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我們都曾設想過自己的人生,渴望擁有一個完滿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恣意瀟洒,詩意人生。
可是後來才發現,我們離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甚至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余秋雨說:「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那麼反過來,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一樣,自己的選擇。」
阻礙我們成長和成功的,不是環境,不是別人,恰恰是自己。
不知不覺中,我們變成了亂糟糟的生活里最大的元兇。
不信,你看看以下這 8 個糟蹋自己的跡象,你中了幾個。
熬夜、暴飲暴食、從來不運動,這幾乎成了當代年輕人的生活標配。
每天熬到凌晨兩三點才睡,不是手機太好玩,只是單純不想早睡早起;
三餐不規律,夜夜吃宵夜,奶茶、蛋糕、炸雞都是每天必點的下午茶;
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家到健身房的距離。
我們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熬的動、玩的起,於是放肆地折騰身體。
實際上,你對身體的每一點傷害,最終都會反噬到自己身上。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每次打開體檢報告時,內心都忐忑不安,因為害怕看到哪項指標又超了,哪裡又出現了小毛病。
傷害自己的身體,就是在毀滅自己的生活。
人生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個健康的身體上。
千萬不要等到躺在醫院裡,才懷念那個活蹦亂跳、能吃能喝的自己。
據說每 10 個人裡面,就有 8 個人習慣拖延。
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
明明有充足的時間完成一個任務,非要拖到截止前一天才開始做,內心充滿焦慮;
原本每天只需花 10 分鐘洗衣服,卻總是堆到周末才洗一星期的量,越洗越崩潰;
想做一件事,想減肥、讀書、鍛鍊,可是每次都在心裡告訴自己,明天再開始吧;
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還沒有萬事俱備,遲遲不給自己一個開始的理由和動力;
......
拖延症的本質,其實是一種逃避心理,逃避眼前的任務或問題,以為這樣可以讓問題消失或降低難度,甚至逃避可能隨之而來的失敗,不願承認自己不行。
拖延到最後,還是不得不去面對,那種被迫去完成和快要來不及了的緊張感和焦慮感,要遠遠大於拖延過程中的快感。
最重要的是,拖延症極大地降低了我們的效率,消耗人的熱情,使生活一直處在失控狀態中,過得一團糟。
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拖延並不會延長時間、增加生命的長度,只會在「明日復明日」中,一點一點耗盡人生。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強調人的內向自省,有了過錯就及時調整。
但過度自省,只會讓人不自信,從自省走向自卑。
朋友不跟你玩,是因為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
一個項目搞砸了,是因為自己不夠用心和努力;
跟別人吵架了,一定是因為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
如果你凡事都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你就是在無形中糟蹋自己的自尊,摧毀自己的自信,最後變得小心謹慎,唯唯諾諾。
要知道,沒有人是天生完美的,也不可能得到每個人的歡心,自省的同時,更應該看到自己身上的優點和閃光點。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但也肯定自己的價值。
高中努力三年,你終於考上了大城市的普通一本院校,可是你發小考進了國內的名牌大學,你覺得自己是個學渣;
畢業後,你進了一家創業公司,待遇還可以,可是你同學卻進了大公司,工資是你的兩倍,你覺得自己能力不行;
工作五年,你升到了經理的位置,收入翻了幾番,可是你發現很多同學早已年薪百萬,你覺得自己混得很差;
你漸漸發現身邊的同事朋友買車買房、結婚曬娃,自己卻單身多年,銀行卡里也沒有多少存款,你覺得自己是個 loser;
越比較,越忍不住自我懷疑,是不是這輩子註定只能這樣了,沒有成功的機會了;於是顧影自憐,自暴自棄。
如果你總是喜歡和別人比較,甚至把別人的優秀拿來當作貶低自己的理由,你就永遠只能活在別人的影子裡。
海明威說:「人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請相信,你沒有領先,也沒有落後,每個人都是在命運安排的時區里,各自前進著。
一個人沒有目標是很可怕的。
人生迷茫,生活沒有方向,每天都覺得自己很累,卻又感覺一事無成,沒有滿足感和成就感。
一個缺乏目標的人,就好像走在寂靜空曠的黑夜裡,茫然無措,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盡頭。
這樣的狀態,最容易消磨鬥志,把人變得渾渾噩噩,把生活過成一潭死水。
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給自己設定一個奮鬥的目標,是很有必要的。
小到一個月減肥幾斤、一年讀幾本書,大到三五年內買房、十年內要做成什麼事等等。
有目標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前進的動力和奮鬥的意義,人的一生才不至於一片空白、了無痕跡。
每一個控制不住情緒的人,都是一顆定時炸彈。
輕者傷了身邊所愛之人的心,導致兩邊矛盾升級、關係破裂;
嚴重者還會奪走別人的生命,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就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
如果你總是習慣將溝通變成爭吵、將詢問變成質疑、將關心變成埋怨,你就已經在無形中淪為情緒的奴隸。
強者掌控情緒,弱者被情緒奴役。
一個人如果連情緒都無法掌控,那麼他也永遠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你是不是經常這樣:
因為無聊而吃零食,即使知道吃零食不健康還容易發胖;
為了打發時間而刷抖音,即使你覺得沒有什麼有趣的內容;
總是克制不住買買買,即使你並不缺什麼,就是單純想花錢;
......
你知道做這些事有害而無利,卻仍舊管不住自己,也沒有改變的決心和勇氣。
放縱自我,就是在放縱人性固有的懶惰、懈怠、貪婪的本能,任由它們支配我們的生活。
有人說,放縱自我無異於自尋短見。
深以為然。
不管是肉體還是精神,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不管以哪種方式,超過了這個限度,早晚都會出問題,最後只能親嘗惡果。
仔細想想:
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讀一本書了?
你的工作內容是不是一成不變,沒有新的收穫和提升?
你是不是覺得這兩年成長停滯了,反而有點跟不上身邊的人?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你長時間不學習。
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快到有可能今天學的知識明天就用不上了。
如果你長時間不學習,你不會一直停留在原地,只會越來越退步。
長時間不閱讀的人,思想會越來越淺薄,精神空間會越來越狹窄;
長時間不提升的人,就很難適應快速變化的時代,最終面臨淘汰。
如果你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就先從多讀書開始吧。
正如余秋雨所說:
「讀書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作家路遙說過:
「每個人都有一個覺醒期,但覺醒的早晚決定個人的命運。」
覺醒的標誌之一,就是能清醒地認知到,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自己想過什麼樣的人生,需要為此付出怎樣的努力。
所以,無論你當前的狀態怎麼樣,生活過成了什麼樣,也無論這 8 個糟蹋自己的跡象你中了幾個,都不要自怨自棄。
希望我們都能時刻保持自省和自醒,有則改之,一步一步朝自己理想的人生邁進。
最後,借用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一段話: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
願我們都能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虛擲年華,不遺憾終生。
與你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