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訂閱收聽音頻
10分鐘音頻+8張可視化長圖解讀
租房市場的兩大投資機遇
去年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創歷史次高
美東時間2月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2022年12月,季節性調整後的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為674億美元,其中進口環比11月增長1.3%,出口環比下降0.9%。全年的貿易逆差達到創紀錄的9481億美元,較2021年增擴12.2%。
同時在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未經通脹調整數據中,2022年,美國和中國的商品貿易額達到了6906億美元,刷新了2018年所創的年度最高紀錄,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商品總值增至創紀錄的1538億美元,進口商品則增至5368億美元,美國對華商品逆差增擴8%至3829億美元,為有紀錄以來第二大年度逆差,僅次於2018年的創紀錄逆差規模4194億美元。(華爾街見聞)
|點評|疫情的擾動給全球的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超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美國經濟在短期內獲得強勁復甦,進口創下新高,這也使得中國憑藉自身製造業的優勢填補了空缺,創下美中貿易逆差次高。
這讓我們更加意識到,中美雙方在貿易和投資方面高度依賴彼此,中美雙方的貿易關係應該保持持續和穩定性。一方面,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貨物貿易夥伴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另一方面,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國,也是中國重要的外國投資來源。通過建立穩定互利的貿易關係,中美兩國都可以繼續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繁榮。
1月國內房企融資總額增4成
2月8日消息,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1月,8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543.59億元,環比減少44.8%,同比減少44.2%。其中,債券發行了319.86億元,環比減少11.9%,同比減少32%。不過,相比於2022年的2月(春節月),融資總量增長了40.1%。
值得注意的是,1月房企海外債融資重啟。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1月房企境外發債約47億元,同比減少77%,房企境外發債出現了破冰,主要是萬達商業發行了4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和越秀在澳交所發行了20億元人民幣的有擔保票據。海外債在連續5個月斷髮後,終於再度迎來曙光。(鳳凰網)
|點評|融資情況的改善意味著資本市場對於房地產預期的改善。預期改善主要在兩方面體現:一方面,政策在供給端對房地產公司進行資金保障;另一方面,各地繼續在需求端進行市場信心恢復。在支持房地產的16項措施下,行業級的債務惡性循環有望得到逐步緩解。
不過,2023年到期地產債數量持續上升,地產行業的債務風險依然存在。一旦政策支持不及預期,導致市場對於政策支持喪失信心,地產債將再度面臨融資風險。因此,房產市場在一季度的復甦情況對於全年都非常重要。畢竟,重組債務只是「治標」之法,改善經營才是「治本」之道。
山東乳山銀灘6萬元可購買海景房
2月8日消息,根據貝殼找房數據,將山東乳山市銀灘全部在售二手房按單價從低到高排序,可以發現,銀灘一共有13套房子掛牌單價跌破千元,另有3套正好是1000元/平方米。最便宜的一套,單價僅795元/平方米,6.2萬元就能拿下這套約78平方米的兩室兩廳。可供對比的是,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四季度,深圳新房季度成交均價約6.42萬元/平方米。
