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眼鏡醬。
71歲的紐約地產大亨羅伯特·德斯特(Robert Durst)因涉嫌殺人,被警方逮捕並被指控一級謀殺罪。
德斯特家族號稱美國地產神話。
1901年「移民」至美國紐約的德斯特家族,憑藉小小的製衣行業起家,到如今擁有美國紐約多處標誌性建築的運營管理權。
其中包括世貿中心、美國銀行大廈以及位於時代廣場的康泰納仕集團總部等。
不過百年,其家族發展令人嘆為觀止。
注釋:德斯特現任掌權人,羅伯特的弟弟道格拉斯口中的地產僅代表2000年(此為2000年左右錄像)
然而,這般光鮮亮麗的家族中,竟出生了一位「乖戾、嗜血」的另類惡魔。
羅伯特·德斯特(Robert Durst)
與前妻失蹤、閨中密友被殺的離奇案件密切相關的他,從未被定罪。
甚至以現實版的「電鋸驚魂」的方式殘忍殺害鄰居並將其分屍,在法庭上被以可笑理由僅判處了九個月監禁的他,
在十年後的2010年,《所有美好的東西》影片上映後,約見安德魯導演,進行真人記錄訪談。
《紐約災星》
本紀錄片(HBO出品)總共六集,分別由當事人羅伯特,案件受害人的親朋好友以及案件相關負責人員進行自述。
注釋:紀錄片中羅伯特·德斯特又被稱為鮑勃·德斯特,以下將以稱羅伯特為主。
Part1
無頭分屍被發現,男扮女裝頻逃脫。
作案工具均繳獲,可笑理由罪輕判。
海邊飄著的數個黑色垃圾袋,令警方驚駭不已,作案者乾淨利落的手法堪比工作數年的外科醫生。
在警方追查之下無頭男屍的身份揭曉,而嫌疑犯的身份也很快被鎖定:多蘿西·塞納,樣貌醜陋的啞巴女性。
可緊接著,屋主的供詞以及嫌疑犯房間的陳設令警方意識到:也許,根本就沒有什麼多蘿西·塞納,這只是一個男扮女裝的幌子。
追尋嫌犯留下的蛛絲馬跡。警方終於抓捕真兇,並繳獲作案工具。
然,令人震驚的是其身份:美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德斯特家族長子——羅伯特·德斯特。
並且其妻子的離奇失蹤仍被人們質疑其真實性。
當然,更可笑的還在後面。
逃脫了審判庭,又因偷竊被抓的羅伯特,因其能說會道的律師硬生生將其殘忍殺害鄰居的罪行,辯駁成為「正當防衛,不正當處理屍體」。
Part2
十年電影獲傾心,致電導演訪談錄。
追憶兒時最悲苦,家庭悲劇往再生。
愛妻失蹤成迷霧,丈夫無辜對與錯?
作為美國地產巨鱷的繼承人,羅伯特被捲入謀殺案一事,自然是娛樂新聞界爭相報道的頭條。
甚至於2010年,安德魯導演以其為題材原型改編執導的電影《所有美好的東西》上映。
注釋:《所有美好的東西》因其美化的事實、不連貫的劇情以及不甚懸疑的影片氛圍被各方影評吐槽。
羅伯特似乎十分中意該電影,並作出大膽計劃,由安德魯導演進行關於自己的訪談紀錄拍攝。
採訪前半部分,羅伯特講述自己兒時的悲痛家庭遭遇,對逝母的戀戀不忘,對父親平靜之下的怨恨在鏡頭前顯露無疑。
而後,關於其妻子凱薩琳神秘失蹤一案,羅伯特口齒清晰,說得頭頭是道。
可面對安德魯導演與節目組,關於採訪相關人員而得來失蹤案疑點的提問時,他卻答非所問,輕巧避開話題。
Part3-Part4
一十八年再席捲,失蹤謎案眾紛紜。
閨中密友遭殘害,警告信件何處來?
