諒解不意味著容忍家暴

2019-12-12   中國婦女報

近日,深圳一女子被男友從家追到樓道里暴打,引發關注。警方發布事件通報:龍某與湯某繫戀愛關係,交往約一年,期間雙方因情感問題多次發生糾紛。事發當天龍某因口角毆打女友,構成輕微傷。龍某已道歉並取得了諒解,現被處行拘5日。

來源:@平安寶安

該事件登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激烈討論,部分網友難以理解受害者為何會「諒解」施暴者,紛紛在評論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該事件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不久前李陽的前妻Kim發文稱,決定原諒曾對自己家暴的李陽,Kim的發聲一度引發爭議。評論區多數留言表示出不解與詫異,且不乏嘲諷語氣。

李陽妻子Kim發出諒解李陽的微博後,評論區多數留言表示出不解與詫異。

在如今反家暴情緒如此高漲的情況下,「家暴只有0次與無數次」的認知也成為普遍共識。那麼為何受害者還會選擇原諒那個帶給她們「噩夢」的人。

Kim在文中反覆強調:原諒李陽,但並沒有原諒家暴。我們還要明白這樣一個事實:家暴雖已不是家庭私事,但感情仍是私事。這或許也是「女子在一年內遭男友家暴十多次,幾次入院」而沒有第一次遭受家暴後就決絕離開的原因之一。

Kim微博截圖

當然,基於愛的原諒是仍對感情抱有期待,那基於怕的原諒更值得我們深思。

受害者表示收到過龍某的死亡威脅。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是:如果選擇不諒解,那麼按現行的處理方式是否足以保護她免遭惡意報復?沒有人能給出肯定的答覆。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此次事件中,取得諒解,未必是繼續交往。

最新的媒體報道顯示,受害者還在養傷,傷好了就離開深圳。可見,受害者最終用實際行動表示了對家暴的絕不容忍。

在頻頻被曝出來的家暴事件中,無論受害者是基於什麼原因選擇原諒施暴者,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她們最終勇敢地「站出來」發聲就是對暴力行為的絕不容忍

網友對於「原諒」的不解甚至嘲諷,在某種程度上也證實了反家暴共識的達成,我們也相信這些對於受害者而言並不是惡意的,其最終指向的也是反家暴。

我們堅信,原諒只是一種選擇但絕不是最終結果,遠離家暴,消除家暴,擁有歲月靜好的人生才是每一個受害者應該有的歸宿。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評論員 張明芳

編輯/侯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