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發抖!暴降14℃!寒潮大降溫和大風暴雪橫掃26省

2019-11-13     中國水產頻道

暴亂的天氣襲來!強降溫、颱風、雨雪、大風......

動圖來自實時颱風

強冷空氣發貨!大降溫和大雪暴雪馬上到,權威預測:局地降溫14度

11月12日上午11點,從全國整點氣溫分布圖上看,我國西北和東北已經成為了我國兩個寒冷的核心區,這裡的淡紫色區域意味著多地的氣溫在上午11點仍然低於零下10度,內蒙古東部的圖裡河和根河今天凌晨的最低氣溫更是低於零下25度,圖里河最低氣溫低至零下28.1度逼近零下30度,可謂天寒地凍,而這樣厲害的嚴寒正是南下我國的強冷空氣的傑作。

對於我國中東部更多地方來說,這股冷空氣的降溫已經箭在弦上,中央氣象台的預測認為,從11月12日-11月15日,我國中東部地區將普遍出現大風降溫天氣,尤其是北方的華北黃淮東北多地,降溫將普遍達到10度以上,東北局地降溫幅度更是可達14度!難怪北方多個省份已經全面發布寒潮預警。

按照中央氣象台的預測,東北將成為本輪冷空氣降溫最劇烈的地區,預測顯示,遼寧瀋陽11月12日的最高氣溫還在15度上下,但11月13日最高氣溫就只有5度不到了,而最低氣溫更是要逼近零下10度,一天之內日平均氣溫就要下降10度左右!

而同樣的,華北黃淮江淮等地的降溫也不可小覷,北京平原地區可能出現今年首度最低氣溫低於零下的冰冷天氣,江淮多地的最低氣溫也要低至5度上下,厚衣服真的要穿起來了。

當然,這波強冷空氣除了猛烈降溫,它帶來的雨雪也非常兇猛,從目前來看,11月12日-11月14日強冷空氣將在我國東北製造大範圍強降雪,11月12日-11月13日遼寧吉林不少地區還可能是雨夾雪,但到了11月13日-11月14日就可能是大範圍的大到暴雪了,當地需要注意防範強降雪可能帶來的影響。但對比起來,南方的江蘇安徽湖北浙江等省份雖然也要下點雨,但雨勢不大、持續時間也不長,對於旱區的補水作用將非常有限。這輪強冷氣要橫掃全國26個省,範圍之廣,降溫之大,是今年冬天首創。

雙颱風!華南大機率遭襲擊?!

時間雖然已進入到初冬,但太平洋上的颱風卻沒有任何「消停」的跡象。上星期,西北太平洋遠洋的23號颱風「夏浪」和我國南海的24號颱風「娜基莉」形成了冬日裡雙颱風共舞的奇觀。其中「夏浪」的巔峰強度更是達到了65米/秒,與登陸日本東京的19號超強颱風「海貝思」攜手成為了今年全球風王;而土颱風「娜基莉」則是在南海上空來了一個折返跑,影響南海中南部長達一個星期,最終於昨天(11月11日)凌晨在越南南部登陸,隨後逐漸減弱消亡。

衛星監測到的巔峰時期的超強颱風「夏浪」近照

「娜基莉」從生成到消亡移動過的路徑

就當「夏浪」和「娜基莉」各自在遠洋深處和南海腹地肆虐之時,另外兩個颱風雛形又悄然生成。新的兩個颱風雛形分別是生成在關島南側上空的熱帶擾動91W和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附近的熱帶擾動92W。

91W和92W形成後持續地朝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也持續而緩慢地在加強。昨天夜裡到今天凌晨,91W在移動到菲律賓東部近海後強度達到熱帶低壓級,而92W也在移動到距離關島以東大概1500公里處增強到熱帶低壓級。

11月12日凌晨,衛星監測到的兩個熱帶低壓

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已在昨天夜裡到今天凌晨先後將91W和92W兩個颱風雛形升格為熱帶低壓。

JTWC認為遠洋的將先成為25號颱風「風神」,並給出了它未來5天移動路徑機率預報

從發展勢頭和周遭環境對兩個熱帶低壓發展的影響上看,遠洋的那個熱帶低壓會更有利於率先加強成為一個編號颱風,也就是說遠洋那個熱帶低壓將可能先於菲律賓東部熱帶低壓成為今年第25號颱風「風神」。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已於昨天(11月11日)開始對外發布颱風生成警報,他們認為遠洋的「風神」率先生成後會先向西偏北移動,並於本周四到周五在關島北部轉向。

ECMWF集合預報預測的未來「風神」移動路徑圖

未來 「風神」的路徑似乎與剛剛過去的超強颱風「夏浪」有些相似,不過由於風王「夏浪」已經過度消耗掉海域內的能量,該海域短時間內顯然已無力再支持另一個超級風暴的形成。因此,未來「風神」的巔峰強度可能會在颱風級上下。

ECMWF集合預報預測的菲律賓東部熱帶低壓未來移動路徑

對於我國而言,我們需要密切關注菲律賓東部的熱帶低壓。從風雲-4號衛星監測到的最新雲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熱帶低壓中心西側環流雲系已經開始影響菲律賓近岸。在接下來的兩天內,這個熱帶低壓將向西橫穿過菲律賓,本周四到周五,它會進入到我國南海中東部海域。

12日07時,風雲-4號監測到的菲律賓東部熱帶低壓

由於菲律賓地形的影響,熱帶低壓增強的速度將略慢於遠洋未來的「風神」,不過目前尚不能排除它加強成為一個編號颱風(即26號颱風「海鷗」)的可能性。

瑟瑟發抖!暴降14℃!寒潮大降溫和大風暴雪橫掃26省

11日20時,GFS模擬的未來6天南海近地面風場和氣壓演變

菲律賓東部熱帶低壓未來預期移動路徑比剛剛停編的「娜基莉」更偏北一些,也因此它影響我國南海北部甚至華南近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雖然它直接登陸我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它北側的倒槽環流會與南下冷空氣結合疊加,有對華南南部沿海造成大風和強降水的可能。

南海大部、北部灣、瓊州海峽最大風力10級

12日08時至14時,渤海、黃海大部海域出現了4~6級、陣風7級的偏南風,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和中東部海域出現了4~6級、陣風7級的東北風。

預計,12日夜間至15日白天,受冷空氣影響,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東海大部海域、台灣海峽、台灣以東洋面、巴士海峽、南海大部海域、北部灣、瓊州海峽將先後有6~8級、陣風9~10級的大風。為此,中央氣象台11月12日18時繼續發布《海上大風預報》。

12日20時至13日20時,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將有4~6級、陣風7級的偏南風轉為7~8級、陣風9~10級的西北風,東海大部海域、巴士海峽、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將有6~7級、陣風8~9級的偏北到東北風。

提醒水產養殖戶,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提前做好各項保護措施。(本文轉自【中國氣象愛好者、颱風監測、中央氣象台】。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寒潮冷空氣降溫水產養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pNZW4BMH2_cNUg5_Ui.html