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愛凌家庭背景曝光,網友:有這樣的媽,難怪了!

2022-02-10     凱叔講故事

原標題:谷愛凌家庭背景曝光,網友:有這樣的媽,難怪了!

作者 | 桑榆晚

這兩天網上流傳了一張圖:

沒錯,說的就是谷愛凌。

3歲滑雪,9歲拿到全美少年組冠軍,金牌拿到手軟;從小還是學霸,以接近滿分的成績被史丹福大學錄取。

閃閃發光的履歷,還有如此不一般的家庭背景。

任誰都要說一句:這人生開掛了!

就在兩天前,她剛剛完成世界最高難度——空中轉體1620度,成功逆轉,拿到冠軍。

起勢,旋轉,翻騰,落地。

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

誰能料到呢?這還是她不太擅長的項目。

谷愛凌是真厲害,可是看了她的採訪和經歷,才發現一個「隱藏大佬」

——谷愛凌的媽媽。

谷愛凌的媽媽,才是媽媽屆的「天花板」。

谷愛凌最大的特點就是:對自己要求特別高。

別人4年的課程,她擠時間用3年完成;

媽媽說不用考名校,她一定要考上史丹福;

大跳台第三跳超高難度的 1620,媽媽擔心她的安全,讓她選擇難度小的動作,谷愛凌還是選擇了挑戰,而且成功了。

一個有自驅力的孩子,是很難不成功的。這一點,媽媽谷燕的教育方式功不可沒。

谷愛凌媽媽谷燕:

「北京大學高才生,著名生物學家、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專家之一——沈同教授的關門弟子;22歲赴美留學,獲奧本大學全額獎學金,生物學碩士;曾任美國洛克菲勒大學醫學院生物遺傳實驗室主管;後又就讀於美國史丹福大學,獲工商行政管理(MBA)碩士學位。」

比起這些頭銜,谷燕更喜歡的身份是——谷愛凌的媽媽。

谷愛凌是單親,媽媽和姥姥是陪伴她最多的人。

即使工作很忙,但對谷愛凌的教育,她把它作為一生的事業來看待。

為了給谷愛凌培養一個可以陪伴終身的興趣愛好,媽媽的做法是:給她提供選擇,然後「放養」,讓孩子自己拿主意。

從3歲起,谷愛凌就對滑雪展現出極佳的天賦。

媽媽並沒有早早把孩子丟向滑雪場,而是讓她嘗試更多可能。

騎馬、滑雪、射箭、足球、芭蕾舞、鋼琴……她都會帶孩子去試試。

車上帶著不同的衣服,輾轉於不同的興趣班。

言傳不如身教,媽媽喜歡滑雪,還去做了兼職滑雪教練。小愛凌從小看著媽媽滑雪時酷颯的樣子,耳濡目染,也愛上了滑雪。

谷愛凌說她很幸運,媽媽在小時候讓她接觸到了不同的東西,她最後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自由式滑雪。

興趣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堅持一件事情需要克服惰性。

從3歲開始,每年冬天的滑雪季,一到周末和節假日,媽媽帶著她來來回回跑同一條公路,這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雖然忙碌,但媽媽從來不覺得疲憊,對於媽媽而言,「為了女兒的未來,這只是微不足道的付出。」

讓孩子自己選擇,讓她為自己負責,陪她堅持,到體驗成功的喜悅,從體育運動中獲得快樂,是谷燕的教育理念。

連谷愛凌自己也說,她不是為了比賽才滑雪,不是為了上名校才學習。

因為喜歡,就去嘗試;因為獲得成就感,就更喜歡。

這就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是一種更加高級的快樂。

對於女兒的教育,谷愛凌媽媽貫徹了一個教育理念——信任

她不會給孩子設置任務,必須要做到什麼程度。

因為不是強迫著學習,谷愛凌對自己的選擇都表現出很大的興趣,並且總是要做到最好。

大跳台決賽超高難度的動作1620,也是谷愛凌自己做出的決定。

媽媽建議她做難度小一點的動作,力爭銀牌。

谷愛凌說,自己要做最難的。

媽媽沒有據理力爭,更沒有強求女兒聽從自己的意見。她只是說:「OK,這是你的比賽,那就好好享受它。」

媽媽願意給予孩子最大的信任。

當女兒決定要挑戰自我時,媽媽又馬上選擇鼓勵孩子:

「你肯定能做成,這個動作對你來說不難。」

在學習上,谷愛凌背負著全家都是名校的壓力。媽媽告訴她:

「你不必需要上史丹福,更重要的是,一輩子都不放棄學習。」

當谷愛凌因為失敗而苦惱時,媽媽的看法是:

「人無完人,我就要愛凌不要做完人,因為根本不存在。」

谷愛凌:「我想在冬奧會上用中文感謝大家。」

媽媽的回覆是:「那你首先得能去,第二還得獲獎,獲了獎人家可能來採訪你,你才有機會用中文感謝大家。」

谷愛凌:「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媽媽的回覆非常暖心:

沒有任何成功是可以僅憑天賦達到,不可否認,擁有一個好的出身當然是巨大的助力。

可以給孩子創造這麼好的條件學習,可以擁有中美兩國的教育背景,這都是普通人學不來的。

但是讓谷愛凌閃閃發光的不僅是成績,還有她的人格:

堅持不放棄、敢於嘗試、對自己嚴格要求;

樂觀、開朗,有自己的人生追求;

自由、豐富、快樂;

沒有考試第一,也沒有比賽第一,而是把努力變成一種習慣,把成功變成自然而然的結果……

放到一個普通女孩上,這些依然是像金子一樣美好的品質。

在這些品質背後,是一個媽媽的格局、眼界,潤物細無聲的愛和溫柔,也是數十年的陪伴,用心良苦。

願我們的女孩,像谷愛凌一樣,擁有美麗的心靈和鋪滿鮮花的未來~

— End ——

作者:桑榆晚,撰稿人。理智且文藝,用文字陪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007890d0a81a2e56b4679ae5c5f3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