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雜談#
2023賀歲檔《滿江紅》做為開年歷史懸疑大片,上線以來,受到全國網友的追看和熱議,其情節疑竇叢生,邏輯褒貶不一,很多細節值得反覆推理復盤。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8個網紅問題,拋磚引玉哈。。。
1.孫鈞最後為什麼不帶走桃丫頭?
「你們兩個活不了,跟我走!」孫鈞最後帶走了將死的舊部。桃丫頭忠烈之後,父母雙亡,不帶走必死無疑;這一點,孫鈞不可能想不到。
以何立的人設,凡事以利益為中心,陰狠狡詐,滴水不漏;就算說桃丫頭的鐲子是他使計誆騙而來,故意摔碎逼張大就範,可也確實找不到留著這個被殺父弒母的仇女意義何在?殺之,輕巧如處理物件;留之,則無異於定時炸彈(十年後又是一個瑤琴)。所以,桃丫頭不死,與何立人設不符,劇中也並無任何一處顯示何立尚有人性。
小姑娘最後起誦《滿江紅》,目光堅定,神情自若,身陷囹圄毫無波瀾,應該已是幻象。(參考《叛逆者》大結局,林楠笙幻象朱怡貞的情節)。
結尾兩次復誦《滿江紅》,也是完美解決了替身的擔憂,「他們記不記得啊?」「我需要再背一遍嗎?」搞笑歸搞笑,確是《滿江紅》深入民心、千古傳誦體現。
2.何立如何知曉張大與瑤琴的關係?
櫻桃紅了的春天,桃丫頭帶著母親給的櫻桃,應該是在何立以她威脅劉喜時被何立發現;櫻桃輾轉到張大再到瑤琴手中(捨不得吃),直至最後綠珠搜身時,瑤琴將櫻桃一口呑下,足見其對櫻桃如視珍寶。一顆櫻桃將劉喜(桃丫頭)、張大、瑤琴串成了一條線。所以,張大是劉喜的同夥,瑤琴是張大的同夥和女人。
細心的觀眾也都看出了前後兩種櫻桃的不同,前者無把,後面有把。把者,柄也,劇中暗喻脅將秦檜的密信。第一次劉喜看到的櫻桃是無把的,喻指信失人亡;第二次張大得到的櫻桃是有把的,密信失而復得;第三次瑤琴吞掉的櫻桃也是有把的,與前處吞掉密信前後對仗。
3.郭京飛(飾角親兵營統領王彪)是演了個寂寞?
王彪,親兵營統領,出場不到5分鐘就被打更兵丁三旺以「莫須有」的拙劣證詞外加一枚偽造「小金人」的水貨道具成功陷害,副統領孫鈞在不問案件清紅皂白,不顧殺人滅口嚴重後果的情況下,一劍封喉結果了王彪,直接讓郭京飛領了盒飯。
手起刀落,震驚之餘頗感意外,為什麼?就因為被領導罵了句「走狗」???孫副統領,哪裡來的勇氣?!
那麼問題來了,「走狗」,誰的走狗?打(罵)狗還要看主人,什麼樣的背景又敢直接不給狗主人面子?「走狗」,當然是秦檜的走狗!王彪做為體制內高層,又能安插進秦檜的親兵營做到統帥位置,敢罵「狗」主人秦檜的,那就只能是當朝聖上宋高宗趙構。所以,王彪是趙構的人。
所以,趙構給了武義淳皇權象徵的「免死金牌」,也同步安排了重兵在握的王彪。後期,已經失去兵權控制的武大人,仍然敢用一塊金牌獨自起勢,最終丟了小命,只能說是「一蠢」到家。
所有合理的意想不到都是蓄謀已久。統領孫鈞雖算不上奸險狡詐,也絕非腦殼差電、情緒衝動的兵擼子,連張大都知道武義淳是武貴妃的「親戚」,孫鈞不可能不知道這層關係,也更明白王彪的存在對於秦檜的狹制。
抓住機會,公報私仇,果斷剷除丞相的「眼中釘」、「肉中刺」,看似出口惡氣的衝動,實則晉職上位的捷徑。
事實證明,判斷無誤。
4.何立怎麼會那麼不小心被瑤琴所殺?
