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氣霧劑吸入沒效果?藥師說,是你沒掌握七步正確給藥方法

2019-07-16     用藥無小事

吸入治療是慢性氣道疾病的一線基礎治療方法,目前臨床應用的吸入給藥裝置有壓力定量氣霧吸入器(pMDI)、乾粉吸入器(DPI)和軟霧吸入器(SMI)等。

但是,有的患者在使用過吸入裝置後,卻感覺這種藥物無法有效的控制病情,甚至讓病情愈發嚴重,這是怎麼回事?

吸入給藥,是一種方便且高效的藥物治療方式,吸入給藥可使藥物直接到達靶器官,增加局部藥物濃度,減少全身性的藥物吸收,從而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那麼為什麼某些患者使用時卻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呢?其實,最大的問題是用藥方式錯啦!

錯誤的用藥方式,會導致藥物無法正確的到達作用部位,甚至無法正常發揮藥效,從而達不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今天藥師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吸入給藥,你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要選擇一款合適你的吸入裝置

在選擇吸入裝置時,您應考慮您使用裝置的能力、裝置的可及性、您的經濟能力及偏好等。

壓力定量氣霧吸入器(pMDI)

壓力定量氣霧吸入器是由藥物、拋射劑、表面活性物質或潤滑劑三種成分組成。使用此種吸入裝置的氣霧劑有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硫酸特布他林氣霧劑、異丙托溴銨氣霧劑等。

使用壓力定量氣霧吸入器需要您慢而深地吸氣的同時,按壓藥罐,並繼續吸氣,對手口協2調能力要求最高。

乾粉吸入器(DPI)

乾粉吸入器是利用吸氣時所產生的氣流將藥物微粒送入氣道和肺組織,不需要吸氣與手控的協調。

常用的乾粉吸入器有:儲存劑量型渦流式乾粉吸入器,俗稱都保,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富馬酸福莫特羅粉吸入劑;囊泡型的准納器,如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以及單劑量膠囊型的吸樂,如噻托溴銨粉吸入劑。

乾粉吸入器是一種乾粉藥物,吸氣是乾粉吸入器的驅動力,需較高的吸氣流速。因此,用藥時要求使用者用力且深地吸氣,對手口協調能力要求最低。

軟霧吸入劑(SMI)

軟霧吸入劑是一種較新的吸入器裝置,該裝置能主動噴霧、易於患者吸入,同時能夠穩定遞送藥物,確保高效肺部沉積,有利於保證藥物的療效。

軟霧吸入劑對吸氣流速要求較低,對於肺功能較差患者亦可使用。如噻托溴銨軟霧吸入劑、噻托溴銨奧達特羅軟霧吸入劑等。

使用軟霧吸入劑時要求使用者慢而深地吸氣,對手口協調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吸入有技巧,可不是隨便吸氣哦

不同的吸入裝置,使用方法各異,您用藥前需要醫藥護人員指導,並仔細閱讀說明書。吸入給藥七步法適用於大部分吸入裝置。

正確吸入技巧七步法:

準備、 啟動、呼氣、咬緊、 吸氣、 屏氣、 結束或(和)重複7個步驟。


這些錯誤的操作,你有過嗎?

1、藥物吸入前未清潔口腔。

2、裝置使用時的位置擺放不當:如都保給藥過程須保持裝置直立,上藥時應垂直旋轉底座,否則可能影響單次藥量的準確性。

3、裝藥不正確:如都保裝置是通過旋轉裝置下方的旋柄實現給藥的,正確的操作是向一個方向擰到底再向相反的方向擰回來,期間聽見一次「咔噠」聲完成一次上藥。

4、吸藥前不呼氣。

5、吸氣較淺,吸力不夠。吸藥力度不足的常見原因有兩個:一是吸氣前未將肺內空氣充分呼出,從而導致吸氣量少,氣流不夠持續;二是吸藥過程中,您未將裝置吸嘴部位包裹住,氣流從嘴角側漏。

6、吸藥後未屏住呼吸。

7、吸藥後未立即充分漱口。

這樣做,才能充分發揮藥效

吸入給藥需要注意的事項非常重要:

1、清潔口腔

吸入前要注意清潔口腔,清除口腔內分泌物及食物殘渣。

2、保持正確體位

保持上半身直立,以打開氣道,讓藥物更容易吸入。

3、呼出肺部氣體

吸入藥物前,先緩慢地深呼氣,儘量呼出肺內全部氣體,以便有更深長的吸氣。

但不可對著吸嘴呼氣,以免藥物受潮或使經過的藥物黏在裝置上,降低吸入藥量。

4、平穩地深吸氣

吸藥時用雙唇緊緊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長的吸入藥物,使藥物有充足的時間均勻地分布。注意:只是口唇抿住吸口周圍,舌頭牙齒不得堵住吸口。

是深吸而不是猛吸,有力而不是快速用力,均勻平穩吸入而不斷續。

5、屏氣

吸氣結束後,應將吸嘴立即移開嘴部,以免藥物受潮。吸藥完充分地屏氣10秒,再緩慢恢復呼氣。

6、充分漱口

吸入後應充分漱口,把漱口水吐掉,切勿咽下,防止藥物在咽部殘留。

7、清潔吸入裝置

如都保、准納器裝置用干紙巾擦拭吸嘴,嚴禁用水或其他液體擦拭吸嘴,以免藥物受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NeMWwB8g2yegNDQK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