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縱橫捭闔,遊走於黑白兩道之間;他從一個浦東鄉下小癟三,成為叱吒整個上海灘的風雲人物;他一生極具傳奇色彩,蔣先生都對他禮待有加,宋子文、戴笠也對他忌憚三分。他就是亦正亦邪的杜月笙。
杜月笙:黑白向來難區分,正邪不過一念之間
提起杜月笙,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黑幫老大」、「特務頭子」、「陰險狡詐」、「心狠手辣」。的確,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從一個壞小子當上「土皇帝」,沒點手段還真不好混,所以提起杜月笙,很多人都有所忌憚。但其實杜月笙是一個黑白兩道通吃的大人物,正邪對他來說只不過一念之間,杜月笙平生也做了很多好事,在臨死前還銷毀了大量欠條,也算挽救了一下他的形象。
杜月笙病重期間一直在加緊處理自己的後事,他所做的一個最重要的決定就是銷毀所有別人給他打下的欠條,這些欠條涉及款額巨大,最少的也有數千大洋,但是不希望自己死後兒女們到處要債,另外也不想難為別人,畢竟借錢都是有難處的人,所以臨死前留下一個好名聲。
作為一代梟雄,杜月笙生前共有5個老婆,這5位夫人為他生下了11個孩子,臨死前他把夫人們和孩子們叫到床前交代後事,當時他的身邊只有11萬美元。每個太太和兒子各分1萬,至於兒女,未出嫁的分6000美元,已經出嫁的只有4000美元,要想生活好,還要靠自己,這是杜月笙臨死前教給兒女們的最後一個道理。
子女後代多數定居海外,無人再與黑幫掛鉤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杜月笙身為上海灘老大,生前風光無限、受人敬仰,其子女自然也不會有孬種。老話常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但是杜家後代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基本上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大多數都在海外定居,並且沒有一個重蹈父親老路,沒有一個再與黑幫掛鉤。那麼現在杜月笙的八個兒子和三個女兒都身在何方呢?
杜月笙的大兒子杜維藩、二兒子杜維桓和二女兒杜美霞都定居在了台灣。大兒子和二兒子倒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兩個人都是經濟方面的能手,一生都在和經濟打交道,他們大學都學的是經濟,如今都在台灣從事金融工作,過著幸福的生活。二女兒杜美霞雖然也在台灣,但是並不和大哥二哥常來往,她是隨著丈夫才來台灣發展事業的。
三兒子杜維屏和七兒子杜維善也都是經濟方面的人才,但他們都定居在了海外。杜維屏運用自己的經濟頭腦在巴西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商業天地,而杜維善和他大哥二哥三個不一樣,他雖然也精通經濟,但是主要研究的是貨幣,是一名貨幣研究專家,現在在加拿大定居。四兒子杜維新定居地是加拿大的鄰國美國,杜維新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十分喜愛美國,於是便一直在美國定居,再也沒有回到國內。
六兒子杜維寧和三女兒杜美娟想比哥哥姐姐們就老實很多了。杜維寧就在國內發展,還娶了一個內陸的漂亮老婆,安分守己的過好自己的日子。杜美娟是杜月笙的養女,為人老實不愛張揚,婚後和丈夫一直低調地生活著。
相比其他兄弟姐妹們,五兒子杜維翰和小兒子杜維嵩就比較慘了。五兒子曾在黃埔軍校讀書,後來在政治立場上站錯了隊,便失去了他的所有。小兒子英年早逝,死因至今仍不得而知。
至於大女兒杜美如,我們則要重點講一下,因為她是杜月笙子女中最著名的人物,就連解放前上海灘的一條路都要用她的名字來命名。
大女兒杜美如:在外國開中國餐館,店內掛五星紅旗
杜美如是杜月笙和杜月笙的四夫人姚玉蘭所生,在杜月笙去世後,她跟隨她的母親來到台灣定居。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一次舞會上遇見了當時的飛行員蒯松茂,二人一見鍾情,很快便墜入愛河,不久之後便結了婚。如果杜月笙還在世的話,一定會為女兒辦一場轟轟烈烈的婚禮,但是杜月笙的那個時代早已煙消雲散,而且他的子女也都並非一個母親所生,彼此之間很少聯繫,樹倒猢猻散,所以只在台灣般了一個簡約的婚禮。
結婚後不久,杜美如的丈夫蒯松茂就要到約旦去任職了,杜美如陷入兩難困境,最終決定離開她心愛的母親,和丈夫一起辭掉台灣的職務遠赴約旦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兩人收拾行李離開台灣開始了在國外生活的日子。
蒯松茂在約旦兢兢業業的工作著,一次約旦國王和杜美如夫妻交談,約旦國王說自己很喜歡中國文化,更喜歡中國美食,所以希望二人能夠在約旦開一家中國餐館,以便兩國能夠更好的交流,也可以讓更多的約旦人民品嘗到中國菜。
其實在杜美如夫妻剛來約旦的時候,她的朋友們就建議他們在約旦開一家中國餐館來養家餬口,畢竟約旦有很多華人華僑,而且也有很多約旦人對中國感興趣,所以在餐廳林立的大街開一家中國風味的餐館一定會賺不少錢,就在夫妻二人還在猶豫的時候,約旦國王的一番請求更是讓他們下了決心要在約旦開一家中國餐館。
很快杜美如夫婦就在約旦開了一家中國風味的餐廳,名字就叫「中華餐館」,果不其然,餐廳一開業就吸引了眾多吃客的心,生意十分火爆,很多華人華僑聽說後跑老遠也要來品嘗一下久違的中國味道,當地居民也很喜歡這個風味,並且回頭客越來越多,久而久之便在約旦國內外開設了分店。
「中華餐館」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店內一定要掛上五星紅旗,一表明這是一個中國餐館,二是表明夫妻二人的愛國心,三是給當地華人華僑一個溫暖的家的感覺。這個「中華餐館」一開就是37年。
無論哪個季節,無論身在何方,輾轉紅塵中,千山萬水間,縈繞華人華僑心頭的,總有那故鄉的裊裊炊煙和家鄉風味。柳浪風笛中,起塵落間,最讓華人華僑魂牽夢繞的一定是對故鄉的思念。
文/史海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