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中心肩負著非遺傳承的重要文化使命,強調融入性、互動性、參與性。在「望重桑梓」展區專門設置了「意匠製造」空間,內有木匠工具、榫卯結構、3D印表機等各種非遺製作工具,打造成為手工工作坊。隔壁的「鄰家學堂」空間內收藏了非洲酋長樂器、歐洲大衛塑像、日本達摩不倒翁、朝內81號普意雅先生的書櫃等展品,用於舉辦交流展示活動。
當天,中心舉辦了別具一格的開幕活動,共有70餘項朝陽區非遺代表性項目參與展示。北京9當代舞團根據「二閘舞獅」改編的舞蹈《禹步》,展現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儺舞。藝術家帶來的現場工作坊環節,分別展示了3D古建築榫卯列印、蠟藝、雕塑、版畫、拉坯等,讓現場觀眾大開眼界。此外,現場還組織了尋找「祈福葫蘆」的互動環節,許多社區居民參與其中,大人小孩一起重拾童年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