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阻撓荷蘭售給中國光刻機,任何黑手都擋不住中國向上攀登

2020-01-07     長安觀察

1月6日,路透社在報道中援引三名匿名知情人士稱,特朗普政府為「攪黃」ASML公司向中國公司出口極紫外光刻機(EUV)設備,從2018年起就開始對荷蘭政府廣泛施壓。

特朗普政府強力施壓荷蘭取消向中國出售晶片設備 路透社

如果對近些年來中美關係做一梳理,會發現2018年是一個意味深長的年份。這一年,美國單方面挑起經貿摩擦,而特朗普政府首先發難的,就是中國的高科技企業。突然祭出的「斷供牌」讓中興瞬間「癱瘓」,也讓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晶片製造企業中芯國際感受到了空前危機。同年5月,中芯國際以1.2億美元的價格,向ASML訂購了一台EUV光刻機。

ASML公司員工正組裝一台半導體光刻機 圖自:路透社

這筆交易,美國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美國國防部官員多次在荷蘭駐華盛頓大使館討論其中的所謂「安全風險」。去年6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荷蘭,一邊炒作中國「貿易不公」、5G的「安全問題」,一邊要求荷蘭等盟友站隊。一個月後,荷蘭首相呂特訪問華盛頓,期間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查爾斯·庫伯曼向他展示一份情報報告,內容是所謂「中國獲得光刻機的可能後果」。隨後,荷蘭政府選擇不續簽ASML的出口許可。

眾所周知,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核心設備之一,沒有光刻機,無論多麼先進的電路設計,只能停留在圖紙上。而EUV光刻機能否如期交貨,直接關係到我們自己的晶片工藝能否進入7納米。以中芯國際為例,經過多年來的苦苦追趕,投入了上百億美元的研發經費,已經成功攻克了14納米工藝,並且已經實現量產,可以滿足大部分晶片的生產。但如果再提升工藝製程到10納米以內,現的光刻機已明顯不夠用了。

可以說,對照於大國復興的腳步,中國通信產業「缺芯少魂」的問題依然突出。美國人拿光刻機做要挾籌碼,肆無忌憚揮舞「瓦森納協議」的大棒,正是在實實在在地警示我們,「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樓越高風險越大」,不掌握核心技術,遲早會被別人卡脖子。

有一段時間,中國的科學家帶著團隊去歐洲學習,外國專家還會在一邊冷嘲熱諷:「即使給你們全套圖紙,你們中國也做不出光刻機!」荷蘭公司核心部門招人的時候,更是從來不招中國人。

但封鎖,何嘗不是一種倒逼。事實證明,在事關國之重器、核心技術的關鍵問題上,我們必須自己干,即便開始干不起來,也要咬著牙往上走,勇做攀登者,最終突破就醞釀於這份「艱苦的長征」中。2018年底,中國的國產光刻機,在成都通過驗收。雖然在加工水平上還與ASML公司有著不小的差距,但在製造原理上已實現跨越性突破。什麼是轉危為機,這就是!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奮力自主創新、實現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的突破,才能真正維護網絡安全,加快推進網絡強國建設。當年王選院士立足創新前沿、自主攻克漢字雷射照排技術,「科技頂天,市場立地」,使得中國人「告別鉛與火,迎來光與電」,不僅改造了傳統鉛字印刷行業,還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電子出版產業。

回溯改革開放40多年,正因唱響了自主創新的主旋律,我們才創造出網絡大國、科技大國的氣象,也才擁有了向網絡強國、科技強國進發的底氣。今天,我們亟須開啟新一輪全球視野下的自主創新浪潮,讓晶片、作業系統以及高端製造裝備等關鍵領域不再有卡脖子的隱憂。

中國發展的速度遠比我們想像得要快,中國未來的路途也遠比我們想像得要光明。築牢自主創新的理念和信念,攻堅克難、久久為功,我們就無懼任何形式的封鎖打壓,科技強國之路也必將越走越寬廣。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3A7gG8BMH2_cNUgqih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