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外長」博雷利要將巴勒斯坦國硬塞給以色列?當真沒讀過什麼書吧!

2024-01-21     新民周刊

原標題:歐盟「外長」博雷利要將巴勒斯坦國硬塞給以色列?當真沒讀過什麼書吧!

歐盟「外長」博雷利要將巴勒斯坦國硬塞給以色列?當真沒讀過什麼書吧!

至於巴拉多利德大學榮譽博士博雷利,最好去多讀讀書!

文 | 海上客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利表示,如有必要,國際社會可能需要從外部將巴勒斯坦國「強加」給以色列。

據參考消息轉引德新社的報道,博雷利是在1月19日於西班牙巴拉多利德大學獲得榮譽博士學位時,於演講階段如此說的。

博雷利在巴拉多利德大學獲得榮譽博士學位

海叔要說,榮譽博士也是一種博士。最最起碼,這個授予榮譽博士學位的活動是在高等學府進行的。更何況博雷利出身於西班牙,這是在祖國的高校里獲得學位,好歹該拿出點常識說話啊。

1

真是沒想到,博雷利能說這話!

要知道,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的衝突,並非2023年10月由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進行「阿克薩洪水」行動而起。以色列與阿拉伯人的衝突,起碼從二戰以後自歐洲等地「回到」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與當地阿拉伯人的衝突開始,距今近八十年矣!

歷次中東戰爭,殺得昏天黑地。直到「兩國方案」出台,以至20世紀90年代巴以雙方都有政治人物——諸如阿拉法特、拉賓等尋求和解之路,其著力點也是「兩國方案」。

如今,以國際社會而論,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在呼籲將「兩國方案」進行到底。

1月18日,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汗尤尼斯遭以色列空襲後升起濃煙 圖:新華社

對於巴勒斯坦方面來說,其當然希望按照聯合國1967年線來劃分巴以邊界。

可以色列不答應啊。發動對加沙襲擊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多次說,以色列不答應在加沙戰爭結束後建立一個與以色列並存的巴勒斯坦國。

問題在於,內塔尼亞胡是不是巴勒斯坦人?不是啊!

既然不是巴勒斯坦人,內塔尼亞胡有什麼權力阻撓巴勒斯坦建國?難道就因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接壤,且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之間,被以色列的領土所阻隔,且以色列蠶食了巴勒斯坦許多地方?

這不合理、

不公平、

不道義!

當地時間1月9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右)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聽聞美方告知以色列應避免襲擊加沙平民基礎設施 圖:東方IC

突然,博雷利冒出來了。真搞不懂他目前的職位到底是歐盟「外長」,還是以色列外長?究竟是誰的代言人?

博雷利大言不慚地說,「不應讓仇恨的螺旋繼續一代又一代旋轉」。海叔要說,他那榮譽博士帽上的麥穗倒是被旋轉了,可按照他的理論,讓以色列來在約旦河以西、地中海東岸之間建立一個國家,而其他人不得染指,能夠解決問題嗎?巴勒斯坦人的利益怎麼保障?難道沒看到目前以色列國內,擁有以色列國籍的巴勒斯坦人實際上是「三等公民」嗎?

也許有人會問,未來,以色列、巴勒斯坦是否有可能合併為一個國家?

海叔要說,當然有可能。未來還有可能世界大同呢!但是,在現階段,國際社會的總體認知、共識,就是「兩國方案」。如果博雷利當真認為還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當然有他表達的權利,但最好有富有邏輯的文章,在諸如聯合國會議等場合去闡述。在巴拉多利德大學譁眾取眾,毫無意義!

2

如何結束巴以衝突,或者說如何儘快結束此輪巴以衝突,確實是國際社會所關心之事。

1月18日,在加薩走廊南部城市拉法,一名受傷的男孩在哭泣 圖:新華社

新華社1月19日的一篇報道,引述了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指,一名未具名阿拉伯國家高級別官員稱,阿拉伯國家方面已與美國和歐洲多國商討上述方案,希望數周內公布方案,以結束巴以衝突,避免衝突外溢。

如果《金融時報》報道屬實,這確實是一件好事。畢竟看到了和平的曙光了。

且要看到,和平方案之促成,有歐洲國家的貢獻。不知道作為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是否知曉歐洲哪些國家參與了巴以衝突和平解決方案的商討?

歐盟以及其成員國在巴以衝突中到底什麼態度,是否一致?

如果他不知道,則無非有三種可能——

一種可能,參與方案商討的歐洲國家不是歐盟成員。實話說,這種可能性並不高。非歐盟的歐洲大國有哪些?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這兩個國家自己還在打仗呢!

還有一種可能,歐盟國家中的外長等等參與討論,而博雷利根本不知情。這種情況如果屬實,則博雷利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了。雖然在一些外交場合,有一些國家的外交官,包括媒體,稱呼博雷利為「歐盟外長」,實際上他只是歐盟這一國際組織的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手裡的實權,非常有限。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則是博雷利根本就是知曉歐洲一些國家的談判態度的。這時候,他在巴拉多利德大學的演講,就是在給有關方面施加壓力。

3

看上去,博雷利在巴拉多利德大學的演講,頂多證明了歐盟現在外事不決。

而實則,目前的歐盟還有不少內事不決!

當地時間1月17日,馮德萊恩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出席歐洲議會會議

比如歐盟要限制其成員國之一匈牙利的權力。

原因在於——在2023年12月中旬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否決了歐盟向烏克蘭提供500億歐元援助的決定。這似乎惹怒了歐盟之中甚至歐盟之外的一些「大佬」。據稱,2月1日,歐盟將再次舉行會議,對批准這一援助進行第二次嘗試。對此,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已經在2024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放言:「我個人的優先選項是在27個國家之間達成協議。如果不能,我們決心與26個國家達成協議。」

海叔要說,作為歐盟成員的匈牙利根據遊戲規則使用自己的權力,在俄烏衝突以來屢屢與歐盟之中甚至歐盟之外的一些「大佬」唱反調,於是,有人企圖不顧民主規則,而準備霸王硬上弓了。

馮德萊恩可以號稱撕破規則,可同樣已經是歐盟成員的斯洛伐克卻宣布,將支持匈牙利。這就有意思了——

1月16日,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右)與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出席聯合新聞發布會 圖:新華社

歐盟如果拋下匈牙利,則另一個「匈牙利」又冒出來。馮德萊恩的臉往哪兒掛呢?

且聽當地時間1月16日訪問匈牙利的斯洛伐克總理菲佐之言——

廢除成員國的否決權並在重要的安全和政治問題上引入「特定多數同意」決策機制將是「歐盟終結的開始」。匈牙利關於歐盟預算和對烏克蘭援助的建議「明智且合理」,斯洛伐克將支持這些建議。

如此看來,博雷利還是多關心關心歐盟是否會分裂,是否該繼續保持一個整體為好!至於以色列、巴勒斯坦之間的問題,最好還是提交聯合國討論。歐盟,沒有那個能力,也最好管好自己的官員不要到處大放厥詞!

至於巴拉多利德大學榮譽博士博雷利,最好去多讀讀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220b84b308630e4e0ee315aa50290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