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媽媽生的,爸爸卻「產後抑鬱」,男人也會抑鬱可不是開玩笑

2022-03-17     孕育島

原標題:孩子是媽媽生的,爸爸卻「產後抑鬱」,男人也會抑鬱可不是開玩笑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女性才會患上「產後抑鬱」,但實際上,產後抑鬱並不是產後媽媽的專屬,爸爸們也有患上產後抑鬱的風險。

孩子是媽媽生的,爸爸卻產後抑鬱了

最近,朋友大壯狀態明顯不對,整個人都「emo」了。後來經過和他聊天,大家才發現其中的原因。

原來,大壯家的娃去年出生了,不過因為有丈母娘照顧孩子,夫妻倆也沒覺得娃有多難帶。而最近疫情的反覆,讓丈母娘隔離在家裡,夫妻倆沒辦法,只能自己動手帶娃。

經過和老婆的一番研究,決定要大壯肩負起帶娃的責任,本以為6個月的小娃娃十分好帶,但沒想到直接給大壯這位新手寶爸弄「抑鬱」了。

寶寶的睡眠比較淺,常常是有點聲音就醒來哇哇大哭,於是大壯總是提心弔膽地聽寶寶的哭聲,甚至都出現幻聽了。寶寶的拉了、尿了、餓了、渴了等,一言不合就大哭,而大壯也是手忙腳亂,根據孩子的變化而變化。

一段時間下來,這種高度無序的生活讓大壯覺得帶孩子比工作難多了,甚至覺得特別累,並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心理上的累,整個人更是一種充滿負能量的狀態。

產後抑鬱不再是女性專屬,男性也會產後抑鬱

研究表明:初為人父的爸爸和媽媽一樣,在孩子出生後都有可能患產後抑鬱,數據顯示:有21%的新手寶爸們,都曾經歷過產後抑鬱,其中以年輕爸爸(平均年齡25歲)患產後抑鬱的風險更高。

新手寶爸患上產後抑鬱的機率雖然比媽媽要低,但也是不能忽視的,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了孩子後,丈夫的脾氣變得急躁、夫妻感情不如以前,對孩子的熱情也不高,先別緊張,並不是丈夫不愛你了,很可能是產後抑鬱在作怪。

要說寶媽產後抑鬱,那是因為分娩經歷了巨大痛苦,還有懷孕期間的激素水平過高,心思敏感,再加上周圍人的不公平對待,導致寶媽在產後很容易陷入抑鬱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那么爸爸又是因為什麼會得產後抑鬱呢?

產後寶爸也會抑鬱,病源主要來自這3個方面

1)經濟壓力

很多家庭從女性懷孕開始,賺錢的壓力就轉移到了丈夫一個人的身上。而從孕期開始,產檢的費用、分娩的費用以及寶寶出生後的奶粉錢、尿不濕錢,加在一起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而家庭中只有爸爸一個人有經濟來源,這些壓力都壓在爸爸身上,很容易焦慮不安,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怎麼賺錢。

2)作息時間被影響

有了孩子之後,爸爸雖然要承擔起賺錢的義務,同時也要分擔媽媽育兒的工作,很多爸爸白天辛苦工作一天,晚上可能還要起夜喂奶、換尿布,甚至總是被寶寶的哭聲吵醒。

以至於白天精神不足,上班昏昏欲睡,而人在這樣的情況惡性循環,狀態是十分不好的,但又因為自己是家裡的頂樑柱,即使是精神力都消耗殆盡,也無處發泄。久而久之在情緒上,就會表現得十分消極。

3)夫妻關係的轉變

當一個家庭有了新生命的加入,人們往往會把目光聚焦到初生寶寶身上,有了孩子後,媽媽的時間和精力很大一部分也會轉移到寶寶身上,甚至有時候還會忽略丈夫。妻子對自己的漠不關心,也會讓丈夫覺得異常壓抑。

如果妻子再因為產後激素等方面的原因而疑神疑鬼或者脾氣很差,那麼家裡的矛盾就會劇增。丈夫每天在這樣的環境中,也會變得越來越抑鬱和沉默。

新手寶爸如何預防產後抑鬱?

作為家裡的「頂樑柱」,寶爸肩上的壓力不容小覷,面對新生寶寶,他們和媽媽一樣,會出生抑鬱、狂躁、焦慮等情緒。那麼如何避免這類情緒的出現呢?

  • 學習生育教育知識:在妻子懷孕期間,寶爸可以和妻子一起學習,了解產後調整方面的知識,為做父母做好心理準備;
  • 主動找人傾訴:雖然男性不會像女性一樣願意主動和朋友分享情感話題,但如果有親子困惑,和親人傾訴也會一個不錯的選擇;
  • 適當地鍛鍊:適當的運動對釋放壓力和放鬆心情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而且健康的身體對於心理精神也有促進作用。

小島想說:

世界上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的,所以在準備要孩子之前,儘量要讓自己從經濟、心理、健康上都有充分的準備,而且在愛孩子之前,也要學會先愛自己和彼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0a2f6cee86ccf58e892a9a224da12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