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能治病救人,卻也能成為危害人性命的「元兇」。
曾有一起真實的誤食中藥中毒致死的案例,楊某是位醫生,到謝某家中給謝某看病,在問診後配了中藥讓謝某服食,聲稱包能醫好,說是要先吃中藥來「通七竅」。
誰知道,謝某因為服食了楊某使用馬錢子鹼配的中藥後,周身發抖,走路控制不了自己,大腦不能指揮手腳的動作,而後死亡。在警方一問之下,這位醫生楊某竟然是個無證醫師!隨後,醫生檢驗發現,謝某的肺、胃、腎等內臟組織多發性淤血,是屬於馬錢子藥物中毒死亡。
老百姓總覺得中藥安全可靠,使用起來無所顧忌。實際上從古代的本草、醫書對中藥的不良反應和毒性都有明確的標註,妙姐奉勸大家,在服用中藥時,一定能要多加註意!有些中藥對人的肝、腎、大腦都會有損傷,具體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在眾多中藥中,有6種常用的中藥是會對肝臟造成損傷的。
何首烏: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何首烏深受大眾追捧,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2014年就發布過何首烏的不良反應,這味中藥如未經炮製,會對身體產生毒性,對肝臟造成損害以及會刺激腸道充血,嚴重者會出現中藥中毒,因此,在服用何首烏過程中出現身體不適,應當及時停藥並去醫院醫治。
苦參:濕疹和慢性陰道炎的患者會長期服用具有清熱燥濕的苦參,但要注意的是,這味中藥只適用於濕熱蘊蓄下焦所導致的濕疹和慢性陰道炎,而錯服不僅沒有治療效果,而且會因過量而傷肝,在選擇服用苦參時,一定要在專業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一旦出現肝臟不適,必須立馬停藥,必要的情況下要去醫院洗胃或採用相應的治療。
白果:有止咳、平喘、潤肺的白果常被用於治療哮喘,但很多哮喘患者會去撿路邊的白果自行服用,這種做法不但沒有治療效果,而且會出現不良反應。未經炮製的白果核中含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大量攝入這些有毒物質後,輕者會有嘔吐、腹痛、腹脹等症狀,重者會有肝中毒的風險,對痛覺和觸覺都會有影響,一旦出現不良反應,一定要對症治療,早期可通過洗胃、催吐等方法,嚴重者需要給與水合氯醛或巴比妥鈉等,並需要輸氧和給予呼吸興奮劑。
番瀉葉:經常便秘的人常會服用番瀉葉,但其實這味中藥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有脾胃虛寒者不能服用,而且番瀉葉過量服用會對肝臟造成損傷,而長期過量服用這味中藥,還會對身體其他臟器造成傷害,如果在服用番瀉葉期間出現任何不適,一定要及時停用,嚴重者需要去醫院洗胃或是採取相對應的治療。
艾葉:具有散寒調經、溫經止血的艾葉常被用來治療女性痛經或是調經,甚至有人會通過服用這味中藥來預防疾病,但是,長期服用或是過量服用艾葉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嚴重者會有肝硬化等肝臟疾病,對皮膚、消化系統、神經系統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在服用艾葉期間,一定要在專業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如果出現異常,及時停藥,對症治療,當不良反應出現痙攣時可口服水合氯醛或注射安定,也可口服牛黃進行解毒。
半夏:臨床上常用半夏治療痰多哮喘、胸脘痞悶等,但要注意的是,這是一個有毒副作用的中藥,會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以及神經系統造成損傷,引起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對應的治療措施是及時停藥並且用高錳酸鉀洗胃催吐,用硫酸鈉導瀉,並口服蛋清或醋酸。
除了這6種中藥要慎用以外,還有6種中藥也要謹慎服用,因為它們對腎臟會造成傷害!
