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這樣一句流行語:字越少事越大。一般是指字數越少的新聞,所報道的事情越重大、包含的信息量也越大。
但是,領導在文件批示中只批一個「閱」字,則有時候事小,有時候事大。
我在不同級別的機關單位混跡多年。對於領導簽批文件的特點,也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
一個單位的工作中,有不少是日常性的、例行性的工作。這類工作基本上是年年到時候就要辦理。
按照單位工作的辦事程序,一些例行性的工作,因為涉及到人員分工、部門配合、時間安排和經費支出等等事項,仍然需要呈送領導審閱批示的。領導同意和作出批示後,方可按照方案實施。
因此,這類一般性的、例行性的工作方案或請示,報送給領導時,領導一般都是批一個「閱」字。表示知曉此項工作,有關部門和人員按照方案要求落實即可。
這一類型的工作,因為都是年年要做的例行性工作,作為領導,一般不太會重點關注的,只要按照有關要求和規定辦理即可。
所以,當領導看到這類文件時,有的只是大概地看一下,有的只是聽聽經辦人員口頭彙報一下,就很快地批示一個「閱」字。
在這種情況下,領導在文件批示中只批一個「閱」字,意思是表示此項工作不是很重要、辦了就了的意思。
在一個單位里,有正職主要領導,也有副職次要領導。一般情況是,單位領導分工比較明確。
正職主要領導負責抓全面的、主要的、重要的工作,副職領導按照職責分工,各管一攤,各負責一個方面。
但是,涉及到單位的全面工作需要開展時,有關文件也需要呈送給所有領導閱示知曉,同時徵求各位領導的意見。
這個時候,一般是主要領導在批示時,會提出一些原則性的要求;分管領導在批示時,一般會提出具體要求和意見;其他領導一般都會只批示一個「閱」字。因為此項工作由正職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知道即可。再說,不是自己分管負責的,也不好提出什麼要求或意見,以避免有手太長、事太多之嫌。
在這種情況下,領導在文件批示中只批一個「閱」字,意思是表示此項工作不是自己分工負責的,沒必要多嘴多舌,免得討人嫌。
在一個單位里,有的工作涉及到人事安排、經費開支或重大活動等重要內容。
這類比較重要的、重大的工作,在實施前制定方案時,領導班子中,特別是主要領導之間,要形成統一的思想和意見。
當這類文件呈送給領導閱示時,同意、贊成的領導,一般會批示「同意」,或批示原則性的、或具體的意見。不贊成的或有意見的領導,在批示時,一般都會只批示一個「閱」字。
為什麼呢?因為,反對意見一般都不會在文件上批示出來,以免傷面子、傷和氣、傷團結,大多會另外與相關領導進一步協商溝通,以求形成一致、達到統一。
即使不能形成一致意見的,就只批示一個「閱」字,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看法。
在這種情況下,領導在文件批示中只批一個「閱」字,意思是表示保留對此項工作的個人意見和看法。
在單位里,有的工作敏感性強,有的工作容易得罪人,有的工作可能有後遺症,等等。
當這種類型的文件呈送給領導批示時,有的就只批示一個「閱」字,一般不會批示具體的意見,有的連原則性意見都不提。
為什麼呢?如果這種類型的工作辦好了,自己也沒有功勞,跟自己也沒有什麼關係。如果出現問題了,自己當時也沒有批示明確的意見,只是知曉此事,自己無責或只負次要責任。
領導有時候只批示一個「閱」字,則很有可能表示這項工作比較棘手、比較麻煩、有可能出力不討好,甚至出了問題還要承擔責任。
因此,這樣批示,多少有點推脫、逃避工作責任之嫌。這樣批示,對於一個領導來說,是缺少責任擔當的表現,需要加以改正才行。
在這種情況下,領導在文件批示中只批一個「閱」字,意思是表示對一些比較麻煩的工作不發表自己的意見,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