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分鐘到40秒,西安電視塔盤道更好通行了

2020-04-02   西部法制報

目前受疫情影響,西安市尚未恢復尾號限行政策,交通流量在早晚尖峰時段已超去年同期數值,主要擁堵點段集中表現在一環、二環、三環、繞城和朱宏路、未央路、丈八東路等城市主幹道及小寨、電視塔盤道等區域。

根據西安交警大數據顯示,2020年3月20日星期五,西安市區流量已達正常工作日周五流量的101.31%.自上周開始,西安晚高峰交通峰值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早晚高峰出現極端交通流,平峰時段流量為正常流量的85%,早晚高峰呈現流量聚集快、峰值高、回落快(持續約1.5個小時左右)的特點。

電視塔盤道北口交通改造

為緩解長安路電視塔盤道區域交通壓力,提高盤道北口通行效率,解決北口原有直行車輛與掉頭車輛「打架」及行人、非機動車無序通行的問題,近期西安交警積極聯繫市城管局,對盤道北口進行「微改造」,並採用燈控路口模式進行交通組織優化。

交通的時空分離充分保障了行人和非機動車的過街安全與路權,但對機動車輛的通行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在早晚高峰出現了短時的擁堵。西安交警也關注到了在實施後很多駕駛人給我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行人過街更加便利、安全

如上圖所示,電視塔盤道北口改造之前,行人過街向南繞行至丈八東路南側路段斑馬線經盤道中心綠化過街,步行距離920m,以年輕人1秒走1米計算,過街時長需15.3分鐘,向北繞行需經天壇西路人行天橋通行,距離449m,通行時間大約8分鐘,曾經有網友感嘆「每天拿命穿過電視塔環島的西安人,是真正的勇士」、「一年在電視塔環島過街需要花費18個小時」。現在北口實行信號燈控制後,行人過街只需40秒;而且信號燈控制後,行人過街更加安全、更加從容。

非機動車通行更加安全、順暢

如上圖,電視塔盤道改造前,盤道東側非機動車過街需向北經天壇西路口人行天橋通行,繞行距離449米,西側農林巷非機動車過街,需繞行電視塔盤道通行,全長2公里,因繞行距離太遠,網友調侃到,在電視塔盤道騎行是「有去無回的憂傷」。改造後,非機動車可與行人共用燈時,一同過街,並且施劃了左右分離的專用非機動車道,採取了允許農林巷非機動車下車推行逆行過街等人性化措施,這些舉措讓電視塔區域騎行的非機動車更加安全、順心。

區域交通流量更加均衡

盤道北口改造前,受環形道路現狀影響,電視塔盤道北口掉頭流量大,掉頭車輛與由南向北直行車輛相互交織,衝突點多,道路通行處於無序狀態,安全隱患巨大。改造後,通過信號燈控制,採取時空分離措施,並制定了全天早、晚高峰、平峰、夜間4個時間段的4套配時方案,各方向交通流根據信號燈相位有序放行,通過科學的信號配時,消除了衝突,規範了秩序,提高了效率。

同時,長期以來,長安路電視塔盤道由於相交道路多、合流、分流交織衝突嚴重,遇大型活動或節假日期間盤道交通流密集,交通擁堵情況嚴重,已經成為制約區域路網通行能力的「瓶頸點」。

本次改造採取均衡交通流量的思路,通過對盤道北口、雁展路口、長安西路口等路口信號燈採用綠波聯動控制,並在早晚高峰階段,由大隊在重要的4個節點、路口增派警力,結合信號燈進行管控,實現交通流分段放行,可以有效均衡環島內交通流量。近期網友普遍反映電視塔盤道北口由北向南較為擁堵,經過調研,受疫情繞城高速免費通行影響,電視塔盤道由北向南車流量增長較多,北口安裝信號燈後,可實現對電視塔盤道內車流分段分流,有效緩解繞城和長安西路口交通壓力。

近期西安交警也陸續收到了許多網友的熱心留言:

3月30日西安市高三學生已正式復學,同時受疫情影響,一人一車出行仍將成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預計全市交通流量仍將繼續上升,我市早晚尖峰時段擁堵指數在全國36個大城市中排名前十。

針對電視塔盤道北口交通改造工作,下一步西安交警仍將不斷優化和完善各項措施,一是根據車流量特點,會同信號調優工程師對盤道北口進行持續調研觀測,不斷優化信號燈配時和放行方案;二是加快速度,儘快在該路段增設分道標誌等交通引導標誌,提前誘導車輛有序通行;三是積極聯繫住建部門、曲江管委會,加快盤道南口和諧路施工進度,爭取早日通車,緩解電視塔盤道區域通行壓力;四是加大區域路網的調研力度,強化長安路周邊朱雀路、翠華路等交通優化工作,進一步分流電視塔盤道區域交通壓力。

西安交警再次提醒廣大駕駛人:新的交通組織措施實施,勢必需要一定的適應期,請大家提前注意觀察交通標誌標線變化,服從現場交警的指揮,提前選擇車道,有序順暢通行。

西安交警倡導綠色出行、公交出行,希望與廣大市民攜手,一同改善城市出行環境,為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迎接十四運順利召開,創造良好的交通環境。(楊波 記者 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