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就業環境競爭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回家創業,湖南岩山鎮的創業者劉正軒,大學就讀生物工程與環境科學系,在學校期間就已接觸蝦類養殖,畢業後,劉正軒回老家湖南邵陽創業養蝦,並召集了幾個同學成立公司,原本以為可以靠這發家致富回饋社會,沒相到養的蝦卻被村民生搶,損失慘重。據他稱,兩年來他的蝦塘被當地村民哄搶10餘次,造成的損失或達數10萬元。
從去年9月開始,就有村民稱要去撿點,人多後就不再撿,開始直接撿蝦。雖然他去年也曾報了幾次警,但警方也阻止不了村民。人最多時達到三四百人同時搶蝦,連工作人員都不敢去蝦塘,導致幾千斤蝦就活活凍死在蝦塘。
11月3日有媒體報道了此事,大學生回鄉創業養蝦,遭村民哄搶,當地目前已成立工作組調查此事。其實類似這類的新聞還是時有所聞的,比如海南大學生夫妻開墾種香蕉也是被附近村民一搶而空,安徽養魚的幾百村民下河搶魚,最近爆出來瓜棚被搶西瓜的,菜棚被搶花菜的,大部分都因價值小,搶者年齡大而不了了之。還有貨車翻車貨物被哄搶一空的,作惡就是這樣從一點點開始的。
有村民說:蝦塘建好之後,村裡一些婦女、老人會去蝦塘里撈魚,有時候可能會撈到個把的蝦,但是絕不存在哄搶蝦的情況,只是偶爾撿點漏。其實從一開始就不應該讓人進去撿魚,防微杜漸就是這個道理,一開始就不要太仁慈,以為自己打撈完了,剩下的殘羹剩蝦小魚和田螺,鄉里鄉親的,就讓村裡人撿了算了,這就是所謂的破窗效應,第一次撿魚就要採取措施,就不該讓撿!誰撿打誰,防微杜漸。熟歸熟,但不經允許的拿就是事實搶劫。有一人作惡沒受到處罰,後面的人看到就會爭相效仿,一發不可收拾。
有些農村人的攀比思想和嫉妒心真的特別重,可以一起窮,見不得別人好,只要你富了就眼紅仇恨你。在農村搞養殖業,必須專人守著,不然哪個眼紅病一瓶農藥下去,全賠光。總有一二個心理陰暗的想算計你,就是怕你比他們好,想著法子要整你要害你,手段有的是,點柴垛,劃大棚,投毒,砸窗玻璃,等等這些,有機會就下手,防不勝防,明著搞不到就暗著搞,最厲害的是下毒,可以一夜要你破產,有人魚塘就這樣給人投毒了。 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栽樹無人問,樹大有人問!比窮更可怕的是不知廉恥。想在農村搞養殖搞承包種植,第一在農村一定要狠,要硬氣,要猛,第二十里八鄉的得認識幾個二愣子,第三有事不要怕事,沒事不要惹事。
有些人貪小便宜欺軟怕硬,那些人性的惡是你想像不到的,沒文化一個個,壞心眼卻不少,你過得好嫉妒你,你過得窮看不起你。明搶還這麼理直氣壯,還說是撿漏,真不知道誰給他們的勇氣,這名大學生回鄉自主創業,然後成了村民打劫的對象,讓人心疼,該普法了,不要再法不責眾,讓人寒心!今後誰還敢回家創業?當下最應該追究這些人的責任,這麼惡劣的營商環境,誰還敢去投資?
善惡本就是人之本性,善與惡都會相互傳染,從眾心理使然,人是矛盾的,都有善惡兩面,並且惡的一面處在長期被壓制的狀態,想出來卻不敢的狀態,過於寬鬆的管理環境會使人性之中的放縱,懶惰,貪婪自私等缺點放大,最終發展為惡,在群體中,就有很大可能會變成整體行為!所以為善也得帶把刀,由養蝦事件映射出人性的善與惡,追究這些人的「哄搶"責任才能警示其它人,讓這種事以後不再重演。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