截至2月7日,銀灘目前在貝殼找房掛牌在售二手房有1805套,均價約3200元/平方米。成交價方面,今年至今,貝殼找房平台累計成交6套銀灘二手房,成交價在859—2453元/平方米之間。(財聯社)
|點評|和資源枯竭型城市鶴崗的低價房成因不同,乳山銀灘的低價房並不是因為海灘消失。有著「中國最美海岸線」之稱的銀灘,在中國地產市場火熱時,開發商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度假勝地。不過,多數開發商將樓盤定位為旅遊住房,配套設施並不完善,長期居住的體驗較差。大量新建住房令當地樓市進入供給遠大於需求的狀態,二手房價格因此一落千丈。
銀灘新建樓盤價格和二手房市場產生了較大差距,主要是由於新建樓盤重新回歸居住屬性,在物業、供暖等方面做得更好。只是當地商業氣氛不濃,工廠企業難以發展,相對而言工作機會較少,城市建設匱乏,因此和全國房價相比,銀灘的房價仍不算高。
抖音否認即將上線全國外賣服務
2月8日消息,抖音內部人士稱,並沒有「3月1日全國上線外賣服務」的計劃,與餓了麼合作的外賣業務目前只在部分試點城市進行。外賣業務與團購配送同屬於抖音本地生活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團購配送」項目目前仍在北京、上海、成都試點當中,近期已開放該三城的商家自助入駐。後續將視試點情況,考慮逐步拓展試點城市,目前無具體時間表。
據悉,外賣商家想要入駐抖音需要有實體門店,外賣商家入駐抖音需要向平台支付2.5%的服務費,如果商家需要使用平台推薦的閃送或者順豐跑腿等聚合服務,一單需要支付8元左右的配送費,同時商家還要通過服務商掛靠入駐,需要向服務商支付5%—10%的服務費。(綜合第一財經)
|點評|雖然抖音否認了推出全國外賣服務的傳聞,但這件事並非空穴來風。抖音目前手握巨額流量,如何將流量變現是近年來抖音不斷嘗試的方向,外賣業務便進入抖音的視野中。外賣業務不僅僅是平台的打造,如何連接商家與客戶才是外賣平台的重中之重,特別是配送團隊的打造,需要前期大量投入以及完善的人員管理措施。
與外賣平台合作,是短視頻平台為了在外賣業務中揚長避短做出的選擇。抖音與餓了麼早在去年8月便達成合作協議,如今抖音中入駐的外賣商家並不多,餐品也大多為套餐。進駐抖音相比之下偏高的成本,澆滅了多數商家對於抖音的熱情。更早宣布合作的快手與美團至今也沒有擦出多大火花,短視頻平台與外賣平台聯手究竟能否產生1+1大於2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微軟升級旗下兩大產品再度挑戰谷歌
2月8日消息,微軟宣布推出AI驅動的新Bing主頁,它帶有一個擴展的聊天框,可以針對用戶的提問給出不僅限於事實的答案。微軟稱,Bing採用的是升級版的AI語言模型GPT-3.5,比ChatGPT目前使用的GPT-3.5功能更強大,能利用最新的信息、通過帶注釋的答案,更好地回答用戶的搜索提問。
微軟同時推出新增兩個功能的Edge瀏覽器,分別是「聊天」和「編寫」,它們都嵌入到Edge的側邊欄中。「聊天」功能讓用戶能總結自己看到的網頁和文檔,對內容提出疑問,「編寫」功能則充當寫作助手,根據少數開頭的提示,幫助用戶生成從電郵到社交媒體帖子在內的文本。微軟稱,Bing搜索和Edge瀏覽器都會推出面向台式機的有限預覽。(華爾街見聞)
|點評|抽象的技術只有在具象的場景中才能被真正理解。從OpenAI發布GPT-3到ChatGPT一夜爆火用了2年時間,但從ChatGPT爆火再到微軟整合進新產品卻只要2個月。一旦潛在價值被廣泛認同,技術的疊代速率將以指數倍增長,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領域也應該有專屬於這個行業的摩爾定律。新技術與新巨頭交織的新生態將重新塑造我們的日常。
反觀微軟,再一次拿到了技術奇點下的入場券。微軟大概是最懂技術購買與商業變現的科技公司。微軟利用ChatGPT在商業上的戰略布局,不免讓人回憶起1980年的微軟。當年,微軟花5萬美元購買的DOS系統,一躍使其馳騁了近半個世紀。而GPT技術的到來,或許能夠讓焦慮的微軟坦然面對下一個50年。
搭ChatGPT便車知乎股價創新高
2月8日,知乎港股高開高走,午後一度漲超57%,摸高至36.6港元/股,股價已創歷史新高,知乎總市值一度突破100億港元。截至收盤,知乎港股漲39.57%,漲至港元/股。
