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春天來了,泰國人還在「哉焉焉」

2020-03-05     南方周末

「你那邊還能買到口罩嗎?」

「公司要復工,3000個口罩缺口,在清邁能幫忙搞到?」

……

作為一個長居泰國的中國人,對於新冠肺炎的初印象不是「居家隔離」,也不是「封城」,而是「你能幫我買到口罩嗎?」

最新消息,泰國政府在3月3日定義了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等11個新冠肺炎高風險國家和地區,提醒所有去過或來自這些國家的人,無論泰國國籍與否,自我隔離14天,不過這個政策沒有強制性。

在泰北清邁,約有30%本地人戴口罩。 (游梁偲/圖)

拖家帶口,他們在泰國住了一個月

第一位拜託我買口罩的是我民宿的客人。

那是大年三十,伴隨著「外面的人不要到武漢,武漢人也不要出武漢」的電視新聞報道聲,我正焦頭爛額地處理一波又一波的全額退訂諮詢。這時,突然響起新訂單通知:我們西安的,接待嗎?清邁還能買到N95嗎?有的話,有多少要多少!

經過詳細溝通得知,他們一行8人,2020年1月8日從西安出發,從曼谷到芭提雅再到普吉一路向南,小朋友和老人家都玩得十分盡興。但1月22日後,國內疫情持續發展,他們開始擔心回程。「我們原定1月24日回國,入境泰國申請的是只有15天逗留期的落地簽。現在簽證就快到期,但國內又這樣……」

思前顧後,決定冒險一次:按原定機票回國,落地西安後,在機場馬上買當日西安直飛清邁機票,相隔不到24小時再次落地簽入境泰國。由於後期泰國政府對滯留在泰的中國人採取機動人性化的簽證政策,他們現在已經在清邁逗留一個多月。

除了中國人,長居國內的老外家庭來泰國「躲疫」也不是稀奇事。「要不是孩子太小,真的不想出來。」考慮到剛生娩的太太,在成都生活十幾年的Sam和妻子Carol在2月1日,趕上最後一班未被取消的航班,帶著未滿月的女兒和另外兩個6歲以下的兒子,飛到清邁。相比於其他來躲疫的中國家庭,持美國護照的他們幸運一些:免簽入泰,可逗留一個月,之後再辦理延簽,最長可逗留兩個月。目前他們一家已在清邁三十多天,我問打算什麼時候離開,回我:「還沒確定,小朋友開學前幾天吧……」

當然,他們並非個別案例。疫情爆發臨近農曆新年,泰國又是中國人出境目的地Top1,整個二月滯留在泰國的中國人就有十萬人之多。這十萬人中,除了來泰旅行留下的,還有一些去第三國旅行,回程暫時不想回國的。有人這樣說:「我們年前去墨西哥旅行,暫時不想回國,就改了機票來泰國。一來價格便宜,二來其他國家已經禁止中國人入境了。」

清邁餐廳自發性地掛出「武漢加油」的海報。 (游梁偲/圖)

物價低、跳水的酒店房價、對中國人還算保持友善,再加上不限制國人入境,堅持開放免費落地簽,讓泰國成為很多人的「臨時中轉艙」。特別到了二月中旬,路上出現三三兩兩戴著口罩的中國年輕人,一搭話,才發現十有八九是澳洲留學生。由於澳大利亞有14天禁令,這些留學生都選擇泰國作為中轉站。於是有人開玩笑:在曼谷當紅酒吧溜一圈,裡面的中國留學生,可以湊齊澳大利亞所有大學。

「哉焉焉」的泰國人,也擔心買不到口罩

在泰國生活久了,你會發現溫和有禮的泰國人除了「薩瓦迪卡」,還有一句口頭禪:哉焉焉(泰語,意為「慢慢來,不著急」)。

等了15分鐘,一個菜都還沒上?餐廳老闆總會微笑安撫:哉焉焉。

在曼谷打車,堵到懷疑人生?司機笑笑曰:哉焉焉。

快趕不上中轉航班,地勤人員仍然慢慢吞吞?哉焉焉。

去大商場買五張椅子,存貨不足,從曼穀倉庫調貨要等一個星期?哉焉焉。

清邁各大藥妝店,口罩全部脫銷。 (游梁偲/圖)

而當做什麼事都「哉焉焉」的泰國遇上新冠肺炎,這次一點不「哉焉焉」。當一些國家對中國封關、限制入境時,泰國堅持不封關、不限制、一次次強調免費落地簽政策仍然有效。整個泰國,上至國王、總理、各政府部門,下至大小商家,都在錄視頻、貼海報、喊口號:中國加油,武漢加油,中泰一家親!

