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矽烷偶聯劑KH570濕法改性絹雲母的研究

2023-12-07     中國粉體技術網

原標題:【技術】矽烷偶聯劑KH570濕法改性絹雲母的研究

2024年粉體表面改性技術高級研修班將於2024年4月13日-14日在江蘇南京舉行,報名請關注V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涉及非金屬礦粉體企業:碳酸鈣,矽微粉,滑石,重晶石,矽灰石,高嶺土,膨潤土,白雲石,石灰石,矽灰粉,雲母,硅藻土,海泡石,電氣石等;功能性粉體企業:氫氧化鎂,氫氧化鋁,氧化鋁,鈦白粉,白炭黑,氧化鐵紅,珠光雲母,導熱填料,氧化鋅,粉煤灰,碳化矽,玻璃微珠,納米粉體等;藥劑和設備企業;粉體填料應用企業;其他需要粉體表面改性的企業。

偶聯劑是絹雲母表面改性中最常用的改性劑。偶聯劑具有兩種不同化學性質的官能團,其中一種官能團可與絹雲母表面基團形成化學鍵合,另一種官能團可與有機基體形成化學鍵合或物理纏繞,從而改善絹雲母在有機基體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

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KH570)屬於有機官能團矽烷偶聯劑,外觀為無色或微黃透明液體,易溶於乙醇、丙酮、甲苯等有機溶劑,水解產生甲醇,沸點255℃,閃點88℃,密度1.043~1.053g/cm3。KH570常被用作絹雲母、白炭黑、高嶺土和凹凸棒石等無機填料的表面改性劑,可以增加無機填料表面疏水性,改善其在有機基體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

Xiao等利用KH550、KH560、KH570等矽烷偶聯劑改性絹雲母,通過原位聚合法製備了聚醯亞胺/改性絹雲母復合材料,探究了矽烷偶聯劑改性絹雲母對聚醯亞胺復合材料形貌和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KH570改性絹雲母與聚醯亞胺基體之間相容性較好,聚醯亞胺/KH570改性絹雲母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耐熱性能和力學性能。

王曉艷等利用KH550、KH560以及KH570等矽烷偶聯劑對絹雲母進行表面改性,結果表明KH550和KH570的改性效果較佳,KH560改性效果相對較差,KH550與KH570復合改性的改性效果最好。

張震等人採用濕法工藝製備矽烷偶聯劑KH570改性絹雲母,並考察改性前後絹雲母的濁度、活化指數、接觸角以及吸油值等性能的變化情況。

1、KH570改性絹雲母的製備

將絹雲母置於真空乾燥箱中在80℃乾燥2h;稱取一定質量乾燥好的絹雲母,按照1:5的質量比添加去離子水,超聲分散30min;KH570按1:10的質量比與乙醇溶液混合後倒入三口燒瓶,在60℃下水解30min;將超聲分散後的絹雲母和水解後的KH570在三口燒瓶中混合均勻,然後使用恆溫磁力攪拌器在設定時間和溫度下進行濕法改性實驗;濕法改性結束後,將製備產物進行多次洗滌抽濾,真空乾燥至恆重,最終得到KH570改性絹雲母。

2、矽烷偶聯劑KH570表面改性絹雲母改性機理

如圖所示,KH570與少量水助劑發生水解反應,脫水縮合生成矽烷低聚物;矽烷低聚物與雲母表面羥基反應,脫水縮合生成矽氧鍵。

3、試驗結果

(1)KH570改性絹雲母的最佳工藝條件為:KH570用量1.5%、反應溫度60℃和反應時間2h,此時其濁度為587NTU,活化指數為80%,接觸角為50°,吸油值為46%。相比未改性絹雲母,KH570改性絹雲母的濁度提高了115%,活化指數提高了134%,接觸角提高了194%,吸油值提高了71%,疏水性和分散性提高。

(2)FT-IR分析表明,KH570與絹雲母表面羥基發生了偶聯反應,KH570引入絹雲母表面得到KH570改性絹雲母。

(3)雷射粒度分析和SEM分析表明,KH570改性絹雲母的平均粒徑變小,團聚現象減弱,分散更加均勻。

(4)XRD分析表明,KH570改性絹雲母並沒有改變絹雲母原本的晶體結構,但使其結晶度得到降低。

(5)TG分析表明,KH570改性絹雲母的表面KH570含量約為5%,耐熱溫度約為680℃,具有較好的熱加工性能、熱穩定性能和耐高溫性能。

資料來源:《張震,胡應模,龐寶寶,等.矽烷偶聯劑KH570表面改性絹雲母的製備與表征[J].化工新型材料,2022,50(S1):241-245+251》,由【粉體技術網】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21cfc5aa95ef6a1275494710a5913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