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版《獅子王》對於90年代出生我來說,有一種獨特的意義所在。
壯闊磅礴的非洲草原風光,直擊人心的配樂,在加上血肉生動的動物形象,和一個曲折虐心的故事,在那個年代的電影院中,悶熱潮濕空間,直接給了我內心重重的一擊。
原來迪士尼的動畫片,能夠塑造一個世界,恩怨情仇,歡樂生活,成長之痛,信仰決心都在其中,精彩絕倫。
獅子王木法沙和小獅子辛巴的故事,成了那個年代每個孩子都喜歡的童話。
而動畫版也以9.0的高分穩列豆瓣TOP250。
聽聞CG版《獅子王》要上映的消息時,第一反應是雀躍的,童年時情愫和記憶統統都涌了上來,而如此真實的木法沙和辛巴,丁滿和彭彭,充滿野心的刀疤……
父與子的情義,家與過的斷舍離等等,糅合在一處,又會有怎樣的在化學反應?
如今再看,是否能再度找回曾經的震撼?
電影上映,評論褒貶不一。
「在大型山水實景秀《印象·非洲》里,有著一隻會唱轉音的碧昂獅……」
「動物們變真了,卻不生動了,完全看不出他們的情緒,多少一些顧此失彼的遺憾吧。」
「熟悉的旋律和味道,逼真度、還原度已登峰造極,情感內核無縫延續,然而真人版永遠的短板,就是沒法擁有動畫版的絢爛多彩和天馬行空……」
短短几天,十萬人評分,7.4分的分數差強人意。
要知道,《獅子王》的受眾,幾乎是包括了兩代人,當動畫版和CG版碰撞,有的人看得是逼真的特效,而有的人,始終想要追求曾經的那份震撼和生動。
而看完《獅子王》後的我,走出影院,確實難以找到當年的天馬行空之感,當辛巴的模樣出現在大熒幕上時,可愛軟萌是真,但距離感也確實是真。
不管是辛巴,亦或是強大的木法沙,還是那個始終活在陰暗的刀疤,當這些經典角色從動畫過度到真實時,卻給了我一度的恍惚感。
尤其是歡樂二人組,說著「Hakunna Matata」的彭彭和丁滿,突然真實出現時,那種錯位感更加強烈。
CG版的故事內容和動畫版無異,反而更加重了關於生命和責任的強化,影廳中的小孩看的樂開了花,但把他們毫無情感的放在一起,到底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販賣情懷,一時間,答案難以消化。
誠然,CG版的真實已無需贅述,評論也不像某些影評人說的那般不堪,而對於深愛《獅子王》的我來說,只能將CG版當做另外一個關於獅子的故事。
這其中有厚重的非洲草原風情,也有陰謀詭計的滋生,都有小獅子跟隨著狐獴和土豬在世外桃源找尋生命真諦的快樂。
CG版《獅子王》的受眾,其實也包含了當下的孩童,他們對於新版的理解和震撼,或許和24年的孩童相比,又會有另一番感悟。
無論如何,希望迪士尼在不斷翻新的路上,也不要停止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