沉寂十八年的失蹤案件,因一名猥褻慣犯的證詞,再度浮出水面。
「凱薩琳是被謀殺的。」
「你們應該去問蘇珊·伯曼,她肯定知道真相。」
犯人的口供,凱薩琳好友的證詞,使得警方線索調查的方向指向了作為羅伯特的密友及代言人的蘇珊·伯曼。
然而,令警方做夢也沒想到的是,在他們準備展開調查前,蘇珊·伯曼在家中被槍殺。
同時,兇殺案發生的前一天,警察局收到一封匿名信件:
「本尼迪克特峽谷1527號,死屍。」
眾人皆指真兇為羅伯特,
熟人作案,
羅伯特在兇殺案發生處前後出現的巧合的時間點
等疑點直指羅伯特,然而他拒不承認。
Part5-Part6
人生如戲神反轉,信件字跡引驚異。
謊話連篇如何圓,一時大意吐真言。
就在導演及製片人即將結束訪談並收尾時,蘇珊·伯曼的養子在其遺物中發現了一封羅伯特的信件。
令人驚喜若狂的翻轉也由此開始:
神秘警告信件與羅伯特寄給蘇珊·伯曼的信件,擁有相似度極高的封面筆跡。
羅伯特在訪談中自圓其說,圓著圓著將自己繞進去的慌張。
以及忘記收聲的麥克,自言自語口吐實話
如此警界30年未破的謎案,竟被這6集HBO出品的電視劇一舉破獲······
一如劇名,羅伯特成為災星絕非偶然而是必然。
母親自殺成謎,父輩閉口不言。
兒時羅伯特被迫目睹母親自殺的過程,葬禮之上不知情的大人的好意「謊話」在羅伯特內心種下謊言和自我的種子。
即使成年也未能得到父親關於母親死亡的解釋,羅伯特怨恨父親由心而生,與家人漸行漸遠。
淡薄的家庭情感。
侄子侄女一代都想尋求凱薩琳姑姑失蹤的真相以及伯父羅伯特是怎樣的人,然而,羅伯特的兄弟姊妹絕口不提。
亦如羅伯特逝去的母親,仿若醜聞的存在。
自卑的心,以及不可控的私慾。
對凱薩琳,或許羅伯特是真心,然真心中摻雜更多的是渴望與艷羨。女孩兒的熱情和積極樂觀,還有女孩兒和睦溫馨的家庭是他所沒有的。
戀愛中的嬌小女人的千依百順蒙蔽二人的雙眼,婚後逐漸自立的凱薩琳激發羅伯特強烈的控制欲,爭吵冷戰家暴演變最終悲劇。
警方的漠視。
在凱薩琳失蹤一案眾多疑點被提出,幾十年前的警方只是依據往常的經驗(離家出走)定案,以至於造成後面兩起兇殺案件(蘇珊被槍殺,鄰居被肢解)發生。
我曾認為你是無罪的,然而我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最後一集中安德魯導演的自述充斥著震驚的無奈:
「在某種程度上,我一直對這個人持無罪推定的態度。不僅僅是靠我問他的那些問題,還靠我對他的感情。我喜歡他。」
也許我開始帶有私心,但我深思熟慮亦未想到這真摯的交往,竟是與魔共舞。
當養子塞拉布整理出繼母蘇珊遺物中的信件後,回想起從前與羅伯特的友好相處以及人們的警告,心驚之餘的痛苦與悔不當初充斥心間。
分屍一案初露面的羅伯特,在警方的眼裡仿若圖書管理員,其面和心善的模樣令人產生錯覺:也許這些案件並非出自他手或他本意。
可在真相面前,被撕下偽裝的羅伯特卻是輕蔑生命,令人不寒而慄的存在。
「我他媽做了什麼?
當然是殺了他們所有人。」 ——羅伯特·德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