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內蒙古納林河礦區白家海子煤礦項目獲批,據批覆文件顯示,白家海子煤礦建設規模1500萬噸/年,地點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
在置換產能的東風之下,這是業內又一個少有的超千萬噸產能的大型煤礦項目獲批。值得注意的是,該千萬噸級大礦的建設單位為內蒙古鄂爾多斯聯海煤業有限公司(下稱聯海煤業),而這家名為聯海煤業的公司則是內蒙古匯能煤電集團(下稱匯能集團)的控股子公司,匯能集團占有該公司60%股份,聯海煤業的法人代表馬軍也是匯能集團的自然人股東之一。由此表明,匯能集團才是這座超級煤礦的真正控制人與未來運營者,起步於鄂爾多斯的匯能集團也將靠此煤礦一舉建成傲視同業的「黑金」王國。
圖中遠指者為郭金樹
所謂黑金所指,一者煤炭被慣稱為黑色的金子,另一層便是依靠不法手段獲得的暗黑利潤。匯能集團這座「黑金」王國的黑色利潤又有幾何?
在超級煤礦被批覆的一個月前,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院宣判了一起腐敗貪污案。8月13日內蒙古新聞網消息稱,原鄂爾多斯副市長李世鎔(捕前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原黨組書記)因犯貪污、受賄、挪用公款、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罪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記者獲得的消息顯示,匯能集團董事長郭金樹便牽涉該案。該集團在收到記者的採訪問題提綱後緘默至今,多部聯繫電話再也不能打通。
郭金樹為匯能集團董事長亦是該集團的實控人。在早年間的媒體描述中,郭金樹1951年出生於鄂爾多斯准格爾旗一個貧困農民家庭,照此推算郭金樹目前已年近古稀,僅有小學文化的郭金樹從生產隊會計、煤礦工人起步,期間履歷鄉黨委書記、煤炭局局長等職,2004年身為處級幹部的郭金樹正式下海經商。
從底層做起又止步於基層官員身份,前半生在鄂爾多斯煤炭系統摸爬滾打,郭金樹所積累的資源人脈在其創業期間便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彼時的李世鎔在鄂爾多斯從政時間長達近10年,從2002年一直到2012年為止,期間職務也從副市長升到常務副市長,不過其主管國土資源煤炭局的條線並未改變。
李世鎔與郭金樹的交集由此產生。
2002年李世鎔擔任分管煤炭資源的副市長,而彼時的郭金樹正是李世鎔麾下的煤炭局局長。從2007年到2011年間,李世鎔曾將16萬餘元的個人消費在其分管的鄂爾多斯煤炭局予以報銷,李世鎔對分管部門的掌控力度可見一斑。隨著2004年郭金樹正式辭去公職,郭李二人原先的上下級關係在郭金樹下海之後越發熱切。
據稱郭金樹愛好書法
證據顯示,從2005年開始也就是郭金樹正式下海的第二年到2008年,原鄂爾多斯副市長李世鎔分四次收受郭金樹共計1.5萬美元、金條800克。此樁證據亦為李世鎔案之呈堂證供,更具體的時間為2005年郭金樹給李世鎔送1.5萬美元,2007年郭金樹送給李世鎔800克金條,共分四次。據稱這四次均為郭金樹送予李世鎔。簡單換算可知,郭金樹送予李世鎔錢款金條之總價應該超過了30萬元。
權錢互換,在李世鎔主政鄂爾多斯煤炭系統的十年間,郭金樹的匯能集團由小及大,十年間便已長成了蒼天大樹。據公開資料顯示,匯能集團成立至2016年底,已累計生產原煤近3億噸,實現營業收入千億元。2016年,匯能集團位列全國煤炭企業煤炭產量50強第24位。在匯能集團現有的11座煤礦中,除已投產的9座煤礦外,加上2015年獲批的長灘2000萬噸/年露天煤礦,今年剛剛獲批的1500萬噸/年白家海子煤礦,全部達產後煤炭產能近六千萬噸每年,稱之為特大型煤炭企業並不為過。
儘管集團資產數百億,但該匯能集團的股東結構目前仍為自然人持股形式。從其公開的工商資料來看,匯能集團目前共有31名自然人股東和北京華源佳信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華源佳信)機構股東,前者郭金樹為最大出資額股東,後者則為32名股東中股份占比最大者,而華源佳信股東均為郭姓,疑似郭金樹家族所有。上述31名自然人股東中歷史上有當年國企買斷的創業者,更亦有身份不明之代持者。接近匯能集團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匯能集團歷來的效益很好,分紅很高,很多人想入股,特別是一些關鍵人物。
從涉直接行賄近30萬元案發到歷史上隱晦不明的股東名單,郭金樹及其掌控的匯能集團還有多少蓋子亟待揭開?郭金樹目前何在?年逾古稀的郭金樹正在遭受其創業以來的最大危機。
匯能集團在收到記者的採訪提綱後緘默至今,此前之聯繫電話反覆撥打再無人接聽。
|來 源:中國網記者 里豫 裴章
來源:內蒙古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