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巧運動,血糖更好,怎麼運動呢?

2020-06-01   糖尿病同伴

原標題:糖尿病人巧運動,血糖更好,怎麼運動呢?

糖尿病人如果不運動,就等於放著好的降糖方法不用,還要多吃藥,這樣就真的虧大了,研究表明糖尿病人加強運動有助於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度,有助於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同時還能控制糖尿病的進一步發展,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有著顯著益處。

糖尿病醫院專家表示,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適宜進行體育鍛鍊。有一些患者盲目運動的話,不僅不能起到保護健康的效果,反而還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

運動,尤其是對糖尿病體重超標的人來說,非常有利:

糖尿病醫院專家指出,除了有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幫助血糖控制、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等效果之外,糖尿病患者堅持體育鍛鍊還有助於改善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環,對預防高血壓、高血脂都有明顯好處。

更為重要的是,體育鍛鍊有助於幫助體重過大的患者有效減重。而體重回歸正常範圍,對緩解糖尿病各種症狀效果十分明顯。2019年11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內分泌與心血管病診治中心主任李光偉在接受新華網採訪時就明確表示,「體重減輕10公斤,56%的新診斷糖尿病患者指標可以恢復正常;體重減輕15公斤,將近80%的患者不吃藥、不打針血糖也能保持正常。」

當然除了體重超標的糖尿病人,其它糖尿病人如果是運動的,都要加強運動,也有很我好處!

糖尿病人選擇怎麼樣運動好呢?推薦以下三種最好最有效的運動

1 、健步

健步走作為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運動,無需專業裝備,只需一雙合腳的運動鞋。

而且,健步走的運動強度介於散步和跑步之間,屬於中低運動強度的有氧運動方式,能夠達到需要的運動強度,可以有效控制血糖。

另外,進行健步走,糖尿病患者的身體負擔比較小,特別是對年紀大、肥胖、有糖尿病併發症的患者而言,是比較安全的。

2慢跑

能促進新陳代謝,消耗大量血糖,減少脂肪存積,預防血脂異常、動脈硬化、冠心病等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有益,但需要徵得醫生的同意。注意,不宜在飯後立即慢跑,也不宜慢跑後立即進食,最佳時間為每天上午9~10點和下午4~5點,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

4、踢鍵子

能調節全身血液流量,加速血脂、血糖的代謝,從而降低血糖。踢鍵子前要做15分鐘左右的熱身運動,可以從每次5~10分鐘開始,一兩個月後再增加到20~30分鐘。其中,踢毽子20~30分鐘降糖效果最佳。

有些糖尿病人不便運動:如存在嚴重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

存在嚴重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在進行體育鍛鍊時就一定要小心謹慎,否則只會加重病情,得不償失。

比如糖尿病並發腎病的患者,如果存在腎功能不全的話,就應儘量減少運動量。否則可能在運動過程中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尿蛋白的排除,加重腎病的病情。

糖尿病伴有嚴重高血壓的患者,也應停止體育鍛鍊,否則可能會因為運動導致的血壓升高而出現健康危險。

糖尿病眼病患者,尤其是存在視網膜脫落或青光眼的患者,在運動時候要注意運動強度,以免劇烈運動導致眼部出現問題。需病情得以控制之後,再根據具體病情逐步恢復鍛鍊。

糖尿病運動一定要在運動師或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在進行體育鍛鍊時,都要倍加小心。最好能事先徵求專業醫生的意見,以明確自己是否合適進行體育鍛鍊,適合哪些項目的體育鍛鍊。

糖尿病人運動的時間和強度一定要把握好

1、固定時間:糖尿病患者每次運動的時間要保持相對固定。多數學者認為,餐後1小時是糖尿病患者開始運動的最佳時間,因為此時段體內血糖水平相對較高,運動不容易導致低血糖,而且對降低血糖的幫助最大。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運動,尤其不宜在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後、尚未進餐時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

2、固定強度:運動強度宜相對固定,這樣可以減少血糖波動、防止低血糖發生。

3、固定頻率及時長:美國糖尿病預防研究表明,每周運動至少150分鐘比較適合於糖尿病患者,時間過短達不到理想效果,過長則容易損傷骨骼肌肉。換句話說,就是要求每周至少安排5天、每次運動時間在30分鐘左右,當然,年輕體質好的患者可以適當延長運動時間,而年邁體弱者可以酌減。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是平日不運動,攢到周末「暴煉」。

糖尿病人運動量要適中——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在進行體育鍛鍊適合,一定要反覆強調「適度」這個概念。適度的體育鍛鍊對我們的健康是有幫助的,但運動過量不僅不能起到健康體魄的效果,反而還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糖尿病醫院專家表示,運動過量會對我們的消化功能和神經系統造成影響,對正常的飲食和睡眠造成影響,同時還可能對我們的關節、肌肉、心血管造成傷害。

微信公眾號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