但不封關,不限制中國人入境,泰國民眾真的「哉焉焉」?雖說有主觀助力信仰的教化,再加上客觀條件 「高溫結界」,病毒在泰國的確不容易猖獗。但當泰國人發現口罩被掃光、疑似病例每日成百增長、出現第一例死亡病例時,他們還是害怕的。身邊從事服務行業的泰國朋友早早地戴上口罩,普通民眾見到路上沒戴口罩的成群結隊的中國人,會禮貌地45度側身躲開。即使在網上還是有歧視中國人的個別言論,但整體來說,泰國人對我們真是十分平和有禮了。

在新冠疫情的陰影下,泰國服務從業人員普遍戴上口罩。 (游梁偲/圖)

除了口罩,國內疫情也開始影響泰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輕則,馬拉松完賽暫時沒有獎牌,因為獎牌從中國預訂;買了小米空氣凈化器要等一周才送貨,因為中國物流還沒恢復;汽車工廠無法生產,因為大部分零件來自中國。重則,酒店中國訂單100%被取消,導遊、司機失業,大小商店、Spa、景區暫停營業或直接倒閉,因為中國遊客突然不見了。

旅遊業對泰國人有多重要?據統計,泰國旅遊業占每年泰國GDP的10%,2019年,中國遊客占泰國3970萬入境遊客的27%。這次疫情,不光重新洗牌國內旅遊業,對早已依靠中國市場的東南亞旅遊業也是前所未有地影響。就在我身邊,不止一位民宿同行抱怨「要打道回府」,一直合作的清邁古城內幾家四星五星酒店,二月份入住率只有20%,三月更只有零星幾單。中國遊客銳減,也直接體現在泰銖匯率,這幾天人民幣兌泰銖一度升回1:4.5(1元兌4.5泰銖)。

進入清邁購物中心,需要測量體溫。 (游梁偲/圖)

旅遊行業淡旺季分明,對於泰國,每年11月到次年2月、中國暑假是旺季。二月作為傳統旺季,沒有中國遊客還能靠來過冬的歐美遊客支撐,而三月過後到遙遙無期可能被取消的中國暑假之間,才是最讓人擔心。悲觀地想,北半球的春天到來了,但旅遊業的寒冬才剛開始……

「寒冬」開始,沒有中國遊客的泰國怎麼辦?

說到這,不得不說中華民族是多麼聰敏刻苦,生命力頑強。農曆新年期間,朋友圈裡許多原來從事代購、旅遊行業的在泰華人早已進行業務轉營。賣口罩、酒精的不說,他們有的針對滯留、持落地簽的中國人,提供當日出境入境緬甸等鄰近國家行程,以及專人帶關等出境續簽服務,還有提供旅遊簽轉一年退休簽服務,讓你長期留在泰國,更有開展VR看房、雲賣房的。據說因為疫情影響,刺激一大波國人海外置業,房產中介開單率比以前明顯提高,傳聞中有人每天能賣出好幾層公寓。

中國遊客大幅減少後,清邁所有景點都變冷清了。 (游梁偲/圖)

而泰國人,他們希望中國人回來嗎?當然想!他們深知一群歐美老外的消費力,怎麼都比不上一個中國大媽的「買買買」;給印度人免簽,訂單量也不過是中國自由行遊客的冰山一角。目前,很多泰國旅遊企業,削減成本開源節流。

而大多數泰國普通百姓依舊「哉焉焉「的,勤洗手,戴口罩,友善對待每一位滯留的中國人。他們靜靜地等待疫情過去,等待一大批中國遊客不忘「中泰一家親」,帶著沉甸甸的人民幣,重返泰國。

游梁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5SrHAB3uTiws8K-9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