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新時代家庭家教家風」的公益巡講活動中,聽到一位少年講述他如何戒掉網癮的故事。
他說,我叫姜善博,今年19歲,來自吉林白城。在沒有學習傳統化之前,我特別的愛玩遊戲,網癮特別的重。總向父母要錢去網吧里包宿玩遊戲。
當時滿腦子都是遊戲,也不愛學習,更沒有什麼理想,也沒有什麼志向。父母曾多次勸導過我,但是我從來也不聽,後來來到研究會學習《弟子規》,通過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身有傷,貽親憂」的這個道理。知道了以前自己熬夜上網,很傷身體父母會很擔心。因為以前我覺得父母是父母,我是我,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從來不會考慮父母的感受。學習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了網絡遊戲不僅傷害了我,更是傷害了我的父母。所以從今以後我再也不玩兒了,尤其是看到這裡的義工老師們那麼辛苦的付出,讓我很受觸動。覺得這些年我都活錯了,白活了。自己應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看到這個網癮少年的變化,最開心的就是他的媽媽了。他的媽媽講述到,「哎呀,就是在家玩遊戲,我拿他也真的是沒有辦法,在他來傳統文化研究會學習將近一年的時候吧,他就對他爸說:『爸呀,我把我這部手機給你吧!我不要了。』把手機都放下了,哎呦!我這心裡頭感覺就是說不出來的那種高興,這是什麼力量能把孩子改變,能讓他把手機放下。」「以前他沒有笑容,也沒有跟我溝通的語言。他心裡就是玩兒,這回他也有笑容了,他跟我也有溝通的語言了。在短短的這個時間裡,能讓他這麼樣的改變,太感謝傳統文化學校了。」
江善博在這個有大愛的環境中,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現在的江善博,積極陽光,樂於助人。他在研究會負責開車,接送義工老師們;還在工程部跟著長輩學習維修;在培訓基地的院子裡忙前忙後,盡己所能;更重要的是他每天都可以學習到古人的智慧,每天都過得充實而快樂。
江善博是幸運的,接觸到了傳統文化,改變了他的人生。又有多少家庭因為孩子網癮而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天津有個十三歲的男孩叫張瀟藝,2004年12月27日在網吧連續上網36個小時,一天一夜再加一個白天,站在一棟24層的高樓頂上,雙臂平伸,雙腳交叉成飛天的姿勢縱身躍起,朝著東南方向的大海飛去,他要去追尋網絡遊戲魔獸爭霸中那些英雄朋友。張瀟藝死後,留下了八萬字的網遊筆記。從他寫的筆記中能看到,他已經分不清什麼是現實什麼是虛幻了,甚至跳樓也和遊戲筆記中的情節驚人地相似。這個孩子才十三歲,他走之前留言:「來世如果我還是人,我一定會是最好的孩子。」
如果孩子已經網絡成癮了,怎麼辦呢?
首先斷除一切網絡外緣。這需要家長下很大決心,有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去網吧,就在家裡安寬頻,這個做法叫飲鳩止渴,他會越陷越深。有的家長會說,那我給他斷網他就是要啊。如果不給他在家安寬頻,他去網吧不回來不是更麻煩。幫孩子斷網癮,這個過程很痛,需要一點狠心。趁孩子還小,還能和他博弈,一旦大了,再想管,管不住了。必要的時候,一定要換環境,就是不讓他沾網絡,遠離。
其次要培養孩子新的愛好,置換它。要用新的快樂來代替,慢慢就好了。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江善博,他跟著義工老師學開車,學修理工具,為大家服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通過作善來療愈他的心靈。有過網癮的孩子,心靈多少都有點兒傷。自閉呀、孤僻呀、自卑呀、躁亂等,都可能有。網癮只是現象,心靈才是病根。這時候要通過不停地作善來養心,讓心靈得以療愈。當這個心很有力量時,網癮就不來沾他了,他有了自我防禦的功能。
《學記》里說:「禁於未發之謂豫」,不好的事情什麼時候處理合適呢?禁於未發。
那麼,怎麼樣預防孩子的網癮呢?
1、上所施下所效。
有很多家庭,先生下班就到電腦前上網,或是坐在沙發上拿起手機刷小視頻。家長千萬不要做錯誤示範,所謂上所施下所效,家長做了示範,孩子就會模仿,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要知道這個道理。孩子眼見耳聞,也想試一試。接觸、感受、喜愛、沉迷,所以家長自我要求要嚴格。
2、慎於始。
不要用手機和遊戲來教唆孩子。在地鐵上,在醫院裡,在火車站等車時,我不止一次看到,孩子等得不耐煩,只要一哭一鬧,家長就把手機給孩子玩。孩子玩得很開心,嘿嘿直樂,家長覺得這麼做孩子很快樂,自己也能清閒許多。現在覺得清閒,等孩子一旦上癮就麻煩了,這是在教唆啊。
3、給孩子童年應有的愛,讓孩子在童年裡不孤單。
要避免過多地打罵和否定孩子,學校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不能看作是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讓孩子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才是我們應該給與孩子的。家長關注什麼,才會教什麼,沒關注孩子的精神健康,他的精神世界就會出問題。有的孩子因為忍受不了家庭的冷漠,去網絡里尋找安慰。現實世界裡他沒有朋友,沒有親情,他很孤獨。他為什麼上網?網絡世界裡有朋友、有夥伴,而現實世界呢,有的孩子因為考試不好,經常遭受父母的打擊責罵,在網絡世界裡,他能找到自尊。所以他用網絡來逃避現實。
一般來說,現實中家庭溫暖不缺少愛的孩子,幾乎不沉迷網絡,他不覺得那個有意思。父母把時間更多留給孩子,和他們在一起,孩子內心有依靠,就不貪戀那些東西了。
4、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好。
學天文、學手工、學繪畫等等,當作一種樂趣就好,孩子樂在其中。
5、加強對兒童青少年的網絡教育。
要讓孩子熟悉利用網絡的優點,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網絡具有潛在的威脅,使他們形成正確的認知。讓他們清楚上網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讓孩子遠離不良的外界環境。
關於網絡成癮,最關鍵是「禁於未發」,因為治療總會有損傷,最好的方法不是治療,是預防。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