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紅利持續釋放 中國資產吸引力提升

2024-06-19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中國證券報》19日刊發文章《開放紅利持續釋放 中國資產吸引力提升》。文章稱,近期,多場中國資本市場推介活動接連在境外舉辦,向境外投資者全方位宣介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動態和投資機遇,講好中國資本市場故事,中國資產吸引力愈發凸顯。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對A股成交凈買入額631.53億元,已超過2023年全年437.04億元的水平。外匯局最新數據顯示,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意願較強,5月凈買入境內債券320億美元,環比增長86%,處於歷史較高水平。

(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市場人士認為,隨著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穩步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程度不斷提升,中國將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的配置熱情有望持續提升。

講好中國資本市場故事

近期,由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主辦的中國資本市場推介活動頻頻。

5月22日至23日,由上交所和深交所聯合主辦的「投資中國新視野」「科技驅動、質量先行——A股投資新趨勢」路演活動分別在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順利舉辦。

6月13日至6月14日,由上交所和深交所聯合主辦的「投資中國新視野」A股上市公司推介活動在新加坡舉行。這是今年以來兩大交易所在境外聯合舉辦的第四場中國資本市場推介活動。旨在向境外投資者全方位宣介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動態和投資機遇,講好中國資本市場故事,吸引更多境外中長期資金入市。

在此次活動期間,滬深兩所組織14家上市公司圍繞「投資高質量公司,把握中國未來發展機遇」「科技創新激發中國新質生產力」等主題與境外投資者展開廣泛交流,展示中國經濟主體活力。

業內人士認為,資本市場推介活動的舉辦,是中國資本市場積極擁抱國際投資者的具體體現,有助於進一步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為國內外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機會。

東源投資首席分析師劉祥東說:「通過推介會的形式加強與境外投資市場的交流,有助於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為市場注入更多增量資金,進一步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繁榮發展。同時,有助於提升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水平和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投資渠道。」

促進高水平雙向開放

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中國資本市場建設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滬深交易所將繼續積極拓展境外投資者服務深度和廣度,強化境外投資者與中國上市公司雙向對接,講好中國資本市場故事,吸引更多境外中長期資金入市,推進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

對未來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建議,一方面,繼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提高市場透明度和運行效率;另一方面,擴大市場開放範圍,引入更多境外投資者。此外,加強投資者保護,提高市場穩定性;加強與國際市場的互聯互通,推動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等。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建議,要繼續優化對外開放制度,推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放寬外資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限制,為外資提供更多的市場准入機會,讓外資「進得來」。同時,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通過加強信息披露監管,提高市場透明度;引導上市公司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提升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能力;嚴格退市制度,暢通退市渠道,促進風險類公司出清等方式,為外資提供清晰、穩定、可預期的市場環境,讓外資「留得住」。

外資青睞中國市場

隨著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穩步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程度不斷提升,外資紛紛表示看好中國市場。

聯博基金、路博邁基金、富達基金等多家外資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紛紛進行增資,展示出其對中國市場長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在近月中國企業境外發行的多個項目中,國際投資者認購踴躍,投資熱情比過去三年有所提高。全球頂級主權基金、長倉基金、對沖基金和區域性長倉基金成為認購主力軍。」高盛亞洲(除日本外)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王亞軍介紹,諸多發行項目後市交易表現良好,向市場發出正向信號。

外資機構的熱情也體現在近期國際資管機構馬不停蹄對A股上市公司進行調研等方面。截至6月16日,二季度以來,花旗、野村、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等知名機構紛紛現身。其中,野村、高盛等機構調研總次數較多,均超過60次。

此外,富時羅素6月5日宣布對富時中國50指數、富時中國A50指數、富時中國A150指數、富時中國A200指數、富時中國A400指數的季度審核變更。該變更將於2024年6月21日收盤後生效。

業內人士表示,根據歷史經驗判斷,富時中國A50指數調整往往能吸引大量海外被動資金。(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4670434576abc1ed0c65997bc698d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