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最美的時代,讓我選擇了最好的職業,遇見了最美的自己。」31年,楊娟從書記員到助理審判員到庭長再到審判委員會委員,一路走來,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法院人對法律的無比敬仰和對法槌的無比珍惜。
01 基層鍛鍊 埋下法治種子
剛剛參與工作
1988年,22歲的楊娟中專畢業後,被分配到浙江省龍泉縣人民法院,財會專業的她先後到八都鎮和安仁鎮兩個基層法庭做書記員,一待就是兩年半。那時,法院還沒有電腦,所有的法庭記錄都需要書記員手工完成。手寫的判決書需要先用老式鉛字印表機刻出文字,再用油墨印刷出來。
老式打字機的打字速度太慢了,全憑打字員對鉛字盤中漢字的位置記憶來決定,一旦某個步驟出錯,就要重來。好不容易打好了字,還需要油墨印刷,楊娟常常弄得滿手都是油墨。
想到往事,楊娟不禁笑出聲來。「幸好那時候案子不多,我們才有時間花費在印刷上面。」她說。除了打字,騎著自行車送達也讓她印象深刻。那時候,汽車還不普及,下村去送達,用的最多的交通工具還是自行車。那段蹬著自行車走村串巷的時光,如今成為楊娟最快樂的回憶。
年輕時候的楊娟
基層法庭鍛鍊結束後,楊娟回到龍泉縣法院財務室,做起了一名普通的出納。她本以為,會遵循著財會專業的慣有原則,安安心心做一輩子,可當書記員的經歷,在她心裡埋下了法治的種子,讓她對法律職業有了更多的期待。
1990年,法院系統掀起了法律學習的高潮,不少人開始攻讀法律專業。楊娟怦然心動,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報名參加法律知識專業學習,正式走進了法律的知識殿堂。
隨著學習的深入,楊娟一發不可收地愛上了法律,像著了魔了一樣。憑藉執著與熱愛,2002年,楊娟終於拿到了法律本科文憑。2004年,通過筆試、演講、案件開庭審理、判決書評比等一系列競聘上崗環節,楊娟如願以償成為一名刑庭法官。
02 兢兢業業 從法官助理到業務骨幹的迅速成長
楊娟研究案卷材料
2004年,該刑庭包括楊娟在內僅有4位法官。除了辦案,楊娟還承擔了全庭送達、裝卷歸檔、做報表等工作。雖然任務多,但楊娟從來不抱怨。隨著龍泉撤縣建市,法院的辦公條件也越來越好,給幹警配置了電腦、新式印表機,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可是,辦案條件改善的同時,法院每年的案件數也逐漸增加,從2004年的刑事案件一年120多件,到現在的近300件,楊娟身上的擔子反而更重了。2013年,楊娟正式擔任刑事審判庭庭長的職務,負責全庭大多數大案要案審理,她肩上又多了份責任。
作為庭長,楊娟白天開庭調查,晚上、雙休日撰寫法律文書、閱卷、對全庭判決書進行核稿,她把自己的時間全部奉獻給了工作,對全庭的每個案件都瞭然於胸。不僅如此,連案卷裝訂、歸檔、信息宣傳等這樣的「小事」都不放過。
楊娟有個習慣,不管大案小案,庭前她都認真閱讀卷宗制定周密細緻的庭審提綱,為開庭審理做好充分準備;庭審中和庭審後又認真組織合議庭成員進行評議,反覆推敲案情,力求每個案件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對楊娟來說,用好手中的法槌,彰顯公平正義比什麼都重要。
楊娟審理涉及34名被告人詐騙案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類大案要案明顯增多。楊娟記得,她經手的第一個大案,是2010年龍泉法院受理的首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涉案的被告人達19人,7個罪名,案卷六十餘卷,社會影響重大。作為該案的主辦法官,楊娟連續一個多月加班加點伏案研究案卷,詳細閱卷筆錄和證據材料,最終高質量地完成了4天的審判工作。
