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人:所謂007,終於在微信群實現了

2020-03-26     普益標準

文章來源於落選行長 ,作者泡麵吃不飽

1

自從微信開始流行後,很多企業都習慣用微信來辦公,有什麼事情就拉個群,開辦活動也拉個群,各條線都建群,各層級也都建群,大到總行小到網點,每個人的手機里,都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工作群,隨便點開一個,都是一長串的「收到」,你還得硬著頭皮使勁往上扒拉,才能看到領導到底發了什麼。

有一次,上級行發的通知,我沒有及時回復收到,然後被行長一頓罵;有一次,行長半夜發微信布置工作,我睡著沒看到,然後又被一頓罵;

有一次,我因為上廁所,沒有回覆及時,又被一頓罵.

直到前些天,我看到了一條新聞: 兩名鐵路員工正在上線施工,被突如其來的高鐵列車撞軋身亡。媒體通報說是上級已經通過系統傳遞了通知,讓員工推遲上線作業時間。但該車間內一名幹部用微信群發送了這一命令,沒有確認作業班組回復命令,導致了命令漏傳。

還好還好,我只是挨了一頓罵,小命還在。

別人偷懶都是享受下「帶薪上廁所」,而我就厲害了,我是上廁所都帶著工作,一會兒的功夫能接5個電話,回復8個收到。

每當在休息時間收到這種工作信息,無論需不需要立即處理,我的心情變得瞬間低落。

正如知名作家姚十一說的那樣:「工作心累程度和微信工作群的個數成正比。

微信工作群數量越多,工作就越心累。

2

微信流行後,不知道為什麼,我在賣身給銀行的時候,好像捎帶著把我的朋友圈也賣了。雖然我賣身的時候,還沒有微信,但就是一送一了。

那些年,賣貴金屬,強制改頭像的事實在不想再提。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發了個「失眠了」,行長就十分溫馨的跑去留言,要我提升工作能力,以免工作壓力太大。第二天拉我去談心。。。然而,那天談心談的時間長了,當天工作讓我加班到了半夜。從此我就再不敢發什麼朋友圈了。。。

曾經,我以為微信是私人的工具,只加家人、關係好的同學和朋友。但後來,加了一堆同事、客戶。現在來看我的微信好友、微信群、公眾號,絕大多數都是因工作關係加的,其中很多人甚至連面都還沒見過,還只停留在有工作關係的網友。現在的朋友圈,就只曬曬加班圖,轉轉銀行產品。。。

以後我再換工作,在心裡期望薪資的基礎上:如果需要進各種工作微信群,+1000元;需要轉朋友圈,再+1000元。這樣整天活在與工作有關的微信里,心裡還能平衡點。

3

有一次,我突然在想,要是沒有微信群該多好啊!現實很快就給我一個耳光。

廣東珠海市香洲區出台了通知,要求一個單位只能建一個微信群,非工作時間不發布工作信息。

然而

辛苦工作了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裡有休息的時間,但還不能放下手機,還要盯著微信工作群,生怕自己漏掉了領導的信息。

哪怕那些工作無需你立刻去做,只是簡單回復一個「收到」,也能瞬間把你的好心情毀掉。

現在的員工最怕兩件事:一個是空氣突然安靜,另一個是下班微信響起。

這種情況,在國外也非常常見,法國國會社會黨成員、前任法國教育部長阿蒙就曾吐槽: 「下班了,人們離開了辦公室,但卻沒辦法徹底離開工作。他們就像一隻狗,脖子上拴著一根電子狗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69I3EBrZ4kL1ViLy2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