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現場體驗「AR飛行訓練」 東航「黑科技」亮相CATA航空大會

2024-10-25     北青網

「AR飛行訓練」「鴻蒙版APP」「新能源機坪特種車沙盤……今日(10月25日),第二屆中國航協(CATA)航空大會在北京·首鋼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多項高科技產品亮相,邀觀眾現場參觀、體驗。

在開幕式的頒獎環節,大會發布了2022、2023年度民航科技獎評審結果、航空公司服務質量單項評價結果和民航從業人員評價結果。東航榮獲「機上餐食服務標杆」「客服電話服務標杆」「行李運輸服務標杆」,東航旗下中國聯合航空榮獲「直銷服務標杆」。來自東航、上航、中國聯合航空的多名飛行員、乘務員獲評年度「最美機長」「最美乘務長」等榮譽。

「機翼」造型的東航展台展示「綠色與創新」

在位於1號館綜合展區的東航主展台前,以白色為主視覺的多層次展廳結構將首先映入觀眾眼帘。東航將飛機「機翼」造型巧妙地融入展廳設計之中,通過模擬機翼「流線型」的造景布局,串聯起了位於展台各個區域的豐富展品。近400平方米的超大展檯布局搭配三面開口的開放式設計,為觀眾營造出「開闊大氣」視覺衝擊感。

步入東航展台,一架長約2.5米的C919全球首架交付機大尺寸機模,帶著與實體飛機一致的「全球首架」中國印和「B-919A」機號,在展台中心顯著位置擺放,吸引觀眾駐足留影。從此處跟隨東航乘務員的講解,觀眾即可觀賞國產大飛機商業飛行以來多個重要時刻的歷史照片。

戴上VR眼鏡「當上一回飛行員」

在展台的中心區域,東航「全景飛行仿真訓練系統」讓不少現場觀眾駐足體驗。這項基於VR技術的產品以3D建模的方式,在虛擬空間中建構了一架民航客機的內外部場景,並模擬現實中航班運行的情景,制定了「虛擬訓練劇本」。

在此次展會現場,觀眾可以在東航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戴上VR眼鏡「當上一回飛行員」。例如,航前繞機檢查是航班運行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每一班飛機起飛前,飛行員都需要細緻的檢查飛機外表、起落架、輪胎、機翼、發動機等數十個區域、部件,確保飛行安全。在傳統的飛行培訓過程中,航空公司往往需要協調一架飛機停止商業運行以配合飛行訓練。這不但會增加航司運行成本,同時受制於天氣、時間等因素影響,培訓效率和質量容易受到影響。

在這項新技術應用後,飛行學員僅需戴上VR眼鏡,就能打破時間和地點的束縛,隨時隨地以高逼真度、高沉浸感的方式模擬現實場景開展培訓。先進的VR設備提供的良好互動體驗還能讓訓練者方便快捷地與訓練對象進行交互,有效形成操作反饋,提升飛行培訓的規範度、精準度。

首批鴻蒙原生應用亮相

「孔探損傷智能識別設備」「機坪特種車輛沙盤模型」「GWS登機口工作站」等已經廣泛應用於東航航班生產運營場景的新技術新設備,也在本次大會的東航展台上與觀眾們見面。這些科技展品或是可觀賞、或是可互動,給觀眾「耳目一新」的觀展體驗。

與此同時,東航基於華為原生鴻蒙作業系統開發的原生應用東航APP也將亮相CATA大會展台。作為首批鴻蒙原生應用,不但能提供購票、值機等通用功能,還可提供鴻蒙系統專屬的實況窗、智能證件識別等功能。東航在展台設置有多台鴻蒙智能設備,便於觀眾現場體驗。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藺麗爽

編輯/田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4fed4ec6e403d4de435d73ce88e2e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