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速評 | 《奇蹟》:春節檔不會出錯的選擇

2022-02-03   南都娛樂周刊

原標題:春節檔速評 | 《奇蹟》:春節檔不會出錯的選擇

本文原創自微信公眾號「南都娛樂」,微信號:nanduent

主旋律、現實主義與商業類型片的一次成功結合,在本次春節檔中也是穩紮穩打的「優等生」

春節檔影評系《奇蹟•笨小孩》

2018年上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擁有許多光環:豆瓣9.0、超30億的票房、力奪「三金」獎項。作為該片導演文牧野的第二部長篇作品,《奇蹟•笨小孩》算是接住了期待:現實主義與類型片的結合,喜劇元素的加入,對底層人物的展現和關照……這讓其成為本次春節檔中不會出錯的一個選擇。但另一方面,它在主題內核、人物塑造上的缺憾,也使其難以複製前者的現象級成功。

《我不是藥神》的一次延續

《奇蹟•笨小孩》講述的故事非常簡單:二十歲的深圳打工仔景浩,本以經營手機維修店為生,因迫於籌集妹妹的手術費而不得不重新創業。為了在規定時間內拆解出一批手機零件並確保其通過質檢,他開廠、僱人,甚至拼上性命打工掙錢、保住貨品,最終克服了種種困難,獲得圓滿結局。

乍一看,這似乎是個「成功學」氣息濃厚的勵志故事,表達的是「愛拼才會贏」的草根精神,實在算不上新鮮。好在講述故事的手法較為精巧,引人入勝的同時避免了濫俗的廉價感,將主旋律、現實主義與類型片三者做了比較好的融合。

導演文牧野的風格明顯,《奇蹟•笨小孩》(以下簡稱《奇蹟》)具有許多與《我不是藥神》(以下簡稱《藥神》)類似的特質:一是小人物干大事的設定,徐崢從印度神油店老闆成為救無數人性命的「藥神」,易烊千璽飾演的景浩則是一名輟學打工仔創業做廠長,最後更是逆襲成CEO。

易烊千璽的表演無疑是在水準之上的,可以說比《送你一朵小紅花》里自閉的韋一航更加自然。他塑造落魄形象真實可信、不令觀眾們出戲,前半段雖然面臨生存壓力,但眼中有光、手裡有力,為了完成目標,他忽悠得了債主、趕得上火車、打動得了總裁。

後半段的境況越發窘迫,他也表現出了人在真正山窮水盡時,那種連尊嚴也成為奢侈的無奈,連哭泣都是無聲的心酸。最初昂揚的鬥志被現實一步步打擊至崩塌,直到周圍人釋放的巨大善意又讓他重拾信心,易烊千璽的處理可謂精準而富有層次。

該片與《藥神》的「形似」之處還在於,主角群是由邊緣人物組建成的一支小團隊,底層群像由此展現。《藥神》中主要是一群病友,《奇蹟》里則是一群「死活也找不到工作」的人:他們有的聽力受到損傷,有的出獄後沒人敢用,在網吧里渾渾噩噩,有的在養老院裡無事可干……

這一群人的集合是現實主義的閃光,同時也為作品增添了喜劇色彩與溫情時刻。片中男主角穿梭在城市中趕往火車站、與罪犯搏鬥搶回貨品的場面也拍得驚險刺激,保證了影片的商業性和可看度。片中還有不少「高光配角」:詠梅飾演的景浩母親、章宇飾演的看似兇狠其實善良的保潔隊長、田壯壯飾演的孫爺爺,王傳君飾演的冷漠白領,他們的表演都為作品大大加分。

陳舊單薄的主題挖掘

然而較為遺憾的是,《奇蹟》比起《藥神》亦不乏差距。其中比較明顯的一點是抒情段落的拖沓感,比如「奇蹟小分隊」中的網吧少年劉恆志結婚的那場戲篇幅過長,柔光、慢鏡頭加BGM的情緒渲染多少有些冗餘。

其次是主題內核略顯單薄。無論是房租、廠租還是水電費,景浩創業路上遇到種種困難都可以概括為兩個字「沒錢」,無論是趕火車、追罪犯,他解決問題的唯一答案是「拚命」,「創業」這件事似乎被簡化為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體力遊戲。「英雄不問出處,只要肯干就是贏家」,這樣的主題表達似乎沒什麼毛病,但也確實陳舊,我們仍期待更深、更新的挖掘。

最後在人物塑造上,無論是主角景浩還是小分隊里的其他配角,成長弧光都缺乏驚喜。《藥神》中的程勇經歷從「掙錢」到「救世」的精神遞進,並引發對善惡的探討。但《奇蹟》捨棄了這種立體的複雜,幾乎全員統一的積極、溫良。唯一與景浩發生過衝突的工人「追風少年」,也在那場合家歡的婚禮上與其迅速和好,這讓群像的刻畫止步於一種表面的和美。

但總體來說,《奇蹟•笨小孩》是瑕不掩瑜的,它是主旋律、現實主義與商業類型片的一次成功結合,在本次春節檔中也是穩紮穩打的「優等生」。中國電影需要更多《奇蹟》,才會有更多奇蹟。

本刊綜合評分:

想和小編真人聊天,請加微信號:iamxingxingjie2,歡迎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