土三七:土三七含有吡咯烷生物鹼,長期大量食用就會導致小靜脈內皮細胞受損、阻礙肝腎小靜脈,從而導致肝腎傷害。特別是對腎臟傷害無法逆轉,嚴重情況下,還有可能發展為慢性腎衰、尿毒症等。
益母草:過量服用益母草會有一系列的中毒反應:全身乏力、疼痛酸麻、下肢癱瘓等,嚴重者會導致呼吸加快甚至呼吸麻痹,另外,有些患者也會出現血尿和腰痛,對於益母草中毒的解毒方法可用催吐或洗胃,也可用一些中藥如綠豆、甘草等解毒。
蒼耳子:與土三七類似的中藥蒼耳子過量服用也會對腎小管上皮細胞造成一定的傷害,出現水腫和管型,主要是因為蒼耳子含有苷類致毒物質,因此,在服用這味中藥時要注意用量,不可長期服用也不可過量服用。
蓖麻子:長期服用、過量服用蓖麻子都會對腎臟造成損害,主要表現為腎小管空泡變性和腎間質水腫,嚴重者會出現腎小管壞死和腎間質纖維化,如出現此類不良反應,及時催吐或洗胃是關鍵,並積極治療。
關木通:含有馬兜鈴酸類的關木通會對腎間質造成損傷,馬兜鈴酸類會導致細胞外基質合成增加以及降解減少,誘發腎間質纖維化,若在使用此類中藥期間,身體出現任何不適,應當及時停藥,並立即就醫。
雷公藤:長期過量服用雷公藤會引起腎小管和腎間質出現炎症性細胞浸潤,嚴重者腎小管上皮細胞會有明顯變性、萎縮甚至壞死,主要是因為雷公藤含有生物鹼類物質,長期或過量服用對腎臟會造成明顯傷害,因此,在服用這味中藥時,要做好防護措施,並在發生不良反應後立即停藥,及時處理。
在服用中藥期間,除了要預防中藥對身體造成傷害以外,還要留意本身帶有毒性的中藥,而在眾多中藥里,都有哪些中藥含有毒性?
硃砂:含有汞的硃砂過量服用,不僅會對肝腎造成嚴重的損傷,而且還會殃及神經系統,更有者會有中毒症狀,出現昏迷抽搐的表現,如果出現此類症狀,一定要立即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天麻:過量服用天麻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呼吸加快、皮膚瘙癢等,嚴重者會有過敏性休克和急性腎功能衰竭,出現早期症狀用催吐即可,但如果出現過敏性反應或是腎功能衰竭,則需要立即送往醫院對症處理。
大青葉:長期大劑量服用大青葉,會使肝臟發生肝竇擴張淤血,久而久之,肝細胞會萎縮甚至壞死,並且對胃腸道功能也會造成傷害,引起嘔吐、腹瀉、血尿等症狀。因此,出現副作用時應立即停藥,有血尿者可服用維生素K進行治療。
烏頭:用量、配伍、使用方式、煎煮時間等都會影響烏頭不良反應的程度,輕者會有眩暈、視物模糊、噁心嘔吐的症狀,重者會抽搐、意識不清甚至昏迷。不同體質對烏頭的中毒量也有不同,因此在服用這味中藥時,一定要注意早期症狀,及時救治,有心律失常者皮下或肌注阿托品。
馬錢子:長期過量服用馬錢子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以及關節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損傷,輕者出現呼吸迫促、煩躁不安,重者出現呼吸抑制甚至窒息而死,處理馬錢子不良反應時,需要將患者安置於無光無聲刺激的暗室,用蛋清或牛奶洗胃,並禁用酸性飲料和嗎啡類藥物,出現驚厥者,可使用呼吸興奮劑如乙醚。
雖說中藥對身體的傷害較西藥小,但中藥一旦對身體產生不良反應,輕者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重者會出現中藥中毒,導致各個臟器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另外,中藥在煎煮時,也做好這三件事!
煎中藥的工具:煎煮中藥首選砂鍋,其次瓷器,儘量不選鐵、銅、鋁或錫,因為有些中藥在煎煮時會發生沉澱,降低中藥溶解度,甚至出現化學變化,使藥效降低。
煎中藥的水量:煎煮中藥最好使用自來水、純凈水或井水,而水量也要根據中藥量、吸水程度和煎煮時間而定,一般來說,水量以高出中藥3厘米為最佳,第二煎則加水至淹沒中藥面為宜。
煎中藥的方法:在煎煮中藥時先用急火,等中藥煮沸後改用慢火,當煎煮滋補類或是質地堅硬的中藥時,煮沸後用慢火再煎半小時左右即可,如黃芪、黨參,而一些質地輕揚、氣味辛香的中藥如桂枝、薄荷等先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鐘即可。
中藥歷經幾千年的歷史,在預防疾病和治療疾病都占據重要的作用,但在服用中藥時,切忌盲目追捧藥效,最好在專業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服藥,若發現身體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前往醫院,對症治療。
參考資料:
[1] 這些中藥,濫用傷肝 [J].《老年教育:長者家園》,2017(1):61-61,共1頁.
[2] 焦雲濤,高菁,任彬,李雪,胡楊,張文,李靖.中草藥腎毒性及對策[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誌,2014:76-78.
[3] 張坤.煎中藥有哪些講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