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吉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長春召開,省長景俊海在大會上作省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對2019年的工作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報告提到了過去一年中一個又一個「精彩吉林」,對此本報進行了梳理,快來看看吧!
報告說:長白山池北區、敦化市入選第一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敦化隸屬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北亞幾何中心,四縱六橫立體交通網絡使敦化成為國家「一帶一路」吉林省「通江達海」的重要節點城市,1.2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不僅擁有令人心馳神往的湖光山色,更蘊含玉琢銀裝的冰雪世界。2016年以來,敦化市委、市政府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確立「生態立市、工業強市、旅遊興市」發展戰略,下決心在發展全域旅遊的生動實踐中,舉全市之力打一場攻堅戰、持久戰。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挂帥,全市各部門挂圖作戰,每年5000萬元的專項保障、48萬人民的萬鈞之力,推動敦化全域旅遊步入發展快車道。2019年,全市旅遊接待遊客673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84.3億元。
全方位改革創新,為全域旅遊發展注入生機活力
創新管理體制。構建以全域旅遊領導小組為核心的部門單位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1+4+N旅遊管理體制改革,重組旅遊發展局並列入政府組成部門;成立旅遊公安分局、巡迴法庭、市場監管分局和行政執法分局;著力強化「N」的合力,設立旅遊專干,實施旅遊協會總會、分會「1+10」改革,切實形成聯動推進、聯合共贏的新格局。
創新發展模式。確立「5A級景區引領一區多基地」發展模式,差異化建設全域旅遊示範點16家,在空間上形成以六鼎山文化旅遊區為核心,以點連線、以線建網、以網成面的「米」字形全域旅遊發展大格局。這一模式被國家旅遊局寫入《2017年全域旅遊發展報告》。
創新營銷機制。集中力量打響「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旅遊形象品牌,建立政府主導、企業聯手、媒體跟進的「三位一體」宣傳營銷機制,文化旅遊宣傳累計投入8000萬元,地域文化旅遊影響力顯著提升。
全要素融合推進,為全域旅遊發展開闢廣闊空間
強化規劃融合。編制完成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實現全市規劃「一體化」,旅遊規劃「一張圖」。修編《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多規合一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全域旅遊一區八基地規劃》等10餘項配套規劃,並確立「一區八基地」「雙百億工程」旅遊項目支撐體系,全域旅遊藍圖正全面展開並得到有效落實。
強化產業融合。大力實施「旅遊+」全產業融合發展戰略。旅遊+冰雪,賞霧凇、滑野雪、冰運動、泡溫泉亮點紛呈,玩冰戲雪成為旅遊新時尚。旅遊+林業,老白山原始生態景區、亞光湖國家濕地公園成功實現從林業經濟向旅遊經濟轉型發展。旅遊+農業,成功打造以雁鳴湖鎮小山村為代表的農業觀光旅遊品牌,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吉林樣板,得到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小山雖小,名氣很大」的高度讚揚。
強化文化融合。深入挖掘渤海國、清始祖等特色文化和東北抗聯紅色文化,精心打造寒蔥嶺抗聯密營、日遺化武展覽館、秧歌博物館等文化旅遊品牌,萬人扭秧歌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記錄,舉辦國際冬泳邀請賽、維特恩自行車賽等大型體育賽事,特色文化讓敦化旅遊更有底氣、更富內涵。
全過程優化服務,為全域旅遊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搭建智慧旅遊平台。建立全域旅遊大數據中心和監管服務中心,開發「一機游敦化」智慧旅遊項目,形成融合旅遊公共服務、政務管理、行業監管、決策支持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旅遊體系。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000萬元,升級改造城鄉主次幹道旅遊標識牌和全域旅遊全景圖;投入3000萬元,新建、改擴建標準化旅遊廁所100座,敦化市人民政府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廁所革命綜合推進獎」,是全國唯一受此表彰的縣市;建成層級分明的全域旅遊集散中心和多個全域旅遊服務站,旅遊輻射集散能力和服務功能極大提升。
提升要素供給質量。打造以滿族八大碗,朝鮮族特色美食、精品吉菜為主的餐飲美食街區。積極引進「漢庭」「如家」等快捷酒店,主推木屋、東北大炕等特色民宿。推出人參、鹿茸、靈芝、黑木耳、煎餅以及刀畫、柳編等「大德敦化——旅遊伴手禮」,讓八方遊客覽敦化一城盡知關東風情。
大美敦化
六鼎山文化旅遊區
雁鳴湖神龍溫泉度假區
老白山原始生態風景區
大石頭亞光湖國家濕地公園
寒蔥嶺楓頤園
來源:敦化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