭》(Bellum Iugurthinum,舊譯「朱古達戰爭」)這兩部傳世著作,已無愧於「羅馬史第一人」之稱號。撒路斯提烏斯的意義,當然不只在於有完整作品傳世。他所處的時代,羅馬共和國已經風雨飄搖、名存實亡,因此他筆下的共和國一片衰敗氣象。他去世不久,共和國即被帝國取代。撒路斯提烏斯的紀事作品,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共和國的晚期圖景。他通過自己的寫作,思考羅馬共和衰落的原因,這是其作品真正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們研究其作品的意義所在。除了《卡提利納陰謀》和《尤古爾塔戰爭》之外,撒路斯提烏斯還有另一部可以說更加重要的作品,即《(羅馬共和)紀事》 (Historiae)。拉丁文 historiae 是 historia 的複數形式,源自希臘文 ,現代西方語言中所謂「歷史」一詞(英文 history、法文 histoire、德文 Historie)均脫胎於此。不少羅馬史家的書都直接以 Historia(克勞迪烏斯· 夸德瑞伽瑞烏斯、波利奧)或 Historiae(撒路斯提烏斯、塔西佗)命名。劉小楓先生將此書名譯為《(共和)紀事》,將《卡提利納陰謀》和《尤古爾塔戰爭》亦稱為「紀事」,試圖把這三部作品視為連貫統一的整體。本書延續這一思路。又,中國古代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漢書· 藝文志》)的傳統,分別以《尚書》 和《春秋》為代表。撒路斯提烏斯的作品,雖亦有不少言辭,仍更類似「記事」之書;又由於他所記者乃羅馬共和末期之事,因此譯者試將他的這部書譯為《羅馬共和紀事》。比起另外兩部作品,《羅馬共和紀事》由於只剩殘篇而較少受到關注。但作為撒路斯提烏斯去世前最後的作品,該書以五卷的篇幅詳細記述了從公元前 78 年至前 67 年這 12 年間的事件。這可能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可惜大部分亡佚,完整傳世的只有其中的四篇演說和兩封書信(書信可當演說之用,下文若籠統言之,則概稱六篇演說)。可以說,他在《羅馬共和紀事》上花費的心力最多,《卡提利納陰謀》和《尤古爾塔戰爭》都是《羅馬共和紀事》之前的準備之作。而且,《羅馬共和紀事》覆蓋的時間段,可以填補「尤古爾塔戰爭」與「卡提利納陰謀」 之間的一段空白,由此這三部「紀事」構成一個整體,共同服務於撒路斯提烏斯對晚期羅馬共和國衰敗原因的思考。之前的研究往往把前兩部作品與《羅馬共和紀事》割裂開來,認為兩者體裁不同。羅爾夫( Rolfe)就把前兩部作品稱為紀事專論(historical monograph)。沃爾特· 艾倫( Walter Allen) 對這一說法提出質疑,他提醒我們考慮三部作品跨越的年代。《尤古爾塔戰爭》始於第二次布匿戰爭後瑪西尼撒( Masinissa)獲得努米底亞王位(《尤古爾塔戰爭》5),持續到公元前 104 年 1 月 1 日馬略(Marius)的勝利。《卡提利納陰謀》從第 18 章開始記述公元前 66年的「第一次卡提利納陰謀」。《羅馬共和紀事》覆蓋的年份處於兩者之間,是蘇拉死後的公元前 78—前 67 年。撒路斯提烏斯沒有寫公元前 104—前 78 年的歷史,但他有自己的理由。因為,那段時期,或其中最好的一段,已經由路奇烏斯· 西色恩納(Lucius Sisenna)或其他人處理過:既然我敘述的事件使我們注意到這一偉大人物,我以為在這裡就他的生平和本性談幾句是適當的。如果在別的地方,我們就無需再談蘇拉的事情,因為路奇烏斯· 西色恩納對他的記述總的說來是最好的也是最精確的,只是依我看,他的意見講得不夠坦誠。(《尤古爾塔戰爭》95. 2)因此,《羅馬共和紀事》跨越從蘇拉之死到卡提利納陰謀之前的年代,極可能是撒路斯提烏斯刻意為之。從這三部作品覆蓋的年代來看,撒路斯提烏斯的寫作構成對羅馬共和晚期政治狀況的完整思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5c5becfe05ce73a8d2ab4021b718883.html







閱讀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