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崛起」才該是《脫口秀大會5》的真正爆梗

2022-09-29     壹娛觀察

原標題:「中產崛起」才該是《脫口秀大會5》的真正爆梗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脫口秀大會5》依然延續著前幾季的高話題度,但這次不是靠脫口秀演員的「段子」,最大功臣卻是綜藝手段。

無論是周迅、那英等擔任領笑員忘記拍燈、替別人拍燈的「災難性」表現,還是「李誕不拍燈」跑至熱一,甚至是翻來覆去的思文程璐離婚梗,一個個明顯的綜藝效果讓《脫口秀大會5》成為當下的熱度之冠,但隨之帶來的也是其口碑不佳和對其後續生命力的高度質疑,《脫口秀大會5》直接拿下幾季以來的豆瓣最低分,4.9的分數遠低於往前三季7.6分以上。

從「每個人都能講5分鐘脫口秀」到「每個人都能快樂5分鐘」,笑果文化和《脫口秀大會》也在努力拓寬脫口秀演員的邊界,尋找更多脫口秀新人,而笑果訓練營出來不少選手陸續登上《脫口秀大會》,走過一輪、兩輪……《脫口秀大會4》的新人生猛帶給節目內容不少高光,而到了《脫口秀大會5》,雖然黃大媽、毛豆等人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但零星幾人,沒有起到如第四季一樣的聚集效應。

《脫口秀大會5》毛豆

而那些被脫口秀愛好者長期追隨的頭部演員們,無論是外部的各種商務活動、綜藝錄製,還是內部團建的《怎麼辦!脫口秀專場》,楊笠、王建國、呼蘭等人的消耗感直接掛在臉上。

慶幸的是,從選手風格、形式和表現上來說,《脫口秀大會5》還是在走向成熟,one-liner更加順暢、漫才被接受的程度也在提高,另外,越來越多脫口秀「老將」找到了適應線上演出的自身節奏,「咆哮派」、「表演派」、「喪系」,在這批人更注重文本的情況之下,意想不到的效應在《脫口秀大會5》上誕生。拋開新人和頭部演員不談,《脫口秀大會5》真正迎來了中腰部演員的「中產崛起」。

House有關股票「600759」的段子直接引爆證券社區和微博熱搜,梁海源的「no gain,no pain」的擺爛宣言讓現場沸騰並齊呼「這才是真正的脫口秀」,孟川更是靠著「CP文後續」「李誕腹肌是蝦線」迎來熱搜高光,還有找到咆哮體的江梓浩、「真值四燈」的KID,再加上邱瑞、童漠男等實現直通賽事的上一季新人,走到第五季的《脫口秀大會》,終於讓中腰部的脫口秀演員們找准了自己綜藝表現的節奏。

《脫口秀大會5》House

在綜藝爭議給《脫口秀大會5》不斷減分的情況之下,從目前來看,替節目挽尊的重任直接落在了「中產崛起」。

沒有「最強新人」和「殺瘋了」,只有「中產崛起」

進入主題賽,《脫口秀大會5》的晉級和淘汰仍在繼續。

《退網吧!我累了》主題賽上半場,小北、孟川晉級,思文、江梓浩暫坐待定席,而坐在天花板舞台、免於此次主題賽廝殺的四位選手分別是毛豆、童漠男、豆豆和邱瑞。從某種程度來說,目前確定進入下一賽段的幾個人,並沒有傳統認知上的《脫口秀大會》、笑果文化的TOP級演員,他們更多是持續上升的節目「老人」,也是《脫口秀大會》演員里的「中間層」。

回看本季幾期節目,選手的組成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絕對新人,特殊跨界人士,在觀眾中極具號召力、與節目一同成長的頭部演員,以及在二者中間、有節目經驗、觀眾熟知度,還未在節目中取得好的名次且一直在成長或成績在進步的「中產力量」。

18位未上過節目的新人,占了節目首發全部選手的近三成,其中不乏小鹿這樣線下經驗豐富的「節目新人」,有淘汰了小鹿晉級,直接引爆輿論的UP主拉宏,也有直通天花板舞台的毛豆、本季主題代名詞的黃大媽等等,在去年漫才組合肉食動物獲得年度第七、徐志勝拿下第四名之後,《脫口秀大會5》的新人仍在多方面展現著競爭力。