何立,親兵府總管,腦力和手段最接近秦檜的第一人。一世「英明」,如何就能如此草率地死在一個弱女子手中?有觀眾看到此情節紛紛吐槽,大呼出戲,直言編劇強行寫死。
讓我們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下何總管。開局,以何立之口說出「凡是知道信的內容」、「凡是知道有信存在這個事的人都得死」!何立深諳秦檜的陰狠多疑,做為局中人,他早晚得死!正如孫鈞所言「不是死在秋凌渡會談之後,就是死在以後的某件事上」。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在努力地尋找自己能活下來的方法;是的,貴為何總管,他也只是想拚命活下去。終於,他找到了同樣必死無疑的瑤琴,瑤琴是惟一能夠證明秦檜私通金人的證據,也是惟一能夠保全性命的把柄。所以,以何立一切以個人生存利益為中心的認知和視角,瑤琴想要活命必須與他合作,他們是一條藤上的螞蚱,是世上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這是雙活的雙贏,畢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為重要。
所以,他放鬆了警惕,甚至為了討好瑤琴,答應了她去見張大的要求,後來又害怕時間太長意欲上前催促。可惜,他不知道瑤琴根本不想活,他更不知道世上還有比命更重要的東西。
當然,這次何總管還是一如既往地使用了生死道具,一次機會,紅藍單選。讓他沒想到的是瑤琴參透了鬼刀秘密,紅藍共選,才能殺人。
所以,何立死在了過於自負,或者說是認知盲區。這一點,最後秦檜對他也有點晴的判詞。
5.替身為什麼要自殺?
孫鈞用刀抵住替身逼背《滿江紅》,替身為了活命全文領誦;事後,孫鈞並未手刃替身,反是替身主動送死,到底想死還是想活?
應該說,替身也是人,是有思想、有立場的漢人,他代替秦檜目睹了岳飛的大義慘死,親見了可歌可泣的鵬舉遺言,多少次驚魂不定、多少次午夜夢回,《滿江紅》早已是滾瓜爛熟、深入骨血,無時無刻不在敲打著他質數不多的人性與良知。
從內心講,他也希望能把岳飛的故事傳承下去,想讓世上能有《滿江紅》。可是,他做不了自己(包括外在的壓迫和內在的慫庸)!他只能私下地傳播岳飛遺言的小道消息,也只能吊線木偶一樣參與著這場血腥廝殺!
終於,機會來了!孫鈞用刀架住了他的脖子,不背,被孫鈞砍死;背,被秦檜殺死;左右都是死,不如做自己,所以才有了「秦檜」高潮版《滿江紅》!此處也許替身想說的是,「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的血也是熱的」!
初次看到此處,也是一邊激動、一邊疑惑,讓秦檜背誦岳飛詞,還「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這麼大的歷史反轉,估計也只有張藝謀能有這樣大的腦洞。
6.在牢房,張大、孫鈞2V1,在樓上,孫鈞1V2;同樣是刀架到秦檜脖子上逼背《滿江紅》,為何先不動手後動手?
因為,根本不可能。
不可能的並不是雙方人數多少與武力高下,也不單單是孫鈞的個人生死,而是《滿江紅》能否流傳下來的千秋偉業。
腦補一下,牢房內孫鈞結果了藍玉,用刀脅持秦檜出來,逼迫秦檜當場誦讀(場面尷尬。。。),眾目之下脅持丞相,估計不會全軍復誦,而是全軍護駕!或可命人取紙墨記錄(各種不妥。。。),且強逼之下詩詞真假必受質詬。以當時情形,孫鈞以一抵萬,腹背受敵,結局必定萬箭穿心,最多與「秦檜」以命抵命。
對的,此處「秦檜」並非真身,而是替身!真正的丞相仍在高樓之上,留下綠珠就是保護真身(替身不用留人保護)。
所以,在牢房處動手,張大死、孫鈞死、替身死,《滿江紅》直接失傳(劇終)。
7.信。到底有沒有信?信里說了什麼,秦檜為什麼把信看得那麼重?為什麼知道信的局中人都要死?
