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脾胃乃後天之本,是五臟氣血生化的源頭,只有脾胃健康,才能從日常攝入的食物中吸收營養,人才能少生病。
冬天是脾胃病的高發期,天一冷就感覺胃不舒服,消化功能變差了。很多人都覺得脾胃不好就應該多喝粥來養胃,但其實這是個誤區,對於有些人來說,喝粥不僅不能養脾胃,反而會加重病情!
喝粥不一定養胃
中醫學第一經典《黃帝內經》中的《素問·宣明五氣》中提到「脾惡濕」,也就是說脾胃最怕濕,除了自然界中的濕,我們攝入的水分過多,也是不利於脾胃的健康的。
專家告訴我們,是否適合喝粥來養胃要根據個人體質來區分。
這兩種人,喝粥不養胃
很多人都有脾胃虛弱的問題,也就是消化能力比較弱,其原因就是分泌的消化酶太少,這種情況下如果總喝稀的,反而會稀釋胃液里的消化酶,消化食物的能力會變得更差。因此,脾胃氣虛、脾胃虛寒的人群不適合喝太多粥和水。
脾胃氣虛的典型症狀:不能多吃,吃一點就容易堵;海吃不肥,吸收差
脾胃虛寒的典型症狀:吃涼的容易胃痛、胃脹、拉肚子;食慾差,消化能力弱;身體消瘦等
當然這兩類人群並非完全不能喝粥,而是要注意控制量,每天配著其他食物喝一小碗是沒有問題的,只是不建議大量喝粥或者把粥作為主食。
這兩種人,適合喝粥養胃
胃熱重的人群和寒熱錯雜的病人是可以通過喝粥來養胃的。
胃熱重的典型症狀:口氣重;大便偏干;吃完飯後很容易餓;做胃鏡檢查是肥厚性胃炎,胃液分泌多
寒熱錯雜的典型症狀:既有怕涼,又有反酸、燒心、大便乾等熱的症狀
如果您是屬於這兩類人群,可以選擇常喝粥來養胃。
養脾胃,常用這幾寶
大多數的胃病都和脾胃虛寒有關,也就是說對於多數脾胃不好的人來說,喝粥是不利於養胃的,那我們日常該如何養脾胃呢?
這些病都和脾胃虛寒有關
1,烤焦的饅頭片
別看烤焦的饅頭片不起眼,甚至有些人會直接扔掉,它卻是一個健胃良藥。專家告訴我們,大多數炒焦黃的食物都是有利於健脾胃的,比如中醫經典的健脾胃藥「焦三仙」、炒雞內金等。
而生活中更常見的食材,比如烤得焦黃的饅頭片,烙的有點焦的發麵餅等等,看起來不容易消化,其實適當吃一些,反而有利於健脾胃。
2,健脾溫胃茶
專家推薦了一杯代茶飲,適合脾胃虛寒的人日常飲用。
配方:陳皮3克、桂枝3克、黨參3克、炒白朮6克
方解:陳皮溫胃健脾,桂枝溫通陽氣,黨參溫補中焦脾胃,炒白朮是健脾良藥
3,芳香健脾貼
中醫認為香味入脾,芳香的食材也有助於健脾化濕,我們常用的調料大多就有這種功效。
專家介紹了一個芳香健脾貼,取一個桂圓去核,包上炙艾葉絨和壓碎的花椒,晚上睡覺前塞到肚臍里,用創可貼貼好,第二天早上起床後揭掉即可,可以溫化脾胃寒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