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帶詔, 漢獻帝對曹操的奮力一搏, 四百年後漢高祖血液依然在流淌

2022-03-05     李藝南

原標題:衣帶詔, 漢獻帝對曹操的奮力一搏, 四百年後漢高祖血液依然在流淌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建立了漢朝,漢家江山傳承了400餘年,在漢獻帝手上走向了終點,公元220年漢獻帝禪讓給曹操的兒子曹丕。作為大漢王朝的末代皇帝,漢獻帝被視為懦弱的代名詞,仿佛漢朝的終結都是因為他的軟弱,然而翻看真實的歷史,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漢獻帝。

東漢末年,宦官掌權,民不聊生,184年爆發了黃巾起義,雖然最終黃巾起義被鎮壓了,但是也形成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同時,朝廷中宦官與外戚之間的鬥爭也已經白熱化,最後軍閥也被邀請入京參與黨爭,軍閥控制了皇帝和中央政權。漢獻帝就是這樣被董卓、曹操等軍閥輪番操縱著,根本無法實行權力。

曹操任漢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藉機打擊各地的割據勢力,最後與蜀、吳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而曹操這個丞相,實際上是漢朝的皇帝,他掌握著漢朝的大權。

然而漢獻帝並不甘心做一個傀儡,他一直在尋找機會擺脫曹操的控制。

公元200年,漢獻帝的國丈董承與曹操因為權力分配產生了矛盾,漢獻帝覺得機會到了,於是在宮中咬破手指,用鮮血寫了一道詔書,讓董承誅殺曹操,並將詔書縫在衣帶之中賜予董承。董承在接到詔書之後,就開始秘密籌劃如何誅殺曹操,當時參與的人有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議郎吳碩等,皇叔劉備也在之後加入。

可惜,董承等密謀的計劃泄露了,得知消息的曹操立即對其進行鎮壓,最後董承等幾個為首的大臣被誅殺,董貴妃也被殺死在漢獻帝面前,劉備則逃出許昌。

然而一次的失敗並沒有阻擋漢獻帝的步伐,此刻他的祖先劉邦的那種堅韌的精神附體了。214年,漢獻帝又與伏皇后的父親密謀誅殺曹操,但是曹操已經完全掌握了朝政,所以這種事情除非計劃周詳,否則根本無法逃脫曹操勢力的監視。同樣,這一次計劃又失敗了。

對於漢獻帝執著的想要置自己於死地,曹操也是十分重視。從此以後,加派了對漢獻帝的監視,而且甚至將漢獻帝的妃嬪都換掉了,而漢獻帝經過這幾次失敗,也知道自己並沒有實力與曹操抗衡,從此接受了這樣的命運。

公元220年十月,曹操去世之後,他的兒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給自己,建立了曹魏政權,大漢四百年的基業就此結束。

漢獻帝雖然是漢朝的末代皇帝,但是在他即位之前整個漢朝已經被宦官、外戚和軍閥折騰得病入膏肓了,此刻即使劉邦、劉秀在世恐怕都難以挽回頹勢,但是漢獻帝在淪為傀儡之後依然敢於向曹操發起挑戰,而且不止一次,可見他並不是《三國演義》等民間文學裡描寫的那麼懦弱,漢高祖的血液在四百年之後依然流淌在漢獻帝的身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5a70d4e5dfab23beea17a4b64b85e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