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是中國實現藍水海軍夢必備的武器,中國的航母起步還要從瓦良格號開始說起。說起咱們國家購買瓦良格號的經歷,那真是太心酸了,談起來就令人傷心。1998年3月,創律集團終於湊出兩千萬美金買下了該航母,如何將其運回國,這還真是一個大難題。第二年中旬,徐增平雇用了一艘拖船,本想著很快就要把它送回國發揮大作用,沒想到在行駛到黑海水域時卻遇上了大麻煩。
拖船正要通過土國控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土政府卻阻止了我們。瓦良格被困黑海長達五百多天,有一天,一架來歷不明的戰機突然在半夜停在了甲板上,飛機上下來幾個人四處逛了逛之後,竟然還在甲板上留下了一行字:「The French Was There(即法國人到此一游)」。其實留下這行字的人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想看我們把瓦良格拖回去,能不能真的把它修復了,能不能真的造出航母,可以震懾其他國家。
非常簡單的四個單詞,卻深深地刺痛了中國人民的心。直到2001年下旬,我們都一直在跟土國協商,現在看來,土國當時的做法有點「趁火打劫」的意味,土國打著拖船通過該海峽會造成安全隱患的幌子,一再向我方增加附加條件,才肯放行。後來土國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想要我們在經貿上答應一些條件,還要我們鼓勵民眾去土國旅遊,兩百萬人次就可讓土耳其賺二十億美元外匯。
我們沒有辦法,不僅答應了對土國開放觀光旅遊,還願意向土國提供3.6億美金的經濟援助.除了這兩條比較重要的條件,還附加有通過海峽時我國必須要遵守的二十項安全措施。2002年3月,歷盡艱險的瓦良格號終於抵達大連港口。好在它被保養得非常好,在過去三年還進行了必要的維修。中國軍方的戰略評論家張召忠稱「它將是中國的第一艘航母」,引起了中國民眾的熱烈討論。
瓦良格號為中國的航母建造奠定了基礎,令國人欣慰地是,我們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已經下水,第二艘估計也將在下半年下水。希望我們的海軍發展得越來越好,「藍水海軍夢」能早日實現,同時也感謝那些為瓦良格號做出貢獻的眾多幕後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