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雙版納,吃一道臭香臭香的臭菜雞蛋餅

2019-08-25   王老虎尋鮮記


臭,是種嗅覺。香,也是一種味覺。

但有好多東西聞著臭,吃來卻香。所以說臭香臭香的,則是一種味覺。

有一次去西雙版納,在一個小店兒吃到了一種叫臭菜的菜。這是當地傣族人很喜歡吃的一種常見的野菜,相比較於臭菜這個名兒,我更喜歡它的學名,羽葉金荷歡,這旖旎的名兒聽起來就搖曳生姿風情萬種。

以前還真沒聽過見過這臭菜,於是讓店家拿了一捆來,綠茵茵的一捆,葉兒細細的長長的,嗅嗅,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氣味,讓人難於用語言和文字表達,有淡淡的草木的苦臭味,但也並不是想像中和名字一樣的那麼苦臭味,而是透著一股草木的青綠味而已。

臭菜吃的是嫩嫩的芽兒梢兒和葉兒,春天萌發的嫩芽最是好吃,傣族人平時喜歡用嫩的臭菜芽葉來燒魚,煮番茄,煮苦筍,都好吃。臭菜和雞蛋是絕配,可以蒸著吃也可以煎餅吃。據說用臭菜攤雞蛋,是傣族人招待客人的好菜。



於是讓店家做來吃,臭菜挑了細嫩的葉兒,在案板上切的碎碎的,磕幾枚雞蛋,攪勻了,在油鍋中一起煎了一盤,端上桌來,黃綠相間,很是好看,味道呢,卻是意料外的清香。真的挺好吃的。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吃這個臭菜,唇齒留香呢。

突然想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時候往往聞起來臭的東西,吃起來卻是意料之外的香。就像一個人一樣,往往看起來不正經的人,卻是一個好人,相反道貌岸然滿口仁義道德的人,骨子裡卻是極壞的。而且當很多人都在假裝正經的時候,有些正經在這些人看來就是不正經了。

有些意思。



堅持原創美食文章,央視《味道運河》《吃貨傳奇》美食顧問,搜狐吃貨自媒體聯盟執行秘書長,美食紀錄片《搜鮮記》總策劃王老虎與你共同搜尋舌尖上的「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