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能「感統失調」?什麼是感統失調?如何對孩子進行感統訓練

2019-07-12     小萱媽媽育兒經

文|萱媽(戳關注,你想了解的的育兒知識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森森媽媽最近總說她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注意力持續時間特別短,總是寫幾下就走開,她擔心森森上課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害怕長期下去影響孩子成績。媽媽把這件事情和老師講了一下,老師說可能是孩子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和失調是什麼意思呢?森森家長很疑惑,很多家長也有同樣的疑惑。趁著這次機會,我們今天將感覺統合失調的常見原因和特點向大家做介紹,大家可以根據孩子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對策進行指導。

感統全稱為感覺統合。通常指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平衡感,本體感這些感覺。當孩子經過這些刺激收到信息後,信息傳入大腦經過整合後,身體對大腦發出的信息進行的直覺反應。如果沒有經過感覺統合,那麼孩子接受的信息就不能準確的傳送,因而輸出的行為也會有所偏差。

那麼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感覺統合失調呢?當孩子出現以下行為時家長就要注意了。

前庭統合失調。好動不安,在課上爬來爬去,隨意進出,即使被處罰也沒有用。之前遇到過一個不到3歲半的孩子,他在上課的時候經常自己開門就出去了,老師叮囑他不可以這樣做他也像沒聽到一樣。經常因為他隨意進出的行為擾亂了課堂紀律,更有一次因為他自己推門跑了出去剛好撞到了其他大人,把他自己的頭給撞青了,這種情況確實對孩子來說有危險因素。

視覺統合失調。讀書的時候經常串行,顛倒順序。抄寫文字的時候常常出現漏字漏行,寫字筆畫常顛倒。之前遇到一個媽媽特別凶的打她家的孩子,說是孩子寫作業又不認真,抄寫文字都不用思考的事情他都能串行,一邊打孩子一邊說:「非得讓他漲漲記性,看看下次還會不會犯錯。」母親的做法讓孩子害怕的縮在一邊,其實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卻受到責罰,這會讓孩子懼怕家長,減少和家長的溝通的。

聽覺統合失調。不知道老師說的作業,經常不理別人和他講話。孩子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會讓別人誤以為孩子不想和他們講話,其實這是聽覺統合失調造成的,這種情況對孩子的人際交往的順利進行有很大的影響,尤其在工作中因為不知道具體事項不但會給企業帶來損失,還會讓自己丟掉工作。

觸覺統合失調。不喜歡接觸新的事物,不喜歡陌生的環境,經常需要別人陪。有些孩子會因為別人的觸碰大發脾氣,也會因為家長新買的衣服而哭鬧,但是家長卻不知道原因,反而罵孩子不懂得珍惜。

本體統合失調。平衡能力比較差,肢體動作不協調。穿衣服、系扣子、繫鞋帶的動作比較緩慢。當孩子出現上述問題的時候,孩子進入幼兒園行動比別人慢,他便會很著急,情緒波動會很大,對孩子的心理發育產生影響。

平衡統合失調。坐姿不端正,常常東倒西歪,方向感不強,鞋子容易穿反。之前遇到一個孩子,他特別活潑好動,但是走路又沒有很穩,經常因為跑的速度過快而摔倒碰傷身體,媽媽對此也很著急。

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鍛鍊他們的能力呢。

0到3歲是感覺統合的形成期,孩子在這一個階段,通常通過自己的五感去尋找刺激,所以這段時間是他們感覺運動的高速時期。3到6歲是最佳的矯正期。家長需要抓住孩子發育的住會,發揮孩子長處,改進短處,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幫助。當孩子過了六歲之後,孩子在進行矯正時會需要花費很大的努力。當孩子過13歲之後基本定型。

家長可以通過感統訓練來幫助孩子進行適當的調節。感覺統合訓練通過讓孩子參加不同的遊戲,在遊戲當中讓孩子完成認為得到感受,並做出相應的反應,來訓練孩子的相關能力。

首先從觸覺方面講。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遊戲空間。在地上擺放孩子喜歡的安全的玩具,讓孩子在地上隨意爬行,觸碰那些孩子喜歡的玩具,用以鍛鍊孩子的觸覺。

對於那些觸覺發育遲緩的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爬小壓力的指壓板,為了不讓孩子在初期就放棄,我們可以先買一些觸感微弱的指壓板。先放一個墊子在上面讓孩子躺著休息,讓受力面積加大減少孩子的壓力。當孩子逐漸適應的時候,我們再來讓孩子坐在上面玩,後面再讓孩子在上面走路,逐步的提高練習的難度。

在前庭平衡方面。家長也可以對孩子進行訓練,在地面上擺好小的圓圈,可以用紙張折出來,也可以直接用呼啦圈。讓孩子單腳或者雙腳跳過所有圓圈,同時可以讓孩子單腳跳的方式來調高難度,在訓練過程當中家長可以在旁邊幫助孩子,輕微扶一下以免孩子摔倒。

視覺方面。在孩子還處於嬰兒期的時候就有意識的豐富孩子的視覺刺激。為孩子提供有益的視知覺玩具,比如形狀各異的積木塊,或者是分辨圖形的差異,還可以玩大拼圖。

聽覺方面。對聽覺辨別能力差的孩子,可以讓孩子閉眼聽周圍的環境,多加練習提高孩子運用聽覺的能力。讓孩子聽歌曲,訓練孩子辨別聲音的能力。對於聽覺記憶力不佳的孩子,可以家長來讀指令,孩子來畫圖,在這個過程中練習,讓孩子將聽到的東西存儲到大腦中,通過整個再輸出。逐漸的練習後孩子會將這些操作方式熟悉,從而應用到生活中去。

感統訓練既可以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又能增進親子關係,還可以通過專業的器械來增加孩子的體魄,在遊戲的過程當中也能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小朋友,鍛鍊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可謂是優勢豐富。

您認為您的孩子在生活中有能力較弱的一項嗎?您了解感統訓練嗎?歡迎和我們討論。

-----------------------

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萱媽,一位高級育嬰師、家庭指導教師。關注萱媽,關注更多育嬰知識。您所想要了解的,剛好是我所專業的,我將盡我所能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喜歡就請關注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JmCGwBmyVoG_1ZfQ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