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模式特斯拉一頭扎進大貨車!自動駕駛最大問題:誰願意買單?

2020-06-08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出品

編譯:牛婉楊、白浩然

果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馬斯克最近光操心 SpaceX 載人航天的事情了,自家的特斯拉又出事了。

6月1日,台灣高速公路上一輛行駛中的特斯拉Model 3,以110公里/時的速度一頭扎進路上側翻大貨車的「懷抱」。

車主表示,當時開啟了自動輔助駕駛,以為系統能讓車停下來,然而這輛Model 3(參數|圖片)並沒有減速的意向,等車主反應過來時已經來不及剎車了

從畫面中可以看出,這輛Model 3 硬生生把貨車頂出去1米多。難道因為貨車太白,而且又占據了整條車道,以致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沒有識別出來?

後面的車主拍下了這一事故

好在這一事故沒有人員傷亡,然而並不總是那麼幸運。

2018年3月18日晚,在亞利桑那州,一位女士正推著自行車橫穿馬路時,被一輛Uber自動駕駛測試車撞倒後不幸身亡。

NTSB報告顯示,該自動駕駛車未能正確識別到她是一位正在過馬路的行人。也確實,這位女士沒有遵守交通規則,抱著僥倖心理橫穿馬路。

同樣,這輛車上的安全駕駛員由於疏忽,也沒有及時發現前方的行人。這次事故的發生不免讓人唏噓。

既然如此,那麼問題來了,即使買了自動駕駛的車,也得目不轉睛的盯著,那你還會買嗎?

疫情下的自動駕駛行業難上加難

今年5月,CarGurus.com 對400位正準備買車的人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調查中問道:「您對自動駕駛汽車發展有何總體的看法?」 結果顯示,22%的人表示對自動駕駛的前景感到興奮。

而2019年對車主的一項調查顯示,31%的人對自動駕駛汽車感到興奮。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提升,人們購置自動駕駛車輛的意願反而下降了?

去年,馬斯克預測,到2020年,他的公司將擁有上百萬輛「Robotaxis」。實際上,這並沒有實現。

專家對於自動駕駛汽車的問題也是褒貶不一、各持己見,有些專家認為,如果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像現在的私家車一樣暢銷,地球或將迎來災難。

再說回當下,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對自動駕駛行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今年自疫情以來,Uber已陸續裁員近7000人。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還宣布,將關閉其人工智慧業務研究院AI LAB,這也預示著Uber對於自動駕駛的研究無奈暫時擱置。

因此,目前自動駕駛汽車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從技術方面來說,自動駕駛技術依然停留在L2(部分自動化)階段,要達到L5(完全自動化)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於國家來說,經濟受到病毒的打擊,投資正在放緩。

Cox Automotive執行分析師Michelle Krebs說,「現階段全球汽車製造商的首要任務是節省資金並在擴建工廠的同時創造營收,儘管目前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影響,但只是被暫時擱置了。

說到這裡,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未來自動駕駛技術更加成熟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置自動駕駛車輛,馬路上隨處可見,甚至整條街上都是無人車。那麼,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白領,你會想自己買一輛無人車,還是約輛網約「無人車」呢?

自動駕駛網約車的時代即將來臨?

由於這次疫情的緣故,一個新的商機浮現了——自動駕駛網約車。

前不久,百度的自動駕駛計程車落地長沙了,文摘菌的小夥伴還去試坐了一下。約到它之後,小夥伴迫不及待的上去感受一下,車裡主駕和副駕的位置都有安全員,但是他們都沒有觸碰方向盤,其中一個拿著平板記錄信息,另一個是危險操縱員,只有遇到了緊急情況才會進行人為干預。

長沙梅溪湖地區的規定速度是在50碼以內,自動駕駛車速保持在了45-46碼區間,這位乘車的同學表示,整體而言,行車很穩定,唯一有兩個不足,轉彎和剎車的時候會感覺比較「硬」,就仿佛是在高速路上開著一輛一百多碼的車,然後突然調整了一下方向盤。

總的來說,這次體驗還是不錯的。

再來看看國外的情況。美國一家共享汽車平台Zipcar的聯合創始人Robin Chase認為,人們對汽車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大多數人都會以實用性的角度來考慮購置汽車的問題。對於有些人來說,汽車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但對於大多數人,尤其是千禧一代來說,汽車只是一種交通工具。人們不想把所有的錢都花在汽車上。」

她補充道,自動駕駛汽車的私有化會導致更多的交通擁堵和污染,數百萬駕駛員的失業,以及稅收,停車,交通和登記費用的大量損失。

Chase是眾多期待汽車自動共享化的人之一,她認為共享汽車有助於讓汽車的利用更高效。路上這些汽車的使用率將會更高,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車停在路邊,甚至再也不用發愁停車以及那高昂的停車費了。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想擁有自己的車,尤其受到疫情的影響。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5月發布了一項調查,發現受訪者中有一半打算在解禁後減少或不使用共享打車服務。人們對公共運輸也同樣持有懷疑的態度。

IBM部門全球汽車業務主管Ben Stanley表示,「很大一部分人將尋求替代產品,例如私家車。因為可以對自己車裡的乘客有所掌控。」

儘管如此,汽車所有權方面的一個重大轉變可能即將到來。

共享自動駕駛汽車已成趨勢?

Guidehouse Insights的底特律首席分析師Sam Abuelsamid說:「自動駕駛汽車未來絕對會被共享。」他補充說,此前消費者已經為購置新車或卡車平均支付了38,000美元,而現在,自動駕駛技術讓汽車價格直增5,000至20,000美元。他表示:「自動駕駛汽車的價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是普通人難以承受的。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交通論壇創新與預見顧問Philippe Crist在電子郵件中表示,歐洲城市將傾向於共享使用自動駕駛汽車。

然而最重要的問題還是技術

Crist表示,「真正的挑戰是要使自動駕駛汽車在任何情況下始終等於或超過普通安全駕駛員的駕駛性能。然而目前來看,顯然還是人類開車更安全。」

布魯克林的自動駕駛汽車。車輛通行規例的採用可能會加速向完全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如果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可以和彼此,和通過技術增強的建築物,和交通信號燈以及其他基礎設施之間相互感應,那麼它們可能會更快地實現完全自動化。

2017年,Chase女士與世界資源研究所,落基山研究所,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美國運輸,C40城市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商業委員會等共同發起了《宜居城市共享出行原則》。目前已有180多個公共和私人背書。

其中一個原則是,「自動駕駛汽車是共享汽車的一部分,能夠受到良好的監管,並且做到零排放。」但是,何時才能實現還遠不能確定。

相關報道:

https://www.nytimes.com/2020/05/29/business/ownership-autonomous-cars-coronavirus.htm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KwknIBiuFnsJQVzz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