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宣布建立伊斯蘭酋長國,為什麼最慌的不是美國,而是印度?

2022-08-22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塔利班宣布建立伊斯蘭酋長國,為什麼最慌的不是美國,而是印度?

自塔利班占領喀布爾宣布建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後,世界各國的反應的都不一樣。美國人覺得這是自冷戰後,美國最失敗的一次,對拜登政府的作為非常不滿。

美國在阿富汗經營20年,花費了2萬億美元,結果倉皇而逃。很多國家評論說,這是美國霸權主義的終結。這不由得讓很多美國人,感到慌亂。

然而還有一個國家,比美國更慌亂,這個國家就是印度。在塔利班進入喀布爾後,就公開警告印度,不要試圖在阿富汗扮演軍事角色。

除此外,據印度媒體報道,塔利班對於想要撤離的印度人,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扣押。對於塔利班的行為,印度是選擇忍氣吞聲還是大膽站出來告訴塔利班,印度也是一個「強國」?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印度對於塔利班的態度。

印度和塔利班不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在塔利班第一次掌權後,印度與其他大國一樣,選擇不承認塔利班政權,這無可厚非。

然而在塔利班政權被美國趕下台後,印度覺得自己是南亞大國,所以積極參與阿富汗事務,推動阿富汗新政府的建立。在阿富汗新政府成立後,印度又積極與新政府高層來往,給予巨大援助。

在塔利班政權倒台後,印度首先在阿富汗的首都重開大使館,並在其他城市設立領事館。

2002年,阿富汗組建的過渡政府的領導人剛上台,就訪問了印度。

印度領導人當即宣布向阿富汗政府提供100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2005年,印度總理辛格不顧阿富汗時局動盪,堅持訪問阿富汗,公開給予阿富汗新政府支持。

六年以後,辛格又在阿富汗國會發表演講,承諾印度將給予阿富汗5億美元的援助。這一年,印度與阿富汗新政府關係密切,兩國簽署了《戰略夥伴協議》。

根據協議,兩國通過合作的形式來共同打擊恐怖主義。這裡必須提到的是,此時的塔利班已經被美國冠以恐怖主義的稱謂。所以兩國合作致力於打擊的恐怖主義主要指的就是塔利班。其次,在協議中,印度同意為阿富汗政府的安全部隊提供培訓、裝備等。

此後兩國政府關係更加親密。印度在2013年,承諾向阿富汗提供價值20億美元的建設資金援助,開始了印度在阿富汗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此時,在阿援助項目服務的印度人多達4000名,阿富汗成為印度最大的援助接受國。到了2020年時,印度已經在阿富汗投入了近30億美元,修建了大約400多個基礎設施項目。

印度此時已經成為在阿富汗極具影響力的國家。然而就在印度準備繼續增強在阿富汗的影響力時,美國宣布要與塔利班講和。

對於美國政府啟動與塔利班和談的事情,印度政府是頗為焦慮並持反對態度的。2020年2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出訪印度。