綜合國內媒體報道來看,在某種程度上,這或許跟近日爆火的ChatGPT概念有關係。市場認為知乎或收割ChatGPT概念紅利,以微軟剛發布的新版搜尋引擎必應為例,整合了ChatGPT的人工智慧技術,在必應中文網頁,回答問題就有不少答案來自知乎。(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ChatGPT所代表的是內容生產的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模式,而知乎所代表的則是UGC(用戶生成內容)模式。AIGC可能會站在UGC的肩膀上,但幾乎絕無可能攜手共進。這就好比瓦特興許在人力紡織機上有過靈感,卻不能讓人力繼續成為蒸汽機的動力。所謂創新,總是建立在新技術對舊技術的無情替代上。
至於「必應中文網頁中的知乎答案」,確切來說是未升級的必應網站。而此次微軟的升級,正是要融合GPT-4技術,取代之前的搜尋引擎技術。無論怎麼看,知乎更像是被革命的對象。無論AIGC還是ChatGPT,單純概念的炒作並不能維持股價的持續增長。只有在大量事實、邏輯及數據的驗證下,當消息轉變成信息,我們才有可能獲取足量的投資確定性。
昔日「創業板一哥」年內凈值上漲近30%
2月8日消息,過去的1月份,由曾被稱為「創業板一哥」任澤松所執掌的集元資產代表產品凈值漲幅超過20%。春節後首周,它們「再接再厲」,截至2月3日,相關產品年內漲幅達到26.80%。對比發現,任澤松主打的上述產品遠超同期(截至2月3日)內地所有寬基指數。比如,滬深300指數(同期上漲6.97%)、中證1000指數(+10.24%)。
在今年產品大漲之前,任澤松的業績一度大起大落。他最初運作私募的三年,業績可謂「紅火」,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凈值收益分別為77.30%、72.47%、47.77%。而在2022年,任澤松的代表產品,凈值跌幅卻是行業內居前,超過50%。(華爾街見聞)
|點評|被基金業內公認的「一哥」頭銜,並不多見,任澤松就是一位。任澤松曾經重倉樂視網,隨著樂視網成為創業板第一權重股,任澤松也聲名鵲起。可惜任澤松「所託非人」,樂視網爆雷後,他一度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重新回歸市場後,任澤松並未改變自己一貫的交易風格,對看好標的重倉投入,造成了基金凈值的大幅波動。
今年任澤松迎來了「開門紅」,這源自他重倉個股的良好表現。具體來看,任澤松布局了年初進行估值回歸的新能源行業,去年底買入的港股標的也迎來收穫期。隨著指數的回暖,基金凈值普遍開始走高,各種風格的基金經理在此期間均有所斬獲。或許只有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周三指數震盪回落滬指跌0.49%
2月8日,兩市指數早間集體高開,隨後窄幅震盪,指數午後震盪走低,三大股指集體下行翻綠。板塊方面,固態電池板塊全天強勢,高壓快充、換電概念等新能源設施板塊持續走強,醫藥醫療股集體活躍,航運、酒店等板塊上行;數字經濟概念陷入回調,傳媒、教育板塊走低,農業股走弱,貴金屬、半導體等板塊下行。總體來看,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3400股飄綠。
截至收盤,滬指報3232.11點,跌0.49%,成交額為2933億元;深成指報11853.46點,跌0.62%,成交額為5114億元;創指報2525.88點,跌0.48%,成交額為1923億元。滬深兩市成交額共計8047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410億。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13.89億元。(新浪財經)
|點評|周三早盤場內部分資金試圖推動指數回到上行趨勢中,但由於前期調整期間,籌碼未能進行充分交換,場內拋壓較重,抑制了買入情緒。午後市場部分投資者擔心周四公布的貨幣供應數據不及預期,指數再次進入調整狀態。市場針對ChatGTP的炒作熱情有所降溫,儘管消息面上相關事件的熱度依舊很高,部分前期獲利資金還是選擇將利潤兌現。
目前,行情正在各種猜疑中展開,需要得到宏觀經濟數據的支撐,從而使看多情緒不斷強化。在此期間,投資者更應該堅信自己的觀點,排除市場中的雜音,同時為可能發生的黑天鵝事件留出一定的安全邊界。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 魏英傑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每周三上新10分鐘音頻+5000字圖文精讀報告,帶你發現一整年的投資、就業、創業新機會
訂閱曉報告解密財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