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精悍的故事,蘊含著人生大道理。改變很難,邁出第一步很難,但是決心走下去,人生定會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改變
故事一
猴子想變成人,它知道要變成人要砍掉尾巴,猴子決定砍掉尾巴。
動手前猴子被三件事困住了:
1、 砍尾巴的時候會不會很疼?
【改變是有一定痛苦的】
2、 砍了後身體還能不能保持靈活性?
【改變會有一定風險】
3、 活了這麼久,一直以來就和它一起,跟了很多年了,不忍拋棄它 。
【改變在情感上會有些許難受】
所以,今天的猴子也沒有變成人!要成就一些事就必須捨棄另一些事!捨不得你所擁有的,就得不到更好的 !
改變,也許會痛苦一陣子!不改變,就可能痛苦一輩子!事業與情感都是如此。
上路
故事二
一和尚要雲遊參學。師傅問:「什麼時候動身?」「下個星期。路途遠,我託人打了幾雙草鞋,取貨後就動身。」師父沉吟一會兒,說:「不如這樣,我來請信眾捐贈。」
師父不知道告訴了多少人,當天竟有好幾十名信眾送來草鞋,堆滿了禪房的一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帶來一把傘要送給和尚。
和尚問:「你為何要送傘?」 「你的師父說你要遠行,路上恐遇大雨,問我能不能送你把傘。」但這天不只一人來送傘,到了晚上,禪房裡堆了近50把傘。
晚課過後,師父步入和尚的禪房說:「草鞋和傘夠了嗎?」「夠了夠了!」 和尚指著堆在房間裡小山似的鞋和傘,「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帶著。「這怎麼行呢?」 師父說:「天有不測風雲,誰能料到你會走多少路,淋多少雨?萬一草鞋走穿了,傘丟了怎麼辦?」 師父又說:「你一定還會遇到不少溪流,明天我請信眾捐舟,你也帶著吧……」
和尚這下明白了師父的用心,他跪下來說:「弟子現在就出發,什麼也不帶 !」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備,而是有沒有決心!有決心了,擬定目標了,一切都不是問題!請帶上自己的心上路吧,目標在遠方,路在自己腳下 ! 每邁出一步,都是一點點收穫!帶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具足!
放羊和砍柴
故事三
面同一件事物,心態不一樣,結果就會不一樣。
1、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
【請放棄你的無效社交!】
2、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如是你學會了放羊技巧,原來羊是這麼放的,他學會了砍柴技能,原來柴要這樣砍。
【三人行必有我師,永遠保持空杯的狀態。】
3、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決定把他的羊跟你的柴交換,於是你有了羊,他也有了柴。
【等價交換,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天生我材必有用。】
4、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把他買羊的客戶介紹給了你,你把你買柴的客戶介紹給了他,於是你們各自的生意越做越大。
【資源整合很重要。】
5、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你們決定合作一起開個烤全羊的店,你的柴烤出來的羊很美味,他的羊純天然的,幾年後你們公司上市了。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6、 砍柴人陪放羊人聊了一天,表面上他一無所獲,但是砍柴人通過放羊人聊天知道了哪個山的柴多,路好走。第二天收穫滿滿回家了,沒有無謂的社交。
【生命中的每一個遇見都是前世修來的福分,感恩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
面對同一件事物,心態不一樣,結果就會不一樣。
輪迴
故事四
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國一個鄉村的田野里,一位貧困的農民正在勞作。
忽然,他聽到遠處傳來了呼救的聲音,原來,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農民不假思索,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得救了。
後來,大家才知道,這個獲救的孩子是一個貴族公子。
幾天後,老貴族親自帶著禮物登門感謝,農民卻拒絕了這份厚禮。
在他看來,當時救人只是出於自己的良心,自己並不能因為對方出身高貴就貪戀別人的財物。
故事到這兒並沒有結束。
老貴族因為敬佩農民的善良與高尚,感念他的恩德,於是,決定資助農民的兒子到倫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農民接受了這份饋贈,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來的夢想。
農民很快樂,因為他的兒子終於有了走進外面世界、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老貴族也很快樂,因為他終於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夢想。
多年後,農民的兒子從倫敦聖瑪麗醫學院畢業了,他品學兼優,後來被英國皇家授勳封爵,並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他就是亞歷山大 · 弗萊明,青黴素的發明者。
那名貴族公子也長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但幸運的是,依靠青黴素,他很快就痊癒了。
這名貴族公子就是英國首相邱吉爾。
農民與貴族,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手,卻為他們自己的後代甚至國家播下了善種。
人的一生往往會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幫助別人或感恩別人,卻可能冥冥之中有輪迴。
有時,不是路走到了盡頭,而是該轉彎了!
蘭花
故事五
一個老和尚養了一盆蘭花,他對這盆淡雅的蘭花呵護有加,經常為她澆水除草殺蟲。蘭花在老和尚的悉心照料下,長的十分健康,出落的清秀可人。
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會友,便把這盆花託付給小和尚,請他幫忙照看。小和尚很是負責,像老和尚一樣用心呵護蘭花,蘭花茁壯地成長著。
一天,小和尚給蘭花澆過水後放在窗台上,就出門辦事了。不想天降暴雨,狂風把蘭花打翻砸壞了。小和尚趕回來,看到一地的殘枝敗葉,十分痛心,也很害怕老和尚責怪他。
過幾天老和尚回來了,小和尚向他講述了蘭花的事情,並準備接受他的責怪。可老和尚什麼也沒說。小和尚感到很意外,因為那畢竟是老和尚最心愛的蘭花呀。
老和尚淡淡一笑,說道:「我養蘭花,不是為了生氣的。」
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
我們工作不是為了生氣的,我們相愛也不是為了生氣的。
用心付出的東西一旦無法挽回,也不用再怨什麼,悔什麼。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失去的時候淡然處之。無愧於自心便好。
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
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
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
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
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心胸豁達,處事淡然,為人和氣,
學會坦然面對,沒什麼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