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概況

2019-04-23     旭東讀史

北戴河區,秦皇島市轄區,因著名海濱景區、世界著名觀鳥聖地北戴河而得名,北鄰撫寧區,東鄰海港區,南依北戴河新區。北戴河區是中國四大別墅區之一,中國規模最大的休養療養基地和會議培訓中心。

北戴河區早在1898年就被清政府闢為「允中外人士雜居」的避暑區。自20世紀50年代起,黨和國家領導人暑期在北戴河辦公、休息。北戴河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度假勝地,擁有海洋、森林、濕地三個主要的生態系統有聯峰山、鴿子窩、中海灘三大風景群組等40餘處景觀。[1]

北戴河是國家級園林城市,城市綠化覆蓋率57.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53.33平方米,每立方厘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最高可達15000個,是一般城市的20倍,被譽為「天然氧吧」。北戴河是世界著名的觀鳥勝地之一,已發現鳥類451種,被譽為「觀鳥的麥加」。

位置境域

北戴河位於河北省東北部,它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渤海灣北岸中部。地理坐標處北緯39°47′48″―39°53′17″,東經119°24′08″―119°31′58″。西距首都北京279公里,北距瀋陽市392公里、錦州市197公里。東距大連市209公里、秦皇島港18公里、山海關機場25公里。東北與秦皇島市海港區毗鄰,西部、西北部與撫寧區接壤,東、南面臨渤海灣。東西長11.2公里,南北寬10.15公里,總面積122.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北戴河地質構造複雜,具有剝蝕平原、海積平原、低山區等多樣性的地貌類型。

氣候

北戴河地處中緯暖溫帶,屬半濕潤、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受中國東部沿海季風環流的影響,海洋性特徵明顯,多風、濕度大、雨量適中,四季分明,春溫、夏涼、秋暖、冬寒。年平均日照時間在2700―2850小時之間;年平均氣溫8.8―11.3℃之間;盛夏日平均氣溫22―25℃之間;年平均降水量650―750毫米。由於瀕臨渤海,空氣溫度較大,年平均濕度65%左右;全年以偏西風為最多,春季風速最大,有風無塵,秋季次之,盛夏平均風速較小。北戴河的空氣清新,富含負氧離子,全年日照充足,氣壓穩定,氣候十分宜人。

水系

北戴河區

北戴河境內的戴河和新河兩條河流分別在西部和東部入海。戴河古稱渝水,遼、明、清時稱渝河,清光緒年間改為戴家河,後簡稱戴河。戴河上有三源,東源為沙河,發源於撫寧區螞蟻溝村;西源主流為西戴河,發源於撫寧區北車廠;西源支流名為渝河,發源於撫寧區聶口北。戴河在河東寨村西南注入渤海,全長35公里,流域總面積290平方公里,流經北戴河區13公里,北戴河境內流域面積32平方公里。新河發源於撫寧縣棲雲寺山東麓,流經甘各莊、蔡各莊,從赤土山北入海。全長15公里,14公里流經北戴河區,總流域面積為77.5平方公里。

北戴河境內分布著豐富的植物資源和動物資源。植物有海生植物、入藥植物、木本植物。海生植物常見的有海白菜、龍鬚菜、昆布、海菊花等;入藥植物主要有麻黃、防風、蒼耳子、薄荷等210種;木本植物46科188個品種,主要有油松、刺槐、楊、柳、櫟等,較為珍稀的桑橙、牡丹、梧桐、爬地柏、垂條柏等。動物有海生動物、野生動物。海生動物有7個種類40多種,以對蝦、梭子蟹最為著名;野生動物有8個種類450多種,其中最為豐富的是鳥類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北戴河成為鳥的天堂,鳥類共有20目61科41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12種,國家二級保護的52種。

旅遊資源

編輯

北戴河區

北戴河是馳名中外的旅遊休閒度假勝地,被稱為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搖籃」。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被稱為為「東亞避暑地之冠」,成為中國著名的四大避暑區之一。古蹟有秦皇遺址和明末建的觀音寺,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J4CWwBmyVoG_1Zu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