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於加強調味面製品(俗稱「辣條」)質量安全監管的公告,其中要求統一「辣條」類食品分類,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製品)」生產許可類別進行管理,同時生產企業要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相關要求,降低調味面製品中鹽、脂肪、糖含量,提升產品營養健康水平。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格調味面製品企業的生產許可,加強日常檢查和產品抽樣檢驗。以下為公告全文:
為進一步加強調味面製品(包括俗稱的「辣條」類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維護和促進公眾健康,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統一「辣條」類食品分類。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辣條」類食品統一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製品)」生產許可類別進行管理,凡與此不一致的,應當於2020年1月31日前調整到位。生產企業要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的相關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不得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二、嚴格食品生產衛生規範和設施條件管理。生產企業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範》(GB 14881)等要求,加強生產過程衛生管理,保持廠房及設備設施清潔,嚴格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嚴防生物、化學、物理污染。
三、加強原輔料和生產過程管控。生產企業要嚴格供應商審核和原料檢驗,不得採購使用無產品合格證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以及來源不明、標識不清的原輔料,必須保證購進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合格。加強生產工序、包裝、貯存等關鍵環節質量安全控制和成品出廠檢驗,確保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四、嚴格標籤標識管理。食品標識內容應當真實準確、通俗易懂、科學合理。食品名稱要反映食品的真實屬性,不得使用低俗、誤導或違背營養科學常識的名稱。標籤標識的信息必須真實,不得虛假誇大,不得誤導消費。
五、倡導減鹽減油減糖。生產企業要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相關要求,改進生產工藝,改善產品配方,制定食品企業標準,降低調味面製品中鹽、脂肪、糖含量,提升產品營養健康水平。各地教育、衛生、市場監管部門要指導學校加強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教育,培養中小學生的健康飲食習慣。
六、加強監督檢查和抽樣檢驗。地方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嚴格調味面製品企業的生產許可,加強生產企業、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的日常檢查和產品抽樣檢驗,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
此前,「辣條」的歸類管理問題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18年8月,湖北省食藥監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在所抽檢的11類食品643批次中,不合格樣品21批次。其中,包括衛龍、謝博士、小鵬食品、香鐺鐺、鍾芹輝等多款「辣條」產品被檢出不合格。衛龍相關產品里「山梨酸及其鉀鹽」和「脫氫乙酸」屬禁用物。
對於違規添加防腐劑,衛龍表示很冤枉。而後,針對湖北省食藥監局的抽檢報告,衛龍食品發布聲明稱,自2017年開始,調味面製品產品(辣條)一直執行各地方標準,其中以河南省和湖南省相關法規為代表。而該公司嚴格按照河南省地方標準及食品生產許可依法依規組織生產,現河南省地方標準現行有效,市場上執行河南省地方標準及執行企業標準的產品均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最新發布的公告,今後「辣條」要統一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面製品)」生產許可類別進行管理,這意味著辣條標準「南北之爭」的終結。
熱門網友評論
以後可以放心暢快吃辣條了~
津雲新媒體編輯 鉀鹽
來源:經濟日報、新華社新媒體、環球網、工人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HI9m4BMH2_cNUgTb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