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周期縮短一半!多方幫扶成就這家民營造船企業大發展

2023-11-25     南國早報

原標題:造船周期縮短一半!多方幫扶成就這家民營造船企業大發展

造船周期縮短一半!多方幫扶成就這家民營造船企業大發展

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巫碧燕

2023年10月中旬,在柳江、融江、龍江交匯處的廣西柳城縣恒生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生船廠)碼頭,一艘載貨量2100噸的嶄新散貨船,伴著響亮的鞭炮聲,緩緩入水,標誌新船正式交付。這艘船自開工到交船拿證僅用了8個半月,造船周期縮短了近一半。

這得益於恒生船廠近年在政府及有關部門支持下,提升了造船技術,提高了辦證效率,駛入了發展快車道,一躍成為柳州當前首屈一指的造船企業。

恒生船廠創立於2003年,地處柳江、融江、龍江三江交匯處的柳城縣鳳山鎮。受訪者供圖

政府幫扶玉汝於成

恒生船廠創立於2003年,地處柳江、融江、龍江三江交匯處的柳城縣鳳山鎮,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有大小船台11座,持有二級三類鋼質一般船舶生產企業生產證書。過去,由於造船技術工藝落後,質量不穩定,建造一艘兩千噸級的船舶需14個月,制約著船廠的發展。

2022年5月,柳城縣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通過中小企業融資、工信企業幫扶等渠道,幫助恒生船廠開展技改。船廠不但增加了鋼板自動刨邊機、等離子自動切割機、自動焊機等一批設備,還外派員工學習,提升了企業內部管理及工人的業務操作水平。

記者了解到,2022年,鎮政府還幫助船廠協調用地審批手續,落實了60畝的新廠區,為船廠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恒生船廠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有大小船台11座。受訪者供圖

船檢中心前置工作

「過去,由於對新政不了解,自檢水平不足,導致新船無法過檢,頻頻返工,最長的耽誤幾個月。」恒生船廠執行董事陳仁生向記者回憶道。

從2021年起,柳州船舶檢驗中心「手把手」幫扶造船企業促進技術升級。開工時就在車間裡組織多方會議,把大大小小的事項,都確定下來,把需要注意的國家新標準都一一交代好。

柳州船舶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左二白衣者)現場指導。

檢驗中心還按照「一檢二幫三把關」的指導思想,科學靈活安排檢驗船舶項目及時間,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遠程視頻檢驗,指導提升廠內自檢水平和效率,極大地減少了因質量原因返工的頻率,大大縮短了造船周期。

「效果顯而易見。」陳仁生說,2023年,船廠重大項目零返工,得益於柳州船舶檢驗中心紮實的前置服務。

船檢中心將工作前置,在恒生船廠的車間裡開起了協調會。

海事窗口前移一線

大家常常能在恒生船廠里見到一些忙碌的白色身影。原來,他們是把辦證大廳「搬到」船舶生產一線的柳州海事局「V藍政務」小分隊。

「『V藍政務』小分隊全流程開闢綠色通道,在噸位丈量覆核、船舶所有權及識別號申報等環節,都提供一對一現場指導。」恒生船廠質檢部部長莫榮對此感受頗深。

「舉個例子,過去,我們需要先獲得試航證書,才能申請試航手續,需要14天以上。現在,海事部門在我們申請試航證書期間,就做好了所有試航的準備工作,包括發布試航通告、清理試航水域等,7天即可辦結。」莫榮說,海事部門還派出安檢員對新建完工交付的船舶開展試航安全評估和航前檢查,確保了船廠新建船舶「完工即得證」和「交付即可營運」。

柳州海事局、柳州船舶檢驗中心、柳州市交通運輸局在恒生船廠現場聯合辦公。柳州市交通運輸局在恒生船廠的廠區建設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受訪者供圖

技術「外援」如虎添翼

近兩年,恒生船廠與柳州市魚峰區蔚藍科技推廣服務工作室簽訂培訓協議,後者定期派出經驗豐富的船舶工程高級工程師,到恒生船廠傳道解惑,為船廠制定施工方案、工藝流程和操作規範,建立「一船一檔」,令恒生船廠再上台階。

「2023年,我們的造船周期提升了近1倍。2100噸貨船從開工到交船拿證的周期,由原先的14個月縮短至8個半月,19米小車客渡船的周期,由原先的6個月縮短至3個月交船發證。」陳仁生對記者說。

恒生船廠總經理梁策是在造船行業打拚十多年的「老將」,現在,有了各方的支持,他依舊幹勁十足:「我們還要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建設分段分片車間、大合攏船台,建造純LNG新能源動力貨船,純電池動力新能源遊艇、遊輪,力爭做柳州造船、修船領域的排頭兵!」

梁策充滿信心地說:「現在,已有船運企業與我們達成建造新能源船意向。相信在柳城縣人民政府、柳州海事局、柳州船檢中心、柳州工信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清潔能源船舶、新型智能船舶很快就會在恒生誕生。」

編輯:張若凡 梁冰欣

校對:黃少華

責編:唐海波

審核:胡志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4b30260dcfeb5d07476e7aa678fe0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