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5日18時,義大利民防部門負責人、新冠病毒應急委員會專員安傑洛·博雷利在例行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義大利現存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為3296例,較前一日增長590例;死亡病例148例,較前一日增長41例;治癒病例414例,較前一日增長138例。該國目前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3858例。
5日,義大利西北部的瓦萊達奧斯塔大區首次報告兩例病例,這也標誌著該國20個大區已全部出現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同一天,義大利總理孔特宣布,政府撥款75億歐元用於支持該國的家庭以及企業應對疫情帶來的緊急狀況。
我叫孫品爍,今年27歲,在米蘭理工大學讀土木工程。
去年12月底,我剛剛從季節性流感中恢復,看到國內新冠肺炎的消息也並沒有多關注,以為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次流感。然而,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風雲突變。但那時,遠在萬里之外的義大利的我,沒有感受到現實生活出現任何不同。
第一次真正為疫情感到緊張是在1月23日的早晨。微博上有人爆料說,有來自武漢的旅行團當天早上抵達了米蘭,並且有人已經出現咳嗽等疑似症狀。我在驚惶之下趕緊去買了口罩,戴著口罩等公交車時還有義大利大爺問我為什麼要戴,是不是生病了。
接下來便是武漢「封城」,中國全國嚴陣以待。義大利這邊,一對武漢的老夫妻1月30日在旅行途中被確診,義大利也因此開啟了為期6個月的國家緊急狀態。本以為事情到此就收尾了,畢竟病人已經迅速被隔離,加上義大利的醫療水平國際一流。「嚴防死守」下,我以為疫情不會在義大利進一步擴大。
沒想到的是,僅一周後,我成了疑似病例。
我從疫情旁觀者變成了一線體驗者
2月7日早上,我出現了發燒的症狀。由於兩周前去機場接了剛從國內回來的女朋友,並且之前的流感結束後持續咳嗽了近兩個月,為了穩妥起見,我撥打了義大利衛生部針對新冠疫情開設的專線1500,並前往位於萊科的亞歷山德羅·曼佐尼(Alessandro Manzoni)醫院急診室就醫。
在聽說我接觸過從中國境內返回人員時,接診醫生大驚失色,直接給我開了黃色小條。
在義大利的公立醫院急診室就醫時,醫生會給病人發放不同顏色的小條,紅色為最危重,黃色次之,隨後是綠色和白色。一般情況下,領到綠色小條要等待十小時左右才能被接診。這是我多年來首次體驗到了義大利人的高效,從打電話一層層向上請示、安排我住入隔離病房、準備好核酸檢測,這一切居然在半小時內就完成了!
接著我忐忑不安地度過了24小時,期間得知我被隔離的同學們也有些許恐慌。如果那時我被確診了,義大利的「1號病人」就不會是那位38歲帶病跑馬拉松的馬蒂亞了。
在隔離病房治療
當時我們也擔心身邊的一些義大利人會用不好的眼光來看待當地的華人和華僑。所幸我最後核酸檢測結果是陰性,第二天我被轉到了普通病房。住院四天,醫生始終沒有查清楚我發燒和咳嗽的原因。
隔離病房的伙食
入院時,醫生跟我說治療是免費的,但我最後收到了一張費用高達1900歐元的帳單(約14000多元人民幣)。因為我是留學生,每年要去續學生居留證,因此買了醫療保險。在醫院繳費處大媽的指導下,我去當地的衛生院辦了醫療卡,再走醫療保險付了這筆錢,自己只掏了20歐元的材料費。
病毒檢測呈陰性的報告
生活就是這麼的奇妙,原本我抱著靜觀疫情形勢發展的心態,突然就變成了疫情第一線的體驗者。
不肯「吃虧」的酒吧業主和意甲聯賽
2月20日,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米蘭附近的科多尼奧出現了。這位「1號病人」馬蒂亞是個社交達人,新聞報道說,他在確診前約半個月內參加了馬拉松、球賽等多次參加聚集性活動,跑遍了10個城市,並在各種活動中接觸了至少5萬人。
從2月24日至25日的24小時之內,義大利確診了超過100名病例,疫情迅速擴大,政府的反應不可謂不迅速。2月20日當天,疫情暴發地區的火車停開,政府兩天內封鎖了倫巴第大區的11個市鎮,並且對米蘭及其周邊地區採用了宵禁政策,酒吧等營業場所晚上6點之後不得營業。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和威尼託大區迅速宣布停課。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義大利普通民眾的態度。首先是酒吧業主們,居然聯合起來抗議宵禁政策,最後政府只得做出讓步,允許晚上營業,但是要顧客間保持一定距離並且限制人數。其次是普通市民,疫情擴大後,超市人頭攢動,意面、水、麵包、消毒用品被一搶而空。義大利面(pasta)中最先被搶完的果然是細麵條(spaghetti), 義大利人對它的愛最為深沉。
疫情爆發後的esslunga超市,意面被搶光,剩下空心粉
大街上能看到戴口罩的人清一色全是黃皮膚黑頭髮的同胞們。一來,市面上的口罩大多已經讓華人收購寄回國內支援了;二來,興許是文化的不同,大多數義大利人認為生病的人才戴口罩。
最關鍵的是,大多數人對於疫情的估計過於樂觀,並沒有意識到它的可怕。就以我的經歷來說吧,因為咳嗽一直沒好,我就自行前往藥店買藥,過程中藥店的藥劑師沒有詢問任何病症,偌大的藥店也只有我一人戴著口罩。
貼著「口罩已售完」告示的藥店
最近兩天意甲聯盟對於意甲聯賽的處理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原定於3月1日在都靈打響的尤文圖斯主場對陣國際米蘭的「義大利國家德比」,最初意甲聯盟決定在原時間空場舉辦,沒過多久便改為推遲至3月2日,僅限皮埃蒙特大區的球迷進入觀賽。原因僅僅是因為皮埃蒙特大區的第一條禁令只到3月1日為止,這樣可以避免空場帶來的門票損失,也難怪國際米蘭的主席張康陽在Instagram上怒斥意甲聯盟,表示健康因素應該放在首位,而不是門票等其他無關緊要的利益。
民眾漸漸有了防疫意識
興許是在經濟、旅遊業相繼受挫,各方阻力的重壓之下,前期反應靈敏的義大利地方政府於3月2日重新開放了米蘭大教堂,佛羅倫斯宣布將於3月6日至8日免費開放公立博物館,威尼斯政府更是要求當地酒吧免費提供開胃菜以刺激消費,全然不顧病毒專家的呼籲。義大利國家旅遊局則在推特上表示,義大利是一個安全的國家,意外長迪馬約更是呼籲別國解除對義大利航班的封鎖。
雖然義大利的醫療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但疫情爆發後醫療資源透支,使得醫院只能收治有症狀患者及重症患者,輕症及無症狀陽性患者只能居家隔離。在這種情況之下,有的同胞選擇了轉機回國,更多在意華人選擇了深居簡出。
在口罩四處難求的局面下,米蘭華人運營的外賣平台採用了「點外賣隨單附送免費醫用口罩」的方式做公益,我就是通過這個渠道拿到了一些口罩,避免了「裸奔」出門的險境。
隨外賣免費發放的醫用口罩
3月3日,義大利總理孔特簽署了新的緊急法令,對紅色區域(被封城的區域)和黃色區域(如米蘭等疫情較為嚴重的區域)做出了新的規定。在口罩短缺的現實情況下,義大利政府呼籲沒有感染區域的人沒必要戴口罩是無奈之舉。
周日的米蘭地鐵站
之前網上曾有傳言稱意政府「只公布重症患者以免引起恐慌」,但事實證明這是謠言,每日的疫情信息仍然是公開透明地公布的。公共運輸並沒有完全停止,但人流量的減少證明了普通民眾也漸漸有了防疫的意識。我就讀的米蘭理工大學和其他大學也積極了開展網課教學。值此時刻,我們自身能做的也只能是少出門、戴好口罩,同時相信與等待義大利政府的防疫措施。
來源:澎湃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C0sHAB3uTiws8KGHs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