信,肯定是有。以當時的通訊科技水平,兩國高層秘密會晤是非常麻煩的大事件。金國使官不可能凈身人過來,必定帶來了金兀朮(完顏宗弼)的手諭及金對於兩國局勢的主張。
以當時的情境,金與(南)宋的矛盾,(重點)宋高宗趙構的猜忌,朝中以韓世忠為首的群臣黨爭,更有廣大愛國民眾的國讎家恨,秦檜已然是峰口浪尖上的小丑,高處不勝寒。貴為權臣,每日不得不全衡、拿捏和計算自己狹縫中生存的最大面積(點贊雷佳音滿屏的壓迫感)。
所以,金對(南)宋的狹制,是秦檜必須要爭取的外援力量;換句話說,金是秦檜更高層的天線領導。信代表金國的態度,是保命的符。所以,秦檜必須在第一時間拿到信的內容,才有可能把控局勢,相機而動。
本來,單知道有信這個事並非多大秘密,可使官不是「沒見到」「被強匪綁殺了」嘛,所以,信就應該沒有(張大獻計)。至於信的內容更與其他人無關,無論總管還是統領,都是打工的,上不了軍國機要那個檔次。知道等於揭了(趙構)秦檜的底牌,百害而無一利,什麼都不知道才是保命的剛需。
8.為什麼大家都會覺得情節反轉,邏輯混亂?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場局?
因為,他們只有目標,沒有計劃。
他們的目標:第1步,殺死金人使官,拿到密信;第2步,用密信脅迫秦檜,逼背《滿江紅》,並世代流傳下去。簡單說,以信換詩,以命抵命。
至於其中的步驟、進度、細節、收尾。。。十萬個怎麼辦,都沒有計劃、也沒法計劃。所有一切只能是上步看下步,反轉再反轉,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
張大們,一個底層的效用兵、一個更夫、一個馬夫,外加三個臨時起義加塞進來的舞姬,這就是他們全部的陣容和資源;對方老謀深算的秦檜、陰狠狡詐的何立、皇權臥底的武義淳(一蠢),還有親兵營的各統領們,哪一個不是重權在握外加800個心眼子的大人物(武大人估計250個,哈哈哈哈)。
天使神差,陰差陽錯,太多的人物、情節、變數、意外穿織進來,突發的手起刀落,兀轉的一劍封喉。。。,每個人都不可能預算到自己何時死、死於何處、何因、何果(第一次抽長短麥杆時,沒有孫鈞臨門一腳,張大早已身首異處)。他們有的只能是以命設局、見招拆招。
然而,這一切又恰恰是有意無意、雜亂有章。正方張大、劉喜、丁三旺以及瑤琴和她的兩姐妹柳燕、青梅;反派何立、武義淳、王彪、鄭萬以及秦檜的兩個女保嫖綠珠、藍玉;雙方數量對仗、勢均力敵!這是小人物的勝利,是向死而生、捨生取義的勝利!
然而,這一切又剛剛好險象環生、環環相扣。從開始的丁三旺、劉喜,到後來的瑤琴、張大;倒數第二棒,孫鈞;最後一棒,替身。至此,看似不可能的目標全部實現,而且實現地感天動地、氣壯山河!這是家國情懷盡忠報國的民意,更是岳飛精神世代傳承的天命!
最後,還有一個小彩旦[煙花][煙花][煙花]
丞相一直咳咳咳咳。。。不是因為陽了,而是不能生育(參考中醫的說法)。。。是不是驚喜又意外。
笑到最後,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