楊娟記得,2018年5月,她審理了浙江麗水史上單個案件涉及犯罪人數最多的電信詐騙案件。34名被告人,前後調用警力160多名,歷經2次長達6天的公開開庭審理,刷新了麗水史上的庭審記錄。這個大案要案成功審理的背後,是楊娟捨棄一個個休息的夜晚,對10個大箱證物,32本卷宗材料的深刻研究換來的。15年高強度的工作,早就練就了楊娟10多小時連續庭審的本領。無論多麼疲憊,庭審上的她總是坐得筆直,眼神專注而嚴肅。
在楊娟的審判生涯中,經常會遇到未成年人案件。作為一個母親,楊娟對這些失足的孩子感到非常惋惜,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喚起他們對社會的重新認識,重拾信心。時隔多年,楊娟依然記得2008年審理的一起尋釁滋事案,被告人鍾某就是一個未成年人。通過詳細的案卷審查,楊娟得知鍾某幼年父母離異,後父親因病去世,母親遠嫁,一直跟隨奶奶生活。因為奶奶生病,無法監管,才走上犯罪的道路。
通過和鍾某交談,楊娟知道鍾某希望母親能夠參加庭審。於是,楊娟通過多種途徑聯繫上了鍾某的母親,勸她參加庭審。庭審後,楊娟又與其母親一起和鍾某談心,釋法明理,讓鍾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真接受改造。
如果艱辛能夠換來公正的審判,那麼一切都值得。在楊娟承辦的700餘件刑事案件中,每個案子都在審限內審結,而且無一例被上級法院發回重審或因瑕疵而改判,更無冤假錯案出現。對待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她也十分重視調解結案,調解率達85%以上,當庭履行率達95%。
03 虛心好學 不負美好時代
翻閱80年代印刷而成的判決書
在法院工作30年,楊娟深刻感受到中國法治的深刻變革。2005年6月,龍泉法院新辦公大樓的建成,楊娟作為第一批進入新辦公大樓的龍泉法院人,喜悅無法言表。寬敞的辦公室,先進的辦公設備,工作效率大大增加,楊娟覺得這個時代太好了。業餘之餘,楊娟學習電腦打字,排版,用最快的速度適應新的設備。
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技術運用到了司法領域,司法服務也更為人性和溫暖。2018年9月11日,浙江移動微法院手機APP全面上線,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用手機完成微信立案、網上送達、跨域調解、線上質證、遠程開庭、見證執行等司法程序。作為法院人,楊娟第一時間學會使用這款神器,為的就是更好地服務於當事人。
那時候,楊娟所在庭室,剛好負責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龍泉作為旅遊城市,一年接待遊客很多。大多數遊客在遇到糾紛時,不會選擇司法途徑。「過兩天就是國慶節了,我們把這款神器,在龍泉景點向遊客推廣吧。」楊娟向領導建議,並很快被採納。10月1日,刑庭團隊放棄休息日,在龍泉上垟青瓷小鎮擺起了攤,向廣大遊客推廣移動微法院。天氣炎熱,楊娟拿著微法院宣傳單跑來跑去,逮著遊客就介紹。看到不少遊客,拿出手機掃碼關注APP,楊娟很開心,仿佛是一個初入社會的小青年。
到學校普法
楊娟就是這樣,對於新生事物,她總是充滿了好奇和熱情。2016年6月1日,「龍泉法院」微信號正式運營,楊娟一遇到好素材,總是第一時間報給宣傳員。編好的微信,楊娟從文章內容到排版,從錯別字到標點符號,總能提出各種意見。
楊娟常說不學習就會被淘汰,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不負於這個美好的時代。中國法治的發展,離不開千千萬萬像楊娟這樣默默奉獻的法官。美好的時代,給了我們美好的際遇。
向偉大的時代致敬
向法律工作者致敬
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作者:丁海芳 | 編輯:冼小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