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立秋是哪天?是早立秋嗎

2019-07-30     我會種

今年的夏天比以往年的夏天來的更熱些,自從入伏以來,全國各地頻繁進入高溫「燒烤」模式。據氣象局統計,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長沙、武漢已經連續6天35℃以上的高溫,局地可達40℃。氣象局預計今明兩天,在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下,大範圍高溫天氣仍將盤踞在中東部大部地區。在這個熱到模糊的天氣里,我想大聲呼喚:秋天,你快來吧!

說到秋天,尤其是農民朋友,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24節氣中的立秋了。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作物果實即將成熟,也提醒著人們酷暑難耐的日子即將結束,秋天來了,氣溫開始變涼。今年立秋的具體時間是在8月8日,農曆七月初八,具體時刻是凌晨03:12:57。

對於立秋,農村有句俗語「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說的是立秋早晚對之後天氣的影響,如果是立秋早的話,說明這年秋天的天氣是比較涼爽的;如果是立秋晚的話,那沒立秋之前就是酷熱的夏天,肯定會熱上好長一段時間的。於是農村俗語就用「熱死牛」這樣誇張的比喻來形容天氣的炎熱。

那怎麼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一種說法是根據進入立秋的具體時間點來確定早晚。在上午進入就是早立秋,在下午進入就是晚立秋。而今年進入立秋的具體時間點是8月8日時凌晨3時12分57秒,按這種說法屬於早立秋。不過這種說法有很多人表示不靠譜,他們認為正確的算法應該是根據立秋當天的農曆日期來確定早晚,如果在農曆六月,就是早立秋;如果在七月,就是晚立秋。按這種算法,今年立秋從農曆七月初八開始,是毫無疑問的晚立秋。

看到這你是不是糊塗了,那今年到底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對此,國家氣候中心表示這不重要,因為他們統計了以往早立秋和晚立秋的年份對比立秋後的氣溫發現立秋的早和晚對秋天氣溫的影響並不是很明顯,甚至有的早立秋年份不但沒有冷颼颼,有時氣溫比晚立秋年還更勝一籌。我國南北跨度大,立秋來臨時,入秋的時間也各不相同,在我們老家經常會聽到「秋後一伏熱死人」這樣的話,說明立秋之後天氣並不會馬上就轉涼,而是還要先熱上一段時間,並且這段時間太陽照射依舊,讓人燥熱難耐,人們常說的「秋老虎」也就是這個含義。

也正是由於「秋老虎」的緣故,秋季人們要注意養生,否則容易生病。「立秋早晚涼,中午汗濕裳」,這樣的天氣非常容易生病,人們要注意降暑,還要注意預防感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IdQmwB8g2yegNDTqY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