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發現戰神蚩尤墓,守墓村民堅決不讓專家發掘,謊稱這是白龍墳

2022-02-24     李藝南

原標題:河北發現戰神蚩尤墓,守墓村民堅決不讓專家發掘,謊稱這是白龍墳

想要了解歷史,一個辦法是讀書,然而書中的很多東西也是有錯漏的,在我國的歷史記載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神話色彩,每一個帝王的出生都會有一段異象,比如劉邦的母親懷上劉邦的時候她的肚子上就盤臥著一條青龍,就這樣劉邦被生了下來,這個故事很有些迷信色彩,在我國古代這樣的故事屢見不鮮。

炎黃與蚩尤大戰的故事也是如此,兩方雖然是遠古部落。但是在如今看來當時他們之間的戰爭無異於是高科技戰爭,黃帝這邊有指南車,有電子脈衝,蚩尤有金屬盔甲,有空降部隊,反正兩方殺得是天昏地暗,這樣的歷史顯然更像是神話。

我們想要真正的了解炎黃與蚩尤之間的戰鬥就不能依靠《山海經》中的記載,而是真正的從考古之中發現線索,然後再來了解事實的真相,傳聞蚩尤的九黎部落被打敗以後就散落各方,蚩尤本人被殺。現在的苗族就是蚩尤的後代。

蚩尤與炎黃髮生戰爭的地方叫做涿鹿,位於河北省。本來這樣的故事太過於久遠,人們很難從中掌握到什麼有價值的信息,不過在河北的一處深山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處千年古墓,由於是在涿鹿縣,所以這座古墓極有可能和這場戰爭中的某個人有關,於是考古人員就前去調查。

沒有想到的是考古人員希望對其進行勘察時,卻有守墓人前來阻攔,工作人員百般解釋,守墓人就是不聽,當考古人員想打聽這座墓的墓主人身份時,守墓人含糊其辭,也不說這座墓主人到底是誰。看到守墓人的態度這樣堅決,考古人員當時並沒有急著弄清楚事情真相,而是退回來從長計議。

古墓確切地點是在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這裡山勢陡峭,山路崎嶇縱橫。在古代的那種條件下,交通基本是到不了這裡的,所以這個地方與外地的聯繫很少,在山林深處有一個小山村,名叫塔山村。因為附近的山脈和一座古塔而得名。

沒有繼續糾纏的考古人員們根據資料和村民的態度開始對這座古墓越發的產生了興趣,很多人推測這肯定是一個比較重要人員的墓葬,可能就是蚩尤墓,不願意放下這麼重要推斷的考古人員們又繼續的來到了村中,這一次考古人員只是和村民們詢問墓主人的身份。

村民們依舊不願意多說,考古人員開始對他們進行思想工作,在考古工作者的軟磨硬泡之下,村中年長的一個老人向考古人員說出了這個秘密,這個墓葬的主人正是蚩尤,而他們都是蚩尤墓的守墓人,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

為了守護好蚩尤墓葬,不被那些圖謀不軌的人所惦記。他們對外宣稱這個墓葬叫「白龍墳」,而且為了迷惑人們,又修建了一塊無字石碑,山上還修建了許多的古塔和祠堂,由於年代久遠,古塔有很大一部分都被損毀了。

看到村民的態度堅決,考古工作者也就暫時的放棄了對這個古墓的發掘工作。然後上報上級將這一地帶作為一個重點保護區。相傳黃帝在擒殺蚩尤以後,將蚩尤的屍體分為了好幾塊,葬在了不同的地方,山東省也有一個蚩尤墓。

不可否認的是蚩尤和炎黃一起都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始祖,他聚合九黎部族,發展生產,率先發現了青銅器的製造方法,史料記載:「蚩尤以金作兵器」,管仲也曾說過:「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劍,銷,矛……」等等,他還制定了刑法,傳說中五刑就是蚩尤為了約束自己部落的民眾而制定的。

在涿鹿一戰之中蚩尤敗給了炎黃,可能這場戰役不僅僅是奠定了炎黃的地位,而且戰役中反應出來的軍事思想也值得後世思考,當時的蚩尤部落人強武器也先進,炎黃這邊明顯是處於弱勢的,但是炎黃積極聯絡其他部落,並且制定戰略戰術,將蚩尤打敗,可見一味崇尚武力會失敗在蚩尤時代就已經作為一個例證了,這或許也成為了「仁政」思想的起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3ed955c24602e4d59a9eedd412ce8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