犧牲50多人殲滅日偽近千,1944年新四軍的車橋戰役是怎麼打的?

2019-10-04     國史拾遺

抗日戰爭期間,我黨的紅軍主力部隊被改編成了新四軍和八路軍,這兩支部隊在敵占區攪得日軍不得安寧,殲滅大批敵人(抗戰期間,日軍在中國內地戰死人數大約是45萬左右,大概15萬人被我黨領導的軍隊擊斃),並且極大提升了日軍對占領區的占領成本,使得日軍深陷泥潭,始終無法在占領區實現穩固統治,最終拖得民窮財盡…

大家對八路軍更熟悉一點,畢竟八路軍規模更大,雖然也是以游擊戰為主,但也有過百團大戰、七更村、平型關等規模較大的戰役。但新四軍大家相對就不怎麼熟悉 了,大家可能想不出新四軍的什麼經典的打擊日偽的戰役。當然,客觀上來說,新四軍規模小,敵偽頑勢力大,所以新四軍想像八路軍那樣展現確實更困難,但新四軍的漂亮仗其實也不少,這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車橋戰役。

車橋戰役,自1944年3月5日發起,至3月7日結束;新四軍取得全面勝利,擊斃日軍441人,俘虜24人;偽軍被擊斃315人,俘虜168人;我新四軍則僅有54人犧牲,180多人負傷。

從傷亡比來看,這一仗可以說是打得十分漂亮了,此戰我軍的指揮員是誰呢?總指揮是我軍著名戰將粟裕!

粟裕將軍

咱們來看看這一仗是怎麼打的吧,車橋是一個鎮子,位於江蘇省淮安城東南10餘公里,鎮子很大,這裡是聯繫蘇中與蘇北的樞紐,在1941年已是國民黨江蘇省政府所在地(當時江蘇淪陷大半),1943年2月被日軍占領,成為日軍重要的基地以及日軍第64師團(師團部駐揚州)和第65師團(師團部駐徐州)的結合部。日軍以車橋為中心,建有十餘處據點,常駐日軍一個小隊40餘人和偽軍一個大隊500餘人,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據點。

1943年6月23日,粟裕(時任新四軍一師師長)奉命前往新四軍軍部所在地黃花塘參加會議、彙報工作。粟裕有意識地選擇路線,對沿途地形、敵情進行實地調查,初步有了發動車橋戰役的計劃。

而到了1944年,日軍形勢不好,因為要打通交通線,所以日軍陸續往南線增兵,蘇中地區兵力不足,被迫收縮勢力。新四軍經過開會討論,決定打車橋,這樣可以擴大蘇中、蘇北、淮南、淮北4塊根據地之間的聯繫。

車橋戰役前的3月3日,新四軍還在南線東台三倉地區進行了牽製作戰,麻痹了敵軍,加強了車橋戰役的突然性。

3月5日凌晨1時50分,新四軍第1師兼蘇中軍區以三個主力團和地方武裝發起車橋戰役。新四軍一邊攻堅,一邊打援,穿過日軍外圍據點之間的空隙,首先進攻車橋日軍據點。由於新四軍的打擊具有很強的突然性,敵方措手不及,全線被動。當日中午,新四軍乾淨利落地控制了車橋,日軍一個小隊大部被殲,加入新四軍的日本上等兵松野覺勸降殘敵之時壯烈犧牲,偽軍更不必說,全部被殲滅或俘虜。

新四軍在車橋戰役戰場上

打到這裡,可以說是完成了一個乾淨漂亮的突擊戰,但這還沒完,關鍵是如何打擊日軍後續力量。當天下午,淮陰、淮安、漣水等地日軍、偽軍共700餘人,分批在淮安集結,乘汽車向車橋增援。

但他們受到新四軍阻擊部隊的頑強阻擊,被地雷炸翻一陣後,又被我軍阻擊部隊的突擊殺傷一部,後來新四軍又從側後出擊,敵軍被分割成三片,極為狼狽。3月7日,困守車橋的少數殘敵逃走,新四軍取得勝利,戰役順利結束。

同時,在車橋戰役過程中,新四軍第三師一部攻克漣水、車橋之間的朱圩子據點,殲滅偽軍300餘人。

之後,新四軍趁勝追擊,擴大戰果,至13日,收復涇口、曹甸鎮等據點10餘處,使淮安、寶應以東地區獲得解放。

如此大規模的攻勢作戰,在蘇中抗日游擊戰爭中是沒有先例的,新四軍以極小的代價殲滅日偽軍近千人,光是擊斃的日軍就達到441人,可以說是極大的勝利。此役打通了蘇中、蘇北、淮南與淮北地區的戰略聯繫,打亂了日偽「清鄉」、「屯墾」計劃,鞏固和擴大了蘇中抗日根據地,實現了蘇中抗戰形勢的根本好轉。之後,新四軍繼續向日軍發起進攻,又陸續發起了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進一步打擊了在蘇中的日軍和偽軍。

車橋戰役的捷報傳到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社論祝賀勝利。新華社向全國播發了新四軍收復車橋的消息,讚揚新四軍打了一個「大殲滅戰」。粟裕評價車橋戰役是蘇中抗日鬥爭形勢的轉折。

作者:雲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92lm0BMH2_cNUgfC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