《脫口秀大會5》小鹿

可惜的是,新人雖有所部署,但並不如第四季一樣,實現質量化高產。

同時,「王者們」的回歸也沒有缺席。龐博、呼蘭、楊笠、王建國等笑果文化和《脫口秀大會》的高流量、老選手依舊沒有缺席。

只是相比大多數新人選手的一輪游或曇花一現,在已經被熟知的能力和更加嚴格的評判標準下,OG們的晉級之路不再那麼順利,同時產出內容的精彩程度也沒有過多驚艷。

除此之外,過於強勁的話題和個人表現仍未誕生,「xxx殺瘋了」的滿堂喝彩並沒有如願出現在《脫口秀大會5》。這個時候,「中產們」卻靠著優質文本和適合線上傳播的表現站了起來。

二分之一突圍賽,晉級選手裡「中間力量」占了半數;一層舞台生存賽結束後,這一占比也基本維持。

再看個人表現,已經參加過三季節目的House用一個股票代碼引爆社交平台、股票圈等多個圈層;參加過上一季節目的KID引發了#李誕 不拍燈#的話題討論;第一季就曾參加的江梓浩也一改往日風格,以「咆哮式」脫口秀,成功改寫一輪游的命運;去年被稱為「最強新人」的童漠男和以獨特風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邱瑞更是直接贏下了天花板舞台直通賽,在繼上一季成功「塑造」鑽石房之後,又在這一季帶著洞洞鞋登上熱搜。

《脫口秀大會5》邱瑞

另外,節目幾季老人、卻在比賽成績上一直未有突破的梁海源和孟川的爆發,也是這一季的看點。

曾在《今晚80後脫口秀》擔任編劇,《脫口秀大會2》拿下單期爆梗王,第五季節目中名字旁邊標著「說脫口秀10年6個月」的OG梁海源,在《脫口秀大會》節目的成績卻並沒有那麼靠前。直到這一季,「一直不適合比賽」的梁海源在《脫口秀大會5》首場演出里讓大張偉覺得「在我心目中非常完美」,直接拿走大張偉的復活名額,而到了生存賽,梁海源表演結束,獲得了所有演員的起立支持,宣布「不再參賽」的消息也引發全網觀眾的熱議。

第三季節目就止步於三分之一搶位賽、第四季在12進7的比賽選擇開場卻遺憾未能晉級的孟川,在第五季,其爆發是看得見的。主題賽中,以自己微博居委會的任職經歷,將網絡生態中的各色事件展現出來,槓精、網爆、謠言、水軍、地域黑等等,都在其中,笑點密集且不乏諷刺意味,調侃李誕的腹肌是蝦線,將熱搜上引起討論的新梗「李誕是蝦系男友」翻了番,#孟川 好笑#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而網友的「文本很好」「respect」「本期最佳」,甚至呼喚CP文的等等評論,也說明其內容獲得的認可。

《脫口秀大會5》孟川

當最強新人可遇不可求,其時間不長的脫口秀經歷很可能造成內容創作積累不夠,不足以支撐整季節目或在多季節目維持穩定的水平;當TOP級的老人能力、風格、水平已經被觀眾熟知,面臨的評價標準更加嚴格,又在繁忙的其它商務活動里不斷透支,帶給觀眾更多驚喜和再進一步並不容易,「中產崛起「顯然是《脫口秀大會5》和笑果文化的新靈藥。

畢竟,更多強者相繼」開花「,才能源源不斷地增加節目的內容競爭力,也有利於線上、線下更多商業化的探索。

透支與割裂,脫口秀演出的兩難全

「中產崛起」背後的條件離不開兩點,其一本身過硬的文本和經驗準備,其二終於找到適合的線上舞台演出節奏以及個人風格。當然,「中產崛起」扛大旗的重要原因還在於頭部演員被透支過度。

《脫口秀大會5》開播之前,笑果文化聯手騰訊視頻又推出了另一檔節目《怎麼辦!脫口秀專場》,楊笠、楊蒙恩、龐博、徐志勝、何廣智、程璐、呼蘭、王建國組成編劇部,這幾乎是笑果文化和《脫口秀大會》TOP級演員,十期節目,八名編輯部成員除了排列組合進行表演,還要負責每期嘉賓脫口秀表演的文本。這檔節目結束之後,《脫口秀大會5》的腳步已經近了,甚至談得上「無縫銜接」。

《怎麼辦!脫口秀專場》劇照

其實,不止《怎麼辦!脫口秀專場》與《脫口秀大會5》的先後上線,去年節目中,周奇墨就曾有過「比到這個時候,沒有什麼更好的段子儲備了」的表達,脫口秀OG的儲備直接被節目消耗殆盡。

脫口秀的文本和表演是需要不斷的打磨的。一定程度上,比賽走的越遠的人會被消耗的越多,那麼,之前成績不那麼好的「中產」們,則獲得了某種程度經驗的積累和繼續打磨的時間。

當然,《脫口秀大會》確實讓脫口秀在國內完成了從普及到流行,也讓脫口秀演員的生存狀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靠演出能養活自己的情況不再罕見。但從某種程度,在消耗演員之餘,《脫口秀大會》加劇了線上和線下的割裂。

「這一季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參加《脫口秀大會》,我應該不會再參加了。我覺得我是能講脫口秀的,我是可以站在台前講脫口秀的,我自信也可以講的很好,我只是可能沒有那麼適合比賽。」梁海源在被淘汰時如是說。

綜藝節目裡,演員們需要在短暫的時間裡給到觀眾密集、直觀的笑點,但線下演出表演時間相對更長,也更加靈活,這就要求演員們找到適合線上觀眾的風格、內容和表達,又能夠回歸到線下講脫口秀的樣子。

笑果線下脫口秀

另一個現實是,節目中表演的成績和效果,甚至能不能上節目,都在影響著演員們的線下演出。

「其實在演出的過程中,我跟小佳聊過。你們可能不知道,小佳今年也有在做他的主打秀的演出,但是實際上他說,賣票其實不太好賣,沒有那麼多觀眾來看,所以必須上節目。其實我們很多人上節目的初衷是說,希望大家能夠看到我們,然後再到劇場裡面看我們。」

江梓浩也在表演中說道:「這個節目最殘酷的地方在於,很多我們這幫演員一整年也就上這麼一個脫口秀類型的節目,你在這裡表現不好,就會給觀眾留下一個一整年不好的印象。」

《脫口秀大會》不少演員都盛讚梁海源的專場,不少網友也在社交平台表達小鹿專場的精彩,但他們都未能在節目中贏得現場觀眾,而回想《脫口秀大會3》,被稱為「天花板」的周奇墨在節目中幾經復活,綜藝節目和線下表演的差異性展露無遺。

李誕在微博上說「《脫口秀大會》是這個行業的廣告,不是這個行業的全部。」但或許,這個「廣告」的代價是——想要線下,最好要線上,且在線上表現「好」,要麼是能力的更高要求,要麼是能卷進節目話題背後的嘈雜爭議聲。

再看《脫口秀大會5》的疲軟,其更多的話題來源於表演文本之外,而豆瓣大幅下滑的分數和關於節目的評論,也讓《脫口秀大會》走下坡路的論調有了具象化的體現。

也許,在最後的《脫口秀大會5》決賽圈的舞台上,仍舊是記憶里的頭部演員們相互廝殺,但也請笑果文化和李誕看到「中產崛起」的價值,如果每一次決賽最後都是幾位商業價值最高的頭部演員的轉圈,那麼,《脫口秀大會》也只是完成一次次的重複,希望「李誕不拍燈」的下一次爭議不再是「KID們」。

「中產崛起」還是讓笑果文化和《脫口秀大會》擁有走下去的動力和可能性,而幸運的是,組成這種動力和可能性的演員不是少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2bc282b1d2fd8ca420c38bd8798b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