期間,印度總理莫迪不止一次向特朗普表示「不能任由塔利班在阿富汗行事,阿富汗過去19年取得的成果不能白費」。

只不過特朗普政府一直認為美國在阿富汗耽擱的太久,損失的太多,得到的太少,已經嚴重損失了美國的利益。

所以特朗普在和塔利班的和談中直接決定,美國將在和談後陸續從阿富汗撤軍。雖然美國撤軍決心已定,但印度仍然對阿富汗政府有著充足的信心。

2021年,印度開始積極幫助阿政府對抗塔利班。一方面向阿富汗政府軍運輸80噸彈藥,贈送大量飛機。

另一方面繼續根據戰略夥伴協議,幫助阿政府訓練士兵。然而還沒等印度政府進一步增加對阿政府的援助,塔利班就攻占了阿首都喀布爾,宣布建立伊斯蘭酋長國。

而此時印度國內仍然有150名正在訓練的阿富汗士兵,除此外,在塔利班占領的機場中,還停著很多印度援助的飛機。塔利班知道這些飛機,是用來對付誰的,印度也知道。

所以塔利班公開警告印度政府,不要試圖在阿富汗扮演軍事角色。這令印度開始慌了。不僅是因為印度與阿富汗政府軍的親密關係,還因為印度多年來在阿富汗的經營即將毀於一旦。

印度在塔利班政權第一次倒台後,就有了中亞發展戰略。在過去,印度一直想要繞開巴基斯坦,打通與中亞國家的聯繫。

所以塔利班倒台後,印度不惜花費眾多資金,幫助阿富汗政府修建公路,將阿富汗的主要城市連接起來,然後又將其中的一個城市與伊朗靠近阿富汗的一個城市連接起來。

這樣,印度就可以先通過海路到達印度在伊朗投資建造的查巴哈爾港口,然後從這裡,到達修建好的公路進入阿富汗,完成與阿富汗的經濟貿易。

以前雖然阿富汗局勢動盪,但在美國士兵和阿富汗政府的保護下,這條公路很少出現安全問題。

如今與印度有著敵對關係的塔利班掌握了阿富汗,印度再想安全通過這條路進入阿富汗,是相當困難的。這條公路的喪失,意味著印度中亞戰略的失敗。

除此外,印度慌亂的原因還在於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在過去一直與阿富汗塔利班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在塔利班第一次掌握阿富汗,建立伊斯蘭酋長國的時候,巴基斯坦是為數不多承認塔利班政權的國家,所以塔利班對於巴基斯坦一直充滿好感,再加上巴基斯坦的塔利班組織和阿富汗塔利班一直糾纏不清,兩者的關係可能超出印度的想像。

在此基礎上,巴基斯坦在塔利班掌控下的阿富汗就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在過去一直讓塔利班在印巴爭端中支持巴基斯坦。這讓印度在西北方的壓力,增加了很多。

最後,印度慌亂的原因是害怕阿富汗在塔利班的占領下,成為反印度極端勢力的溫床。

在印度政府看來,塔利班與「虔誠軍」等反印極端勢力關係密切。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塔利班剛剛成立時,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就曾發生過嚴重的動亂,印度政府一致認為這與塔利班和極端反印分子的親密關係有關。

現在,塔利班掌權阿富汗,很可能吸引一些反印極端組織,前往阿富汗。如果塔利班為這些極端分子提供生長空間,甚至軍事武器裝備。

而這些極端反印勢力壯大後,肯定會來到印度,對印度造成嚴重的破壞。

印度想要改變如今的局勢很難。原因在於,印度在阿富汗當前的國內勢力中,並沒有關係親密的盟友,所以可以說,印度在當前的阿富汗局勢中,已經失去了話語權,也就是主動權。

而根據印度和塔利班之間的關係來看,印度想要直接與塔利班對話,也是非常困難的。印度想要改變這一局勢,只能依靠美國的表態。然而根據目前美國的狀態,顯然是準備要徹底放棄對阿富汗的干涉。

雖然印度政府不斷和美國強調阿富汗的重要性,但美國政府一直都遵從「美國優先」的原則,並根據此原則,制定了撤軍的政策。

所以美國並不會顧及印度的利益訴求,再次干涉阿富汗局勢。因此印度在阿富汗的局勢上,只能是被動接受最後的結果。

或許對於印度來說,最好的做法,應該就是不斷關注阿富汗局勢的發展,然後制定相應的對策,來適應變化。

其次,印度要充分發揮作為一個地區大國應有的責任感,不要想著去干涉阿富汗的內政問題。

當然,印度也可以與阿富汗周邊國家,中國、巴基斯坦、俄羅斯、伊朗等地區國家保持及時溝通,推動阿富汗和平進程取得實質成果。

印度政府的選擇,基本如此。在塔利班宣布建國後,印度政府並未表態,對於很多媒體不斷報道的,關於塔利班扣押與在阿富汗印度人的新聞,印度政府也沒有表態,而是選擇沉默,似乎阿富汗的局勢變化與印度無關。

然而在莫迪最近的發言中,還是可以看出印度仍舊在防範阿富汗局勢的變化。

莫迪在發言中強調,印度應該防範恐怖主義和擴張主義。這裡說的恐怖主義應該就是指在塔利班掌權後,可能有所發展的極端反印勢力。

至於這裡說的擴張主義,很多分析認為,莫迪的言論應該是在指責中國。因為在去年,莫迪的言論中就已經不斷出現「擴張主義」這四個字,而根據「擴張主義」頻繁出現的時間,可以推斷莫迪就是在暗諷中國。

這兩年里,中印邊境一直出現摩擦,印度總是將摩擦的原因推在中國身上。而這一次莫迪在阿富汗局勢如此緊張時刻,仍繼續針對中國,不禁讓人十分費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232fa9339f270adc9196ac2dc0416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