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這位校長最近成了香餑餑,一天竟能接到上百個電話

2019-09-30     視覺金寨

臨近開學,中心小學校長儲誠超顯得格外忙碌。每天早上6點起床,一直到晚上9點多離校,他的手機響個不停。近三分之二的電話都是關於能不能把孩子轉至中心小學讀書。

儲誠超接到的電話有返鄉就讀求學家長打來的,有周邊鄉鎮慕名求學的,還有外來務工的家庭。中心小學緊鄰天堂寨景區,圍繞旅遊景點正在修建的基建工程吸引了大量農村勞動力,子女的上學問題成為這些家長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最多時候一天能接到一百多個電話」,儲誠超說,這在以前是很少有的事。




儲誠超





在中國,類似中心小學這樣的鄉村學校還有超過10萬所。按照教育部統計,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農村小規模學校10.7萬所,教學點8萬個;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鄉村教師290多萬人,其中中小學近250萬人,幼兒園42萬多人。

這也意味著,有超過10萬位「儲誠超」正在中國廣闊的鄉村傳遞著知識的普及和文明的尊嚴。

儲誠超說,「作為一名山村老師,我很榮幸。」

老師大哥


儲誠超來自於教師世家,三代六位教師,爺爺當年還是一所小學的校長。由於儲誠超從小喜歡運動,字寫得漂亮也善於與人溝通,因此被他中學時期的班主任——儲誠超的舅舅,認定具有當一名老師的潛力。

受家庭影響,儲誠超自學完成了安徽師範大學專科學歷,隨後又到安徽教育學院進修學習兩年。畢業後,儲誠超南赴廣州,進入一所大學的學生處工作。






群山中的小學


天堂寨中心小學是一所群山中的鄉村小學。

從學校向外望去,四周聳起的山峰將占地50畝的校園圍在中心。塑膠操場、足球場地、明亮的教室、先進的信息化建設,如今,從硬體角度而言這所鄉村小學不遜於城市中任何一所學校。

但時光倒退回4年前,一切還不是眼前這個景象。

儲誠超回憶起那時候的學校占地不足10畝,前面是交通主幹道,後面是高二十多米的山坡,運動場是一片黃土地,每間20多平米的宿舍住著24個孩子,整個學校連一個像樣的廁所都沒有…





「入學綜合症」






眼前還有令他更為頭疼的事情,人口遷移和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讓新的生源不斷湧入。與此同時,不斷萎縮的周邊教學點占用教師資源高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有些教學點裡面師生比達到1:2、1:3),中心小學本部卻不得不擴大班級,教師不足常常使他困惑。

儲誠超說:「比起校舍、操場的硬體條件,山村教育最緊缺的就是老師。好多有能力的年輕老師會因為種種原因選擇去城市安家立業。」


儲誠超想通過撤併教學點,調配教師,集中辦學。他認為: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集中辦學才是合理的途徑,這樣既解決缺師少教的困境,又能讓大學校的優質教育資源充分發揮。

效率和公平,始終是中國教育前進途中需要不斷做出的選擇。




儲誠超覺得合併辦學很有可能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集中辦學,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件好事。」

在應對老師緊缺的問題上,儲誠超寄望的另一個手段是新的技術。

中心學校在省教育廳的幫助下,利用科大訊飛等公司的技術力量,推進智慧校園的建設,比如在原來的在線課堂的基礎上加入智慧課堂(遠程平板電腦互動教學)等。「這樣教學點的三四年級學生就可以採用線上課堂方式學習外語和美術等學科」,儲誠超說。

最後一睛原始森林








更多金寨資訊趣事請關注頭條號(視覺金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9dg20BMH2_cNUgqy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