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雙一流評選時除了985和211,這2類典型院校入列,你了解嗎

2019-12-20   小王的教育觀

說到雙一流從提出到建立現在走過了2年的光景,甚至在前段時間北大校長於武漢做的一次校友聯誼會上率先表示在2020年北大將建成為一所世界一流大學,當時的消息一出引來了軒然大波,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北大能夠認為在明年也就是馬上到來的2020年實現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表明了北大的自信,而從北大的去年收入超過330億元的情況來看,擁有如此強大的經濟支持,應該可以順利實現。但是也有人認為北大有些吹大牛了,就連清華都在沉默當中沒有表態何時可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而從北大清華在世界高校排名中的位次可以看到,和一流國際名校還有不小的差距,所以北大的願望是好的,但是也應該腳踏實地去做而不是僅僅口號上喊得響而已。

說到雙一流其實不僅僅指很多人所熟悉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同時也包含了一流大學AB類兩種大學,從雙一流建設的院校情況來看,除了有部分高校為照顧性質外,大部分高校都是憑著自己的實力躋身於雙一流的。

其中一直以來被視為照顧性進入雙一流高校典型代表的有與985並肩在一起的一流大學B類高校鄭大、新疆大學和雲南大學,無論是從這幾所大學的綜合實力還是歷史發展進程來講,就像實力比較不錯的鄭大也只能處在非985類211中的中流位置,但它卻進入到了雙一流B類高校讓很多同類高校羨慕不已。

除了上述的照顧性質被破格提拔的高校外,在雙一流評選進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還有兩類典型高校成為了首輪雙一流乃至未來雙一流評選的發展方向,它們分別為老牌重點大學和領域學科名校。

其中很典型的例子就比如一個特點那就是曾經的一些老牌重點大學,比如像在17年入列雙一流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就是典型的案例之一,南信大曾經的名字響徹亞洲那就是南京氣象學院,該校的氣象學專業不僅在國內乃至在亞洲都是排名第一的,南信大的大氣科學專業如今在學科評估中再次以A+成為了國內一流專業。

除了南信大的王牌專業外,其實在此之前南信大還是聞名全國的老牌重點大學,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成為了國內的78所重點大學之一,雖然後來沒有成為211,但是整體實力排名列在了國內前100強,所以南信大成為了雙非高校中成為雙一流的典型代表之一。

另外一類則是學科優勢明顯的國內高校, 比如中央戲劇學院,雖然它不是211,但是中央戲劇學 院作為國內著名的戲劇學院之一,而且特色專業明顯,雖然和很多工科類或文科類強校的學科不同,但是中央戲劇學院的戲劇類專業處在了國內領先地位,而能夠在上輪評估中入列雙一流,和不少進入雙一流的非211一樣,代表了在領域內的強勢地位,所以該校的學科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這也就給第二輪雙一流評選提出了很多啟示,那就是雙非高校在做大做強自己的學科後,將會有很大機會入圍雙一流,而且老牌重點大學也是如此。

對此你是如何看到的呢